浅探信息化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时间:2022-05-01 06:43:48

浅探信息化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这个职业的专业化发展,在社会的认可度上一直处于困惑之中,似乎谁都有权对教育指手画脚,谁都可以对教育说三道四。原因之一,可能是因为教师这个职业,不具备如医生、律师、工程师等高度专业化、高度技术化、高度实证化的职业特点。另外一个原因在于,社会上还没有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特点。依笔者看来,教师职业最主要的、最与众不同的特点,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自己懂得的东西,让别人也懂”,以及“自己不懂的东西,将来让别人懂得;自己没有想到的东西,将来让别人想到;自己没有发现发明的东西,将来让别人发现和发明”。前者系“传道、授业、解惑”,后者系“创造、发明、发现”;前者为继承文化,后者为创新文化,当然前与后之间,包含了做事和做人的整体性。这种“人”的内涵,也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复杂、最艰难、最不完美、最长效、最富挑战性、最富综合性的职业,既是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职业,又是感性和理性高度统一的职业。这种艰巨性,令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充满了多学科、多领域、多歧义的特点,尤其是我们所面临的信息化时代。

下面谈的信息化,在内涵上我们把它约束在两个背景上:一个是知识经济,因为这个背景与信息化的“使用及其价值”联系在一起。信息哲学认为,社会经济发展是信息化的前提和归宿。另一个是互联网络,这个背景具体涉及到信息化的技术实施。特别是,由于这个实施已经超越了“硬件”自身,它几乎变成一种文化,参与和促进着信息化的应用和发展,其深藏的意义目前还难以估量。

1.教师职业与专业特点

1.1 关注“人”的成长与发展

这个职业充满了“对人的遗传、人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认识”。不管哪位教师从事哪门学科的研究,他都必须认识发展心理学、发展生理学和遗传学,他都需要不断地吸收这几门学科的最新成就。教师这个职业将不再是依靠经验可以做好的。

1.2 该职业充满了对人的社会性认识

一上一代对下一代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期望、规范和约束。这个规范,一方面严重地限制了教育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深刻地反映(比如家长)对教育的干扰。

1.3 由于“人”成长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极其鲜明的差异性

使得教师职业的对象千变万化,需要因人而异。因此,要求教师的职业内容具有极其广泛的适应性和示范性。

1.4 这种职业工作者

不能仅仅具有先进的科学和人文知识,还必须兼备教学或传输知识的技术,特别是控制和改变人的行为的艺术。这种职业工作者,特别需要智慧的人、宽容的人和善良的人。

2.知识经济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为资本的高度流动的经济,它将把世界连成一体,用同等的游戏规则、同等的交易法则、同等的道德约束。同时,知识经济也是一种知识创新和智力发展的高回报的经济,理由很简单,因为知识经济的市场是全世界。

2.1 知识产品或者说创新知识的高价值

与工业经济时代的物质形态不同,它是一种无形产品。美国比尔?盖茨的软件产品在物质形态上不过是一张"碟",此碟的物质价格大约不到0.1美元,但有形的光碟上一旦载有无形的软件,其价格有的高达上千美元或上万美元。

2.2 知识经济在空间上的高回报

有人弄不清比尔•盖茨为什么能够在短短的20年间赚得几百亿美元的财富,原因其实很简单,如果他的软件仅仅限于美国出售,当然不可能在20年间成为亿万富翁,而他是向全世界出售。假设一个软件上利润1美元,全球上十亿人都来买,其利润当然可观,加上他的产品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加起来该有多少?几百亿当然不成问题。软件产品就是典型的知识创新。谋求知识产品在空间上获得高回报,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在网络上发展创新的积极性。

2.3 知识经济在时间上的高回报

创新的核心是“新”,新与旧是个“先”与“后”的时间概念。创新上的竞争与体育比赛不同,创新无亚军,只有时间优先所获得的专利权或知识产权才是财富。如果时间上落后或者说同样的研究比比尔•盖茨晚一步,即使成功了也一文不值。这就是知识创新时代的无情与残酷。这种谋求知识产品在时间优先上的高回报,促使人们加快自己的创新步伐,并且极大地激励着人们高节奏的积极进取精神。

综上所述,如果教师的专业性训练,通过信息技术,发展了自己的独立性人格;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环境,获得了教师个人的特有的知识结构,那么,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就是财富”可能立即反映到教师的职业之中。此时的创新,就不是那可望不可及的天边彩云,而是近在咫尺的“知识改变命运”――点燃教师自己,也点燃他的学生生命中那个辉煌的亮点。知识经济时代的教师专业化,在外界信息化的环境中,就是教师的职业创新。并且,同时又是带领他的学生的创新。或者说,培养出独具创新精神的新型学生。信息化环境里,一个两千多年的教育死结――教育民主化,将随着信息化的到来获得解决。所谓民主化,具有两种特征:一是信息化环境中,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新信息和新观念,通过教师专业化的桥梁,导致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走向普及化,与此同时,也连带建立了广泛的社会民主基础;二是在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上面,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交流的地位,无形中促进了教学民主化的气氛。

上一篇:以“法”育人 下一篇:高中美术教学中有效教学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