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声乐教学中的有效训练教学

时间:2022-05-01 01:12:59

谈声乐教学中的有效训练教学

摘 要:高职声乐教学是一种思维情感都十分活跃的创造性教学。声乐教学是以声音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视听练耳等方法,以歌唱为主要组织形式的一种实践性技能课程。在一切艺术门类中,最具情感性的便是音乐,它可以形象的反映生活,展现人类的心灵世界。可以说,音乐的学习是一种自我体验的过程。当代大学生们教学要与时俱进,结合新生代大学生新的特点,寻找新的教学规律。

关键词:新形势;初级阶段;训练方法

1 当前声乐表演专业大学生的情况比较

近些年,由于受到大学扩招、艺术学习热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当代声乐表演专业的大学生与过去相比有较大的不同,表现在:

1.1 学生数量和招生形式的不同

过去,一个声乐专业一届只能招收几位学生,而且还是由学校到全国各地“探星”而得,或者是通过多方测试,千挑万选才把这些特殊人才录取进来。 招收比例小,招考要求高,可称之为精英艺术教育。当代声乐大学生的招录形式众所周知,联考每年在固定的地方进行,千万学生及家长为此热情高涨。报考人数之多,招收的比例也大,大学生的数量比过去有成倍的增加,同时招考要求相应要低些,由此可见,可称之为普及艺术教育。

1.2 声乐素质基础有差距

由于这种新的招生特点,当代声乐大学新生可分为:

1.有声乐学习的底子,集良好的声乐学习条件于一身的;

2.考前曾参加过声乐集训,并且演唱比较规范,有一定音乐理论基础和嗓音条件的;

3.参加过声乐集训,但演唱不规范,有歌唱方法或歌唱概念方面的误区;

4.没有任何声乐基础或者被动来学习声乐的初学者;

5.抱着快速成名成家的思想来学习声乐的。

2 初级阶段的训练方案

学生的构成和来源如此复杂,学生的情况又有如此大的差异,加之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突出,与过去比较,在教学上就出现了许多的新问题,需要声乐教师们探索出一条新的教学方案。笔者认为,现在的声乐教学,初级阶段的训练有难度,对声乐教学中“因材施教”、“心理攻略”、“发乎于情,晓之以理”等传统方法要加大力度,而且还要做得更细、更好才行。真正做到打好声乐演唱的基础,要从以下几方面循序渐进的进行声乐基础训练。

2.1 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追求时尚和生活的快节奏,对于声乐学习中“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大多不以为然。他们把声乐训练看成是枯燥无味又没有效率的事,也不能认识声乐练习中量的积累对声乐技巧进步的重要性;特别是初级阶段的训练,在短时间看不到学习成效的情况下,他们更是没有多大兴趣,造成学习三心二意,不能持久。如果稍有挫折,还容易一蹶不振,兴趣全无。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可以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克服挫折,增强学习的意志力。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来刺激学生 “乐学之”,通过刺激其心理来调节其学习状态,让他的眼前始终有一颗诱人的“成功之果”,促使他有动机、有意识地去主导自己的学习行为。要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采取以下方式:

适度地举办学生实践音乐会,并邀请他们在乎的专家领导或者亲友来观摩,让他的学习有一定的压力和动力。针对学习底子差,掌握歌唱技巧和理解表演有难度的同学,要及时准确的肯定他的进步,同时提出下一步的目标,诱导其追求较高一层次的歌唱技巧或者表演技巧,避免出现学习消极情绪。 对于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前途迷茫的同学,先要给予心理上的抚慰,从现实的角度分析大学期间应该积累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宽阔的知识面,有深度的艺术专长等,让他们明白,大学学习是为自己储备未来人生发展的阅历,既然选择了声乐艺术专业,专业水平的高低就是量化自身综合修养的高低的重要标杆,督促他们不放弃、不迷失,积极参与声乐训练,提升自身修养。

要与所有的学生多交流,包括生活、思想和专业上的问题都要沟通。比如与学生一起观看优秀的音乐会,然后开个类似音乐沙龙的小茶会评一评音乐会,或者干脆藉此交流个人的看法。建立起良好的师生感情,把自己对声乐的热爱通过各种形式的师生交流辐射到学生心里,使之对声乐学习有美好的憧憬和愿望,从而激发出学生想学想唱的激情。

2.2 帮助学生尽快建立起正确的声音概念

歌唱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对美好声音的认识和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歌唱因为其抽象的、主观能动的特点决定了思维训练的先决性。认识什么样的声音是真正美的声音,建立正确的声音审美概念是歌唱训练的第一步,也是初级阶段歌唱训练的重要内容。新形势下,声音的审美已不再是过去那样单一的声音审美,国人的审美观一直在进步,对声音美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主流还是追求“声者发于情”, 有气息支撑的,结实、明亮、圆润并抑扬顿挫的声音。

声乐训练最主要是对大脑的训练,“思想是控制嗓音的唯一力量”,②有什么样的思维决定了什么样的演唱。要唱出美妙的声音主要由人的精神思维对身体的控制力来完成的,而如何提高这种思维控制力,主要靠认知水平的提高,捕捉住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一些细节,不断强化正确的声音概念,逐渐改观他对声音的审美认识,而这种正确的审美又反过来指导其训练,演唱技巧提高的同时,审美又提升到更高的层次,继而更高层次的审美认识又指导着更高要求的训练,就这样循环下去,声音的训练才能一直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2.3 重视对学生课外的学习引导

1.多听。声乐的学习不仅仅是声乐技巧的学习,更是对音乐艺术进行理解并适当表达的学习,多听是训练大脑对声乐艺术的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好的声音思维才能引导出好的声音技巧 ,多听好的声乐作品可以了解到好的演唱方法,也可以学到作品表现手法,还可以欣赏到不同的音乐风格。在不知不觉中,大脑里就形成了声音的美的概念,而且这种鉴赏力和判断力会随着量的积累,产生审美境界的飞跃。

2.多看。现代生活中物质与精神的辅助资料都相当丰富,声乐是表演的艺术,学会“看”是提升自己声乐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通过“看”学习到很多东西,包括歌唱的呼吸运动,唱与演的配合以及台风、舞步等等。这些表演经验进行积累、沉淀,然后再在训练中慢慢的运用起来,不知不觉就形成了自己在演唱中的表现风格。

3.多思考。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崇尚理性、尊重知识,要引导他们在多听多看的基础上勤加思考:思考好的声乐作品、好的演唱好在哪里;思考自己的演唱改进方法;领悟歌唱概念;了解声乐表演的真谛。声乐课堂训练只占声乐学习的极小的一部分时间,课后大量的时间还是要靠学生自己去“悟”。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说明了声乐中的思考就好比是修行中的参悟一样重要,更多的时间是学生自己在课外的努力。而课外的声乐学习,就是要进行思考来解决歌唱的意识上的问题,也就是是要解决思维上的歌唱,然后才是生理和肌能训练上的歌唱。

社会在进步 ,艺术教育也在不断地探索更新更好的方法,教无定法,有效即可。对于新形势下的新生代大学生,在教学方面也要遵循先研究学生,定出可行的,符合教学新规律的教学方案,然后再实施教育。尤其对于声乐这门专业性强,个体差异大,受心理情绪影响大的专业来讲,研究学生的特点、个性、心理的新动向对于声乐的教学实施才能保证有效进行。

上一篇:浅谈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作用 下一篇:宏程序用于FANUC程序的防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