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故事 第1期

时间:2022-05-01 12:50:07

我与故事 第1期

生活中有许多故事。你也许是故事的亲历者,也许是故事的聆听者,也许是故事的评说者……故事让你感动,故事给你启迪,你在故事中思考,在故事中成长。

请以“我与故事”为题作文。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悠扬的古曲如佛界的“梵音”,灵动的舞姿是观音的“宝像”,无声的世界包含着生命的坚强,天使的微笑露出心灵的祥和。

――题记

很早我就倾听过史铁生的故事。他的《我与地坛》更是让我感动不已,是他给了我无声的震撼。史铁生说过: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易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生命的昭示。它越是体面地生着,让我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这些以往蹒跚的脚印去看那不断写作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去向,这也是史铁生对他作品的最好诠释。

在这个荒芜的园子里,作者花了几天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对生命的思考,尤其是对生与死的理解。他认为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日子,即死是目的,生便是过程。于是他把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改成了“不知死,焉知生”。他这样告诉别人:有时候人太害怕回到虚无里去,却忘记了自己本从虚无里来。他在另一首诗歌里写到:“午后如果阳光寂寂,你是否听往日已归去哪里?在光之前端,或思之极处,时间被忽略在存在中,生死同一。”即过程便是目的,死是一种回归。在史铁生眼中的死,是倍加的温馨。读到此,史铁生告诉我人要有正确的人生观。

史铁生最崇拜的是卡尔・刘易斯。他们见面时,史铁生没有丝毫悲切,因为他知道没有人是完美的。之后,卡尔・刘易斯也输给了跑进9.79秒的约翰逊,而后又知道约翰逊服用了兴奋剂,约翰逊的故乡牙买加的人民说:不管他什么时候回来,我们都欢迎他,不管他做错了什么,他都是牙买加的儿子。我被这话感动了。不错!难道我们不应该给予那些肉体残疾或者心灵残疾的人以更多的关怀与同情吗?读到此,他劝诫我不要在心灵上有残疾。

记得原野在《人生》中写道:“人生从自己哭声中开始,在别人的哭声中结束。这中间的时光就叫做幸福。人活着当哭则哭,声音不悲不苦,为国为民啼出血泪。人死,别人洒下诚实的泪,数一数那是人生价值的珍珠。”原野用朴实的言辞道出了生命的真谛,人这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或长或短,自有论道,而在这其间的生命意义却是每个人毕生的追求。读到此,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

在给史铁生的颁奖词上这样写道:他是中国当代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一起。在他的写作之页,他以残缺的身体写出了最美丽而丰满的文章。他体验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欢乐与高兴。他睿智的言辞照亮了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残缺的身躯给予我无声的震撼,他的微笑承载的是生命的苦难。

我们应从中读懂生命的真谛,让这个世界充满爱的力量和生命的坚强。

点评:

作者借史铁生对生命苦难的探究故事,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身躯残缺而灵魂高大的史铁生。作者也从中读到了正确的人生观,理解了生命的真谛。“史铁生对生命苦难的探究”故事与“我”融合较好,审题准确,切合题意;作者知识广博,材料翔实,信手拈来;文章立意深刻,对生命意识的思考有一定深度,给人启迪;题记优美而含意深刻,能为文章中心服务;结构自然流畅,语言优美灵动。

上一篇:家的灯光 第1期 下一篇:读山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