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批评学生要讲究艺术

时间:2022-04-30 11:04:47

教育批评学生要讲究艺术

摘 要:教师批评学生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批评的方法,还往往受到一些心理效应的制约,如果教师能了解和把握这些心理效应,巧借积极的心理效应,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恰当地运用批评,就能让批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班主任;教育批评;学生;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078-01

现实教育中,教师面临的不是能不能批评学生的问题,而是怎么批评学生的问题。事实上,教师在批评学生过程中,只要得法,掌握住分寸,把握住时机,就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那么,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呢?笔者认为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一、因人而异,方法多种多样

对那些认识能力、判断能力较差,而性格又比较犟的学生,应以诚恳、平和、热情的态度去帮助和引导他们,适时地并采用适当的语言指出其不足之处,心平气和地同他商讨不良行为引起的不良后果以及纠正的方法。使其感到老师的诚恳批评是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进而改正错误。如果教师以知识与年龄的悬殊为理由强迫学生接受意见,那么就是对其人格的不尊重,并使其产生怨恨和抵触情绪。

如果要使学生比较情愿地听取并接受意见,那么可以直言不讳,采用“忠言顺耳”的方法。这种方法一定要坦诚直率、恰到好处。古人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尽管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但“苦”和“逆”的东西,总是人们不情愿接受的。不过即使是忠言,也不妨讲得顺耳一些,从而帮助我们达到所期望的目的。

当然,这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它要求我们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感情的基础上,设计出学生们乐于接受的信息,用委婉、温和的话语调动学生心理上的积极因素,使其处于接受信息的“最佳状态”。譬如我们可以引经据典,责己喻人,设问诱导来达到此目的。

二、批评要地位平等,以理服人

在批评学生时,老师居高临下的姿态是不会收到好效果的。这里的平等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往往我们有很多老师,在学生犯错的时候,不管老师讲得有道理还是没道理,讲得符合实际情况还是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很少给学生申辩的余地:“你不要插嘴,犯了错误你还想辩护吗?”让学生有话难说、有理难辩、有苦难言。其实,允许学生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有一个看法和说法,也允许他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申辩的机会,这是师生平等的一个最起码、最根本要求。师生之间只有做到互相尊重,坦诚相待,才能以心换心。因此,批评不应该是审判,而应该是交流。在交流中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分析学生的言语和行为,以帮助学生发现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改正错误。如果班主任自始至终都以审判者的角色来批评学生,学生就会从心底里反感、排斥,甚至是憎恨你。

同时,对有错误的学生,我们要耐心地和他摆事实、讲道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仅让其“知其然”还要让其“知其所以然”,以此来提高他们懂道理、讲道理的自觉性;批评的言语必须是诚心诚意、富有人情味。要用一颗炽热的心去关怀他们,激动他们,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用真善美去唤起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让学生听后觉得你是真心为他好,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不是跟他过不去,要他难堪。

三、专座效应,让批评激励希望

生命因信任而美丽。信任会让学生获得人格的尊严,激发出他们自信自爱的热情。信任是对学生最佳的奖赏,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室最后有一张桌子,这个位置该怎么安排呢?起初,老师用它来惩罚学生。所以,那个座位就成了“履教不改”者的专座,美其名曰“思过角”。为给受罚学生一线希望,老师宣布:何时改过,何时再坐到前面来。可没想到的是,学生不但“不思悔改”,反而越来越放肆。后来,老师把那个座位起名为“信得过专座”。在班里郑重宣布:坐在最后那个座位上,说话、做小动作,老师不易发现,可见它是滋生坏习惯的温床,抵抗力弱的人不能沾边,只有自我约束力强、大家信得过的同学方可入座。凡要获得这个专座,需自我申请,然后经同学们评议、老师审批后才可以坐。一下子,这个座位成了一种荣誉,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申请。连那些经历过“思过角”的调皮鬼,也都努力要坐“信得过专座”。结果可想而知,所有坐过那个角落的学生,学习、纪律都越来越出色,老师不由舒展了眉头。同一个座位,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这就是信任的力量啊!

四、善意提醒,重在将心比心

我校有一位学生,是单亲家庭,他跟母亲一起生活。可由于受不良风气的影响,他开始进网吧,上课有些走神,找他谈话时,我不直接提出批评,而是先与他拉家常,寻问他妈妈每月收入多少?每月他的学习、生活要花费多少?“你母亲挺辛苦,她对你也寄与了很大的希望,要是你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你母亲肯定会高兴。”这位同学哭了,以后就再也没有进过网吧。这种从善意出发,采取提醒和暗示的教育方法,要做到言辞诚恳、以情感人,使学生易接受,并且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构成了或即将构成错误,要分清是非,\约束自己避免继续再犯。

五、学会先扬后抑式的批评

有经验的教师一般采取“赞赏――批评――激励”的方式来批评教育学生。人才学家卡耐基说:“听到别人对我们的某些长处表示赞赏后,再听到批评,心里往往好受得多”。所以,首先肯定其优点,然后指出其不足,再进行激励,这样,不但学生容易接受,而且会增添前进的信心和勇气。有一次,一个学生在扫完地以后,垃圾没有倒而是放在墙角边,于是,老师这样批评他:第一步――赞扬:“今天的地面扫得很干净”,第二步――提醒(实为批评);“只是还有一个地方需要再完善一下”,第三步一激励:“这是个小问题,我相信,以后不会再有了”。听完老师的话,这个学生立即把垃圾扫起来倒掉了。

总之,批评具有艺术性,在教育教育教学中,适时适地采取多种批评方法,因人而异,因事而施,对症下药,就一定会取得事倍功半达到满意的效果。

上一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评价语 下一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筛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