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作文课

时间:2022-04-30 10:45:35

如何上好作文课

[摘 要]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作文 阅读 生活素材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作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没有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是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就已成为当务之急。那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上好作文课呢?

一、以身示范,为学生树榜样

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倘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使得学生如沐春风,那么,学生自然会对语言文字产生浓厚兴趣,开始萌发出表达的欲望。同时,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教师亲自动手写作,将现实的生活变成文字,可以是班内校内的真人真事,可以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将作品与学生分享。可能你自己的写作水平不是很高,但在学生的心目中,你会变得很伟大,学生会觉得自己的语文老师很神奇,便会自然而然地喜欢甚至是崇拜你。“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也许会因喜欢他的语文老师而喜欢上作文了。

二、精心指导

指导学生写作文,最关键的是要做到真情与健康写作。真情实感是写好一篇作文的灵魂。作文应该在字里行间蕴涵丰富的情感,不能只是用“笔”去写,而应当用“心”去写,与文中所写的人物同喜同乐、同哭同悲、同忧同哀,而且要淋漓尽致地宣泄自己的情感,爱要爱得真挚、强烈,批要批得尖锐、深刻。写记叙文不能不记事。记事时,不仅要描写得细腻生动,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还要写出此种事情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中得到的启示和感受。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一双会发现的有着独特视角的眼睛,有一个会积极思考进行探究创新的脑子,这样才能平中见奇、平中出新,有创意,有见解,立意新。写作实际上是一种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和表情达意的创新方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心理行为的过程,是一种把看清楚、想清楚的东西写清楚的能力。因此,(1)写作教学要加强计划性,避免随意性。要按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有重点、有序列地设计训练内容,进行课内外相结合、片断作文和大作文相结合的写作训练。(2)写作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要指导学生以记叙熟悉和议论熟悉的生活对象为主,引导学生写自己所想写的内容,写真事、抒真情、求真理;要指导学生融入生活,观察和思考生活,提高观察力、思考力和想象力。(3)加强写作方法指导,做到写作前具体指导、写作后及时点评。注重对学生的立意、构思、结构、表达、个性创新等方面进行科学指导,分专题练习新课标要求的习作形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批改办法并及时加以点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之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三、加强阅读,激发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好文章,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及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

四、从生活中找素材,累积知识

学生要写作,首先要有素材。而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作文言之无物,没有时代感,没有生活气息,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离开了写作的活水源头——生活。曾有人说:“语文一旦与生活相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生活,做生活的主人。长期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写作限制了学生的视野,给学生的心灵加上了沉重的枷锁,使他们觉得周围的生活很平常,没有新意,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很空洞;更多的学生则为了完成任务,东搬西凑,写出来的文章没有真实性。例如:我让学生写自己的童年生活,有部分学生写到了在大海边玩耍的情景,还写了跟着姥爷在沙滩上捡贝壳的现象。其实在我们这儿农村生活的孩子,根本没有见过大海的真实面目,更不要说自己在沙滩上捡贝壳了。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在写作前应让学生实地去观察一下生活,让他们去了解事物、感受生活,使他们的心也随着新鲜的事物“活”起来。只要学生有一种想写的欲望,就能从生活中找到活的素材,写出来的内容自然也是“活”的。

总之,写作是学生语文学习中要求最高最严的部分。教师应该在新课程背景下,引导学生立足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给学生以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以表达的自由和空间,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体验生活的一部分。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宁县第二实验中学)

上一篇:最靠谱的储存:末日粮仓 下一篇:轻松教学 趣味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