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节气话养生

时间:2022-04-30 03:32:29

大寒节气话养生

大寒在农历十二月,又叫腊月、丑月。“子丑寅卯”十二地支,每个对应一个月,“子鼠丑牛”,每个地支又对应一个生肖动物。于是人们把大寒的形象,想象成一头牛。《礼记》有“出土牛、送寒气”一说,随着人们对迎春的渴望,这个时间也往后推迟了。张岱在《夜航船》中说:“今于立春日前迎春,设太岁土牛像,以送寒气”。送走了土牛,就立春了。所以时光荏苒,这是一年的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又是一个新的循环。四时转运,就是这般首尾相接,无穷无尽。

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大寒是我国部分地区一年中最冷时期之一,特点是降水稀少、气候比较干燥,常有寒潮、大风天气,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但在一些南部地区,又有“小寒胜大寒”的说法。因此,古有 “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之说。这是智慧的古人在生活中的总结,也说明了人们对身体调养的重视。

防寒保暖补肾气

大寒过后,强调温补肾阳,所以要防寒保暖补肾气。中医认为“肾”为“命门”,过去多认为肾虚出现在中年以后,但随着生活节奏的改变,很多年轻人也已经进入到肾虚的队伍里,如脑力方面有可能出现的记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工作效率降低。情志方面表现为情绪不佳、情绪常难以自控,头晕,易怒,烦躁,焦虑,抑郁等。

意志方面表现为,缺乏自信、信心不足,工作没热情,生活没激情,没有目标和方向。还有就是在生育能力方面,有些男性会出现一些阳痿等表现。女性则会出现卵巢早衰、闭经、月经不调、减退、不孕等。

在泌尿系统方面多表现为尿频,尿等待,小便清长等症状。严重的就是早衰,健忘失眠,食欲不振,骨骼与关节疼痛,腰膝酸软,不耐疲劳,乏力,视力减退,听力衰减。脱发、白发、头发脱落或须发早白,牙齿松动易落等。但是是否一定是属于肾虚的体质特点,还是应该在中医专家的体质诊断后才能进补服药。

肾虚,与肺、脾、心的虚损也有关。气血阴阳的虚损随病人体质和疾病性质,有偏于气虚或偏于阳虚或偏于血虚或偏于阴虚,还有气阳两虚、气阴两虚、气血两虚和阴阳两虚等的不同,且即使真的符合肾虚症状,也要区分使用补肾药,中医强调辨证施治,补益因人而异,即肾阴虚应该补阴,如果采用温阳药,就更伤阴,出现阴虚火旺,症状表现如烦躁、口干、失眠。肾阳虚的,更伤阳气,出现胃寒、肢冷、胃脘不适,大便溏稀。

饮食进补巧应对

大寒的饮食应遵守保阴潜阳的饮食原则。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使肾气坚固,切忌黏硬、生冷食物,宜热食,防止损害脾胃阳气,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食物的味道可适当浓一些,要有一定量的脂类,保持一定的热量。此外,还应多食用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菠菜等。另外饮食上要注意避免饥饱失调,可以多吃具有健脾消滞功效的食物,如淮山药、山楂、柚子等,也可多喝如小米粥、健脾祛湿粥等进行调理。

大寒时节是冬令进补的又一好时机,重点应放在固护脾肾、调养肝血上,进补的方法有二:一是食补,二是药补。“药补不如食补”,应以食补为主。偏于阳虚的人食补以温热食物为宜,如羊肉、鸡肉等;偏于阴虚者以滋阴食物为宜,如鸭肉、鹅肉、鳖、龟、木耳等。药补要结合自己的体质和病状选择服用,如体质虚弱、气虚之人可服人参汤;阴虚者可服六味地黄丸等。能饮酒的人也可以结合药酒进补,常见的有十全大补酒、枸杞酒、虫草补酒等。

多晒太阳多按摩

大寒过后,建议多晒一晒太阳,以利于阳气的生长。同时推荐几个方便的按摩妙招。

按摩肾俞

位置:挺胸,吸气,在侧胸部我们可以摸到我们的肋骨下缘。沿着肋骨边缘水平向后面摸去,当我们摸到后腰部的肌肉的时候,这就是肾俞的部位。由于我们按摩的时候按摩的不只是一个点,所以可以不必强调肾俞这个穴位的准确的点,而只需要找到这个大概区域就行了。

功效:按摩时,我们要先将手心搓热,然后放到肾俞穴,边擦动边按摩。因为摩擦生热,热量就会传到肾,肾气得到温煦,就会生长、生发。你会感觉到有一股暖流,由内而外地流向全身,让全身都感觉暖洋洋的。而此处痉挛的肌肉也会变得温而软,疼痛则随之而解。坚持每天按摩3~5次,每次15分钟左右。

按压关元

位置:找到位于肚脐中央向下一掌处,腹部正中线上,就是关元的位置。

功效:关元这个部位靠近肾脏,元气由元精炼化而成,而人的先天元气又藏于肾,关系到人体元气的盛衰。将掌根置于关元穴,先轻轻向下用力按,然后再缓慢揉动,使力量徐徐向内渗透,时间越长越好,动作越缓越佳,直到穴区发热并渗透至穴下腹内,可以补充身体内的元气。每天如此按摩3次,每次20分钟左右。

按压涌泉

位置:涌泉在足心凹陷处,卷足心时,足底会出现一个明显的人字形沟,涌泉就在人字沟的顶点。

功效:涌泉被称为“接地气”的枢纽,按揉可以调节气血睡眠,刺激涌泉穴,有益于补肾壮阳、强筋壮骨。肾中的阳气是一身阳气的根本,而涌泉穴又是肾气的源头,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摩擦涌泉温补肾阳,使阳气得到补助,四肢末端也就能够得到阳气的温煦,就会温暖起来。左手握左脚,将右手手心对准左脚脚心,进行快速的摩擦,使手脚心产生温热的感觉,这么持续摩擦5~6分钟,然后交换摩擦另一只脚。每天早晚搓揉100下,接着搓揉各脚趾100余下。

起居有常精神铄

中医指出,“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大寒养生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冬至前后睡好“子午觉”在养生学中具有重要地位,除了保证夜间睡眠,午饭后可适当打个盹,但要避免睡着时着凉。其次,要注意防风防寒。

上一篇:美图:颜值守护者 下一篇:补钙首选并非骨头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