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书有福,惟读最乐

时间:2022-04-30 02:39:15

读书如进食,既要照顾口味,又要注意营养和身体的需要

当今之世,全世界一天推出的文字,一个人终其一生恐怕也难于尽睹。因此,任何人读书都不可能不进行选择。问题在于如何进行选择。

有人建议只读古书;有人建议只读好书或经典;有人建议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有人建议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有人建议根据自己的理解力进行选择;有人建议听取大腕儿、名家的意见;等等。

在我看来,古书未必一定就是好书;书的好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地域性、时代性和相对性;经典不一定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自己的爱好或许正是不良嗜好;把需要作为选择标准又太宽泛;大腕儿、名家的意见不一定适合所有人群,更何况他们本身也各有偏好,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籍。

我以为,对于愿意读书的人来说,首先应当弄清哪些书是必须读的,哪些书是可以读的,哪些书是可读可不读的。成就美德和修身养性的书是最应该读的;与职业、工作或谋生有关的书、增长知识才能的书是必须读的;博闻广见之书是尽可能多读的;休闲娱乐消遣之书是有多余时间才读的。

其次,有志于读书的人,还必须懂得哪些书是应当精读和反复读的,哪些书是可以粗读或一目十行甚或只看标题、目录及序跋的。一般说来,公认的名著、经典需要精读和反复读;回答自身未弄明白的问题的书要重点读、仔细读;没有创新点、兴奋点或者知识含量不大的书则可以粗读或略读;与自己职业、工作、兴趣、人生关系不大的书不读可也。

再次,选择应读或必读之书,应因人而异,量体裁衣。读书如进食,既要照顾口味,又要注意营养和身体的需要;读书如进补,要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同时也要注意受补能力;读书如买衣,一定要合体贴身,再华丽或名贵的衣服如果不合身也不会好看,让七岁儿童读《红楼梦》显然超过了他的理解力;读书如交友,不仅要看其是否有才学和德行,而且要看能否“玩儿”在一起。

最后,书的好坏、该读不该读,不能完全听从别人的意见,最好是自己亲自选择,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必须亲口尝一尝。

根据我个人的体验,完全读好书未必全是好事,读一点不好的书未必尽是坏事。正如尽食丰腴美味可能导致胃口全无,而不时杂于粗茶淡饭反而使人津津有味。不读不好的书就不知道好书好在何处;一个从来没有看过坏书、劣书的人是无法判断一本书的好坏的。

读书五法:书呆子的错误是书读得太少

至于如何读书,名人名家都开出了不少的“方子”,都以为自己的读书法奇妙无比。事实上,只要适合于自己的习惯或偏好,并使自己事半功倍地从书中获取知识、智慧、能量,或者能使读书人的收获与其时间投入之比最大化的方法就是最好的读书法。一个人,只要他坚持不懈地读书,是一定会找到适合于他自己的读书方法的。在读书方法上,我的偏好是:

以求解、弃疑的愿望读。作为一名领导干部,经常要被动地围绕工作的需要读书,以解决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挑战和难题。这些问题包括理论问题、理念问题、对策问题、伦理问题等等。带着问题读,就是要利用古今中外无数人的经验、智慧、知识、能量来解决现实问题,就是调动千军万马为己所用。带着问题读,不仅使读书的目的明确具体、针对性强,而且增强了读书的能动性和动力。带着问题读,前提是要对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提炼,防止伪问题、枝节问题、非本质问题、表面问题耽误自己的时间和工夫。

以“通吃”、比较的方式读。要对所关注的问题求解,就不能凭主观和印象加以选择,也不能唯上唯名。我的偏好是,将所有相同或相近内容的书尽可能找到,尽可能地“通吃”、浏览一遍。相同部分粗读,不同部分细读;已经掌握的部分略读,尚未掌握的部分详读。如此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读很多书。在此基础上,对各人的观点进行梳理、比较。如此,一般会对所关注的问题有一个立体的(而不是直线或片面的)、整体的、历史的、动态的认识。对于题材、内容不同的文章、书籍,很难进行比较评价,而将写同一个对象的文章、作品放在一起品尝,其表达之文野、文辞之雅俗、境界之高低、思想之深浅、理路之阔狭、对策之巧拙、效果之顺逆,无一不美丑自现。我喜欢买类书、读类书,大抵因缘于此。

以审视、阙疑的眼光读。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这是因为,凡书都来源于作者之认识与感悟,而任何人的认识和感悟都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特定的知识、经验都来源于特定的实践,一切结论都与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相联系;真理的普遍性是有条件的,而不是无条件的。“书呆子”呆就呆在对一家之言笃信不疑而无视其他观点、结论的存在;呆就呆在无视观点、结论与背景、环境和条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呆就呆在把局部当整体、把特殊规则当成普遍规则;呆就呆在不管环境、条件、水土,拿一个模式、规则或范型到处生搬硬套。从本质上说,书呆子的错误不是因为书读得太多,而是书读得太少,把一孔之见当成普遍真理,俗话所谓“满罐子不荡浅罐子荡”即是这种现象的形象比喻。要避免“书呆子”的错误,就必须以审视阙疑的眼光对待前人的经验、认识和感悟。即是说,在阅读的时候,应当追问:作者表达该观点、结论的背景、环境、条件如何?进行移植和运用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以意会、神解的心态读。读书离不开章句文辞,否则容易荒忽其本意,但又不能拘泥于章句文辞,否则不能得其甚解。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以意会神解的心态进行阅读。求意会,须洞见作者之心;求神解,则须感悟融贯之妙。不为花言所惑;不为巧语所动;不为文采所眩。既要明其文内大义,又要悟其弦外之音;既要把握其形而下之具象,又要领会其形而上之精神;既要从各部分参透玄机,又要从整体上融会贯通;既要精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挖掘,又要善于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的跨越。

以拾遗补缺和创新的勇气读。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任何书本都是人们认识真理的阶梯,而不是认识真理的终结。尽管面对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尤其是面对名著和经典,必须具有“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的谨慎,但是,又不能迷信古人和经典。法国的伏尔泰曾说过:“任何有益的书,一半的益处是由读者本人去创造的。”从社会功利的角度看,读书的目的不是让读者重复作者已经发现的东西,而是要让读者站在作者的肩头,去发现更多的作者没有发现的东西。因此,在掩卷之余,应当检点有无拾遗补缺之可能,有无商榷论讨之空间,有无创新发挥之余地。如此学而思、思而学,方能避免成为“学而不思则罔”或“思而不学则殆”的半路学人。(作者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上一篇:“三问”中产阶层 下一篇:3G时代的新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