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原初体验,还阅读以本色

时间:2022-04-30 01:49:50

尊重原初体验,还阅读以本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因此,在教学中要将阅读还给学生,让学生读懂文章,读出独特的感受、体验。

如何能实现这一目标呢?下面以《故乡》为案例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教学背景

《故乡》以“我”回乡的经历为线索,描述了当时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遇与精神痛苦,抒发人与人之间相互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希望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

由于篇幅较长,学生对时代背景的疏远,要读懂文章,教师得从历史背景作点拨和指导。于是,我收集了相关的历史资料,第一课时介绍作者,并从历史角度介绍背景,让学生对当时的中国社会有一定的了解后,进入文本阅读,梳理“回故乡―忆故乡―离故乡”三大部分。第二、三课时重点抓住“变”字分析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闰土、杨二嫂、“我”。我想通过“情节把握―分析典型人物―理解主题”这一模式,应该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迥异的教学过程

按预先的教学思路,介绍作者、历史背景,用时15分钟,其中10分钟是教师讲授,学生听和笔记。接着提问:小说以时间为序,围绕我回乡的所见所闻展开故事情节。朗读课文,按“(回)故乡―( )故乡―( )故乡”将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课结束后,学生满身倦怠,趴倒在桌上,教师也身心疲惫。教学内容和目标虽然完成,但课堂缺少动态生成。

为何?是不是教学环节出了问题?利用课间活动时间,我与同事交流并做了调整。由于晨间活动,第二节课铃声响后,学生难以静下心来,我在黑板上写了“故乡”二字,转身说:“同学们,心静自然凉,读书也一样,心静便能读出感受。请大家静静阅读,用一个字或词概括你的感受。”

学生纷纷翻开书本,静下心来阅读。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静得只剩翻书声,连平时不爱听课的学生也一页页翻看,我有点被他们的认真而感动。

约摸十来分钟,我轻问:“看完了吗?”学生点点头。

学生1迫不及待地回答:“我用‘变’来概括。少年闰土,年轻、活泼、可爱;而文中的中年闰土,麻木呆滞。不仅是他变了,杨二嫂也变了。”

旁边同学插嘴:“豆腐西施。”

师:“对,原先是豆腐西施,而现在……”

学生1:“两脚圆规。”

学生2:“由美丽漂亮变得势力,爱占便宜!”

师:“很好,故乡的人变了。”

学生3:“我发现小说写了‘我’回故乡、忆故乡、离故乡三个阶段,但我不知道用什么词概括?”

学生4忙说:“三个故乡。”

学生5:“不对,文中没讲三个故乡。记忆中的故乡是美好的,现在的故乡是悲凉的。”

师:“有没有第三个故乡?”教室里一时议论纷纷。

师:“请给出依据。”教室再次安静下来,学生静静浏览。

学生6:“第86段‘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说明有第三个故乡,是一个美好的‘我们’未经的故乡。”

师:“很棒!善于发现蛛丝马迹,第三个故乡是未来而美好的。

学生7高高地举手:“老师,我能用数字来概括吗?”

师:“当然。”

“我用‘8’表示。首先课文有88节,其次我把‘8’横放,成为数学中无限循环符号。课文中年轻的‘我’与闰土是那么情深义重,相隔30年后却有隔膜了,而他们的下一代呢?86段写到宏儿和水生刚分开就开始想念了。宏儿与水生不就像当年的‘我’与闰土。而如今他们分离了,他们的未来呢,可以想象,30年之后他们也会像中年的闰土和‘我’一样,情淡了,隔膜更深了。再下一代呢,循环往复,让我不禁感叹人世悲凉。”当这位学生款款落座后,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

我亦竖起大拇指:“高!一为你的精彩发言,二为你与著名的鲁迅研究学者钱理群的思想不谋而合。他说《故乡》完成的是‘离去―归来―再离去’的人生循环,小说的外在形式表现为‘始于蓬船,终于蓬船’的一个圆,而你把这个圆用在这代人以及他们后代的人生联系上,很棒!”

学生发言越来越精彩,积极性也提高,课堂氛围轻松愉悦。

三、教学反思

两堂课的教学思路完全不同,课堂氛围也截然不同,我想效果也是有差别的。第一节课试图让学生了解背景,希望少走弯路,结果教师的解读代替了学生的个体体验,课堂主体倒置。

而第二节课利用学生的躁动,让学生静静阅读,还时间、阅读于学生,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中,深入文本,加深感悟,因此学生的发言精彩、独特、个性化,我尤其赞赏用“8”来解读文本,不拘一格,相当精辟。

反思这两节课,我想阅读课要尊重学生个体体验,还阅读以本色。退去一切浮华的形式,实实在在地让学生有时间去阅读,自主与文本、作者对话,调动已有的情感,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我想这样的课堂也是最有效的。叶圣陶说:“他们没有尝试过的事物,我决不滔滔的一口气讲给他们听,他们尝试过了,我才讲,可是我并不逐句逐句的讲书,我只给他们纠正,给他们补充,替他们分析和综合。”因此,教师不能成为教参与学生之间的搬运工,而是要撇开教参,立足学情,并能灵敏地捕捉学生对文本的感受,相信一定能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学生也会越来越喜欢语文的。

(作者单位 浙江省杭州滨兴学校)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倾听习惯的培养 下一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渗透生命教育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