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学科渗透

时间:2022-04-30 12:03:37

一、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

增进健康并不是体育的唯一功能,因而也不是体育课程的唯一目标。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体育课程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首先是指学生的健康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包括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思想意识、情感意志和道德品质方面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体育课程的目的不是一维的,而是三维(德智体)甚至四维(德智体美)的。

2.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不能忽视体育学科自身的特征

与其他文化课不同,体育与健康课程主要是一种技能性的课程。这就是说,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结果主要不是体现在认知性知识的积累和深化上,而是体现在体能的增强、技能的掌握和行为态度等的改变方面。这决定了体育课程教与学的主要手段,是以活动性游戏和各种运动方法构成的身体练习。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学习的手段和对象;没有身体力行,体育学习就无法进行;体育学习的效果是通过学生自身身体和行为的变化而表现出来的。正是由于这种活动性,才能更容易表露学生内心世界,以及学生之间的各种关系。从这些行为中可以了解学生的性格品质,可以看到他们的道德品质的优劣。体育的这种特点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正是由于这种特点,体育教师更应该加强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在活动中使学生知、行统一结合。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1.在自身形象中渗透

体育教师是学生身边的第一榜样,切不可不拘小节。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模仿性特别强。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首先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体育教师应举止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目的。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这两句话同样证明良好的德育形象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刻意义。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即要有一般教师的庄重严肃的风度,又要有健康而有朝气的体魄。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和增强学生对仪表美的正确认识。教师上课的用语力求文明、简洁,且有较强的逻辑性,来培养学生养成文明用语的好习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例如,对待那些能力较低、组织纪律性较差或不重视体育锻炼的学生要耐心帮助,绝不用讥讽的语言来刺激他们,同时还要教育其他学生要关心帮助他们。对待体育骨干、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从严要求,绝不袒护他们的缺点。通过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来培养学生对为人处事的正确观念。

2.在教学内容中渗透

①活动性游戏一般都有一定的主题思想、情节、竞赛成分和比赛规则。教师要善于利用游戏这一特有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在“迎面接力跑”中,要求集体合作,也要求个人的努力,每个队员都必须遵守规则,依次序行事。在整个过程中表现了学生爱集体为集体争光,也表现了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遵守纪律的品质。

②有关跑的教学内容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这就需要在教学手段上下功夫。如在耐久跑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讲述奥运健儿在运动场上为祖国荣誉顽强拼搏的事迹。接着按学生的体能分组,每组推荐一个体能较好的学生作为队长,取一个学生既了解又崇拜的体育明星的名字,在他的带领下按照不同的方式练习。此时各组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自觉、主动、积极的练习起来,其坚强的毅力、勇于拼搏的精神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

③在突发事件中渗透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突发的意外情况时有发生,教师应及时、充分地利用这些突发事件作为德育教育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在篮球比赛中,有个别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我就及时抓住这个瞬间,给学生以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而对偶发的不良事件则指出要害,使他们受到批评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对是非的判断能力。

④在教学评价中渗透

心理学家认为“赞美有如孩子的营养剂”。一句由衷的赞美,便可使丧失信心、经受挫折的孩子悬崖勒马,使表现不错的孩子更加积极上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轻松地完成运动,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对进步学生鼓励,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荣誉感及自觉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批评时,根据学生心理,把批评放在赞扬之后,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有一个学生的体育技能较好,但纪律观念差,在集体中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我赞扬他的长处之后,点出要当一名优秀的学生,还需要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学生听后,慢慢自然收敛。《孙子兵法》中有句名言叫“赏罚分明”,其意不仅是说赏与罚之间必定要有道清楚地界限,更意味着有由才赏,有由才罚的道理。

三、结论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导。这要求我们的教师要首先做到“四慎”,即慎微(从小事做起)、慎独(任何情况下不做违法乱纪之事)、慎欲(克制不良爱好)、慎终(坚持不懈)。体育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与文明礼貌程度,对学生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我们体育教师应善于在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过程中给学生一个榜样、一个考验、一个公平、一个成功、一个机会、一个自尊、一个美的环境、一个美的体验、一个善意的批评、一个适当的表扬;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内容和形式,把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搞得有声有色,使我们的学生在获得健康身体的同时,获得健康的心理。

【作者单位: 太仓市m山小学 江苏】

上一篇:探讨小学音乐节奏的训练方法 下一篇:小学一年级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