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度施工控制

时间:2022-04-30 09:12:22

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度施工控制

摘要: 路面的平整度是反映公路使用品质与行车质量最直接的外观指标,也是对路面质量最直观的评价。平整度是路面行驶舒适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最普通和最重要的标志。本文从路面施工技术角度分析路面不平整的成因,包括施工中基层、面层材料的配制、拌和、摊铺、碾压等各项施工工艺对面层平整度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技术控制措施。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施工控制

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road surface roughness is a reflection of the use of the quality and the quality of highway driving the most direct appearance index, is also the most intuitive to pavement quality evaluation. Roughness is driving comfort road, economy and safety of the most common and most important symbol.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road flat factors, including construction of grass-roots units, the materials of the top preparation, mixing, paving, rolling, and other construction process on the effect of surface roughnes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Roughness; Construction control

沥青混凝土路面以其稳定性、抗滑性和较高强度、较少的扬尘而广泛应用于高等级公路。路面平整度作为评定路面使用性能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直接影响着行车的舒适性,必须通过路基、基层、面层等各个阶段的精心、精确的施工方能得以保证。本文仅从路面施工技术角度分析路面不平整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施工控制措施。

1 路面不平整原因分析

1.1路面基层不平整

由于基层施工工艺水平差、管理不严引起的基层不平整造成路面平整度的先天不足,致使沥青混凝土面层厚薄不均路面竣工时虽然外观尚好,但由于面层厚度不同,通车后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面层的压密变形也不同,这就导致路面出现小的不平整。车辆行驶在该不平整路面上将产生冲击力,此冲击力又会逐渐增大路面的不平整度。由此可见,基层的不平整对面层的平整度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1.2沥青混凝土配制不当

1.2.1矿料粒径过大

粒径过大,摊铺机的熨平板会带动大粒径碎石,拉出一条小沟,或稍移动位置,在大粒石后形成空洞;同时粒径越大,混凝土越容易产生粗细颗粒离析现象,这些现象都直接影响铺筑层的平整度。

1.2.2混合料配合比不恰当

沥青混凝土是一种黏弹性材料,其强度和模量会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若沥青用量过多或矿料级配过细均会使沥青混凝土的热稳定性下降,从而产生辙槽和壅包;相反,沥青用量过少,沥青和矿料之间的黏结力不够,路面松散程度大,不易碾压成型。

1.2.3混合料拌和温度控制不当及拌和不均匀

拌和时料温偏高,造成沥青老化,影响沥青与矿料的黏结力;料温偏低,或拌和时间偏短,易出现花白料,降低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拌和机拌和能力小,摊铺料无法连续供应,使接头处产生温差,结合不良,形成一个个坎。

1.3面层摊铺工艺影响

1.3.1摊铺机性能不稳定

摊铺机是沥青面层施工的主要机具。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路面的施工质量。摊铺机结构参数选择不正确、行走装置打滑、供料系统速度忽快忽慢等机械性能问题都会影响路面摊铺效果。

1.3.2摊铺机操作不规范

无论施工中采用何种型号的摊铺机,若操作者不熟练或不精心作业,导致摊铺速度不均匀、中途停顿、摊铺机沿曲线前进或前进过程中熨平板高低浮动等,都会使路面形成波浪或搓板。

1.3.3基准线控制不精确

目前使用的摊铺机大都有自动找平装置,摊铺时按预先设定的基准来控制摊铺高程或厚度。如基准钢丝绳因钢支柱间距过大或张拉力不足而产生绕度,会使面层产生波浪。

1.3.4接缝处理欠佳

接缝包括纵向接缝和横向接缝(工作缝)两种。接缝处理不好,导致该处路面不是下凹就是凸起,路面平整度自然不好。接缝平整度欠佳几乎在已建成的每条高等级公路上都可以见到。

1.4碾压工序的影响

1.4.1碾压机械选择不当

碾压时通常认为振动压路机的压实效率最高。但初压时如选择高振幅、低振频的压路机则会产生“跳动”夯击现象而破坏路面平整度;或直接采用吨位较大的重型压路机在刚摊铺好的路面上碾压会使路面产生推挤变形。

1.4.2碾压温度低

实践证明在合理的碾压温度范围内,沥青混凝土的温度越高,其塑性越大,越容易压密实,也越容易获得平整效果。当沥青混凝土的温度低于90℃时,碾压实际上已不再明显增加沥青混凝土的密实度。

1.4.3碾压遍数不足或太多

碾压遍数不够,路面压不实,通车后易形成车辙。而在短时间内集中重复碾压的遍数过多,同样会造成路面破坏,形成龟裂和波浪。

2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控制措施

2.1保证路面基层的平整度

2.1.1严格按规范施工

严格按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 F80/1-2004)要求进行基层施工,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必须采用集中拌和机械摊铺的施工方法。通过试验段确定适宜的摊铺厚度、碾压遍数,制定出最佳施工组织方案,以确保基层顶面标高、横坡、压实度、平整度等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2.1.2加强基层养生及交通管制

对二灰集料等半刚性基层养生期间必须封闭交通,养生结束后,若需开放交通,应限制重车通行并限速,同时在清扫干净的基层上做沥青下封层以保护基层免遭施工车辆破坏。

2.1.3基层平整度应满足规范要求

对较明显的坑槽,应采用相同材料修补并压实,严禁用松散粒料填补。如局部下封层脱落,则应将脱落处基层表面清洗干净后补作下封层。

2.2合理配制沥青混凝土

2.2.1矿料最大粒径

通常对沥青混凝土的上面层最大粒径不超过设计层厚的1/2,中面层和底面层最大粒径不超过设计层厚的2/3。

2.2.2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用马歇尔试验确定

首先确定已有各种规格矿料的配合比,使颗粒组成接近设计规定级配范围的中值。再按选定的矿料配合比用不同沥青用量制备马歇尔试验并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2.2.3沥青混凝土拌和温度控制

沥青混凝土拌和时沥青加热温度一般以比混凝土出厂温度高10~15℃作为控制指标,不宜过高或过低。在沥青混合料拌和机正式拌和前,必须对各个计量装置进行检查和标定,以确保计量准确。出厂的沥青混凝土要求矿料颗粒全部被沥青裹覆,无花白颗粒,无结团成块和离析现象。

2.3摊铺方面的质量控制

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是摊铺的核心。提高平整度,可采用摊铺机半幅一次性摊铺,在下面层施工时采用基准钢丝对基层进行首次调平,中、上面层选用丹麦产非接触式平衡梁作为调平方式。

为保证路面的平整度,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机驾人员的操作水平至关重要。在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或驾驶员操作水平较差时摊铺机有可能出现走偏、标尺忽高忽低、摊铺机标尺高度不一致的情况。摊铺机方向走偏或出现故障时,摊铺就会出现将熨平板提起的现象,人工再修整处理平整度亦会有一定的偏差。标尺高低不一致对平整度、厚度和横坡均会造成影响。

2.4碾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合理的碾压机具组合、正确的压实工艺不仅是保证沥青路面压实度的关键,也是提高沥青路面的平整度的基本保证。机具组合按照规范要求,初压用一台钢轮压路机碾压一遍,复压采用两台胶轮压路机各压一遍和一台钢轮压路机振压一遍,终压用一台钢轮压路机收面至无明显轮迹。为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效果,在高温下紧跟碾压是提高碾压效果的重要手段。整个碾压过程最好在温度下降到“不稳定区”或“敏感区”(范围约为93~115℃)之前完成,且每台压路机均要全幅压实,保证不漏。

2.5做好施工接缝处理

纵向接缝采用热接缝,由于沥青混合料的温度较高,因此只要在先铺沥青混合料的一边压实时预留一定的宽度,待后面的摊铺机铺完后一起压实即可。如遇到特殊情况,导致纵向接缝冷却,要及时将接缝带压实,然后在下次铺筑前,把边缘切齐成垂直面,将先铺沥青混合料与已铺部分重叠5-10cm,再用人工把原来的沥青混合料上的混合料铲除,最后用钢轮压路机按纵向15cm间隔逐步错轮跨越纵向接缝进行压实。

对横向接缝的处理应在下次摊铺前,用平整度仪检查端部的平整度,将厚度不够,平整度不符合标准的端部,用切割机和铣刨机进行清除。在已切成垂直面的断面上涂乳化沥青,摊铺前对熨平板进行20min以上的预热,使接缝处原有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不低于70℃。摊铺后,人工用筛将热的混合料细筛在接缝带上,用木板推刮,将接缝带整平,然后用钢轮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碾压过程中由冷到热逐步过渡,并反复用细料填实,直到用平整度仪进行检查达到规定标准,再进行纵向碾压。

2.6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人为因素特别是施工人员素质和责任心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现场技术员、质检员、监理员要切实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施工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保证按施工规范施工,对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以及接缝处理等一系列环节,层层把关,并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加强各施工人员及机械操作手的质量意识,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是提高平整度的关键所在。

3 结语

总之,路面平整度是路面施工质量与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关系到行车的安全、舒适以及路面所受冲击力的大小和使用寿命。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要达到行车舒适这一要求,必须从路基施工准备阶段就开始重视,采用优质的混合料,良好的施工机械,稳定的路基,良好的基层平整度,充分的技术准备,强化施工管理,完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提高施工质量,才能从源头上、根本上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2]李建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李桂霞.提高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工艺措施[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07,(1).

上一篇:全国组织干部学院工程铝板幕墙施工技术 下一篇: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