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腰间挂着诗篇的豪猪

时间:2022-04-30 08:52:29

“如何教学生写故事”,我觉得学生自己可能对这个话题更有发言权,于是我请了两个人来谈,她们都是创新作文大赛全国冠军,一个是梁潇,她是大赛高中组首个特等奖;一个是汪锐,她的作文《荒诞桥纪事》因其广博与深刻而技惊四座,斩获当年初中组的特等奖。

兰门宿将 谈经验

我们的电影世界

梁潇(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回想我的中学,印象最深的事只有一件,那就是初中时语文晚自习看电影了。

那个时候,重庆的寄宿制学校不仅有晚自习、早自习,甚至还有早操。山城是名副其实的雾都,没有蒹葭,只有白露。想想三九严冬,早晨6∶20就要起床,在弥天大雾中做操,真是遭罪啊!听说,后来有一勇者发动全市学生联名给教委写信要求取消早操、早自习,还学生休息权,没想到的是真给取消了,甚至附带的第三节晚自习也被取消。那简直是个传奇,大快人心啊!

最初晚自习有三节,19∶30看完新闻联播,休息15分钟即开始,从19∶45一直要上到10∶05。那个时候的学校考试还不是很多,即使初三也只进行月考,从未听说过周考、周练之类的恶事。但庆幸之余,我们又忧愁:漫漫长夜如何过?看书外,我们大多数时候只能发呆。唯有语文晚自习是个例外。

兰老师刚从外校调来,据说原本不是中学序列的。所以,他还没有为应试教育腐蚀,他本人似乎也不愿意为其桎梏。他上课的方式与学校其他老师明显不同。他不喜欢讲字词,还引经据典地说不愿做“小学之师”,后来,我才知道那是韩愈的观点。他要做“传道授业解惑”的人生之师,自然不喜欢划分段落层次、概括中心思想的俗事,喜欢讲人生大义,也爱追逐时尚脉动。运动、美术、音乐、建筑、服饰、游戏等无所不谈,且每一样都还能谈出些道道来。最让人欢喜的他喜欢放电影,我们的语文晚自习从不乏味。

我们看过的电影真不少,但从无纯娱乐片:经典如《金色的池塘》,惊险如《垂直极限》,感人如《我的父亲母亲》,刺激如《天地英雄》,深刻如《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中那飘飞的羽毛,《金色池塘》中简・方达那靓丽的泳装至今让我难忘。同时,连他也没想到,我们这些城里人会喜欢《美丽的大脚》《那山那人那狗》这样质朴如山风、野草、黄土一样的作品。

每周都看电影,每周都写观后感。看电影永远轻松,写作文稍感困难,但并不痛苦。因为兰老师要求我们做笔记,兰老师还会在观影过程中不断地发问,诱导我们思索,甚至还总结提炼出了观写策略。

还有什么比在电影中学习写作更让人愉悦呢?如今,我也是一名语文老师了,现实的环境能用这种方法来引导学生讲故事吗?

他人的世界

汪锐(现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建筑设计专业)

我讲故事的能力植根于新闻。

兰老师最反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傻子书”,所以他强行培养了我们课余关注新闻的习惯:不仅要求我们每周“漂新闻”,还必须定时“演新闻”,这些通常在语文晚自习进行。我最喜欢看的新闻杂志,大方如《参考消息》,犀利如《南方周末》,细致如《新周刊》;我最爱关注的新闻栏目,大众如《天天630》,高端如《新闻调查》,精深如《新闻周刊》;我先后策划、主持过“本周观点”和“大话天下”两个新闻栏目。

在许多人眼里,新闻只是都市闲人的消遣之物,是报纸或网络上报道的与自己距离遥远、与自己的生活毫不相干的外人之事,但我并不这么认为。要知道,一切新闻都不只是一堆文字,它是现实生活里发生过、存在过、元气满溢的故事。它与生活血脉相连,与我们也息息相关,因为当事人同我们自己一样,是有血有肉、有鲜活情感与尊严的人。

寥寥数语、泛泛而谈,几人能真正体会当事人的百般境遇、千种思绪?良知来自推己及人,丰富的情感亦然。我从前写过一篇以新闻材料为蓝本的《荒诞桥纪事》,原新闻是广州海珠桥的“跳桥秀”事件。这个“秀”字很刺眼,正是对它的敏感与反感刺激了我的灵感。郑龙跳桥,是因为他的生活已经艰苦到了过不下去的地步,他乞求社会的关注。但他耽误了数万人的时间与金钱,却只换回一罐“红牛”和几声讽刺性的掌声,他感叹:跳桥人的问题不解决,永远会有人跳桥!我可以从那文字里听见珠江哗哗的奔涌,触摸到生活痛苦律动的脉搏。我眼眶红了,觉得自己像郑龙一样在艰难呼吸。

我的经验就是:当内心被感动,情感开始流动,你就可以很容易地想象:在那个情境下,会产生些什么样的细节,它们又会带给当事人以怎样的触动。

一篇新闻故事就这样凹凸成立体了。

故事总是围绕人物来展开的,所以,设定哪些人物,达到怎样的效果,都应该做出考虑。一切人物都是围绕文章中心来选择,为主题的表达与升华而服务。哪些是正面表达,哪些是背面反衬,哪些是侧面烘托,或许根本不必那么复杂!他们是真实存在的人,会想什么,做什么,会让别人想什么,做什么,只要情感体察到位,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了。

一篇完整的文章,还应该有一个灵魂。所以,感同身受以外,我们还要跳出来,用理智看世界。郑龙的故事是荒诞的,但当你跳出他的思维,看到外面,你就可以发现,其实,他并不是荒诞的个体,而是代表着可怜的群体,这是个社会性的悲剧。

从个体能窥视整体世界,深入新闻背后可以看到其价值,感性体会之后进行理性思考,文章遂有了思想。

最后,要理一理整体情节结构,切出视角,划出段落,让情感与思想以一种最恰当的方式自然流淌出来就大功告成了。

我对学生进行了什么指导呢?似乎并没有。只做了两件事,给他们放了电影,还要求他们关注了新闻。细细想来,这恰是训练的关键。学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要事事关心;学生也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将心比心。观电影是看别人讲故事,评新闻是试着自己讲故事,电影是点,新闻是面,既有点上的关切,也有面上的观察,何愁不会讲故事?

兰门宿将 新作

我拿手机拯救你,人们!

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初2015级(15)班 兰青

2050年10月16日中午,我正在手机上阅读《旧闻周刊》,该杂志专门收集很早以前发生的有意思的新闻,极具可读性。

我看到了一则“旧闻”:“2013年4月1日,复旦投毒案罪犯林森浩被执行死刑”。

林森浩竟然因为日常琐事与室友黄洋发生纠纷,便向饮水机中投放二苯基亚硝胺原液,致使黄洋中毒身亡。

我用意念命令手机把“二苯基亚硝胺”输入万方数据库中进行查询,发现它是可以被我们现在的手机自带的毒物检测功能检测出来的。

可惜那个时代的手机没有毒物检测功能!

另一则“旧闻”:“2015年12月4日,邵东县一学生当着母亲的面捅死班主任”。

化名为小龙的这个学生属于毫无良知、缺乏责任感,容易记仇、走极端之人,连自己父母的生日都记不住,甚至立志长大以后要学生物以研发生化武器来毒死更多的人,是典型的人格。要是在现在,这种人早就被手机的“读心术”给检测出来,被送入少教所里强制改变思想去了。

可惜那个时代的手机不会“读心术”!

我们这个时代的手机功能涉及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它的处理器安装在腰带上,绝对不会发生掉落在地摔碎屏幕的惨剧。它的控制器安装在手上和大脑里,可以用手和脑波操控,绝对方便。它有两大特异功能:

首先,可以使用探测信号访问周围人的中枢神经,感知人的情绪,帮助确认对方是否对你构成威胁,以便提前预警;其次,可以使用电磁波探测周围的化学物质、重金属物质,判断是否有人对自己“图谋不轨”,可以躲避生化危机。

如果不是因为它还可以通过手来操控,早就改名为“脑机”了。

假设一下,如果黄洋和被杀的老师有功能如此强大的手机,那他们的厄运或许可以避免,林森浩和小龙也许也不会走上绝路。从网上林森浩父亲的照片可以看到:沧桑、悲痛、绝望在他脸上镌刻了道道纵横的皱纹,头发、胡子乱糟糟的;而对于杀师学生小龙的父母,记者的描述是:母亲头发凌乱,手脚冰凉,始终把脑袋埋在臂弯里;父亲双眼红肿,脸上带着泪痕,蜷缩着,说句话都要恍惚好一会儿。

不!我要改变这一切!

火速跑到手机店,买了两部手机,我一头扎进了虫洞……

其实,我们都是腰间挂着诗篇的豪猪,人人故事缠身,关键是如何导引与开发。品评电影、关注新闻无疑是两种不错的方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好它们,故事就能流淌成河。

上一篇:“陪”是为了不陪 下一篇:用爱点燃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