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国际视野与乡土情怀的交汇点上

时间:2022-04-30 02:52:07

教育,在国际视野与乡土情怀的交汇点上

乡土伴随着童年的温暖记忆而成为每个人的生命底色,人们对故乡都有一种终生难以割舍的眷恋之情,即使在漂客游子心中,一样有难解的情结,在志士仁人的笔下,这更是温馨的情愫。所以,眷注乡土仍然是教育不变的话题,有着永恒的价值。

在教育日益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今天,学校既要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让儿童通过宽广的视野去认识世界,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学会合作和交流,更要培养儿童热爱乡土的情怀,了解本土的历史和传统,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拥有应有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儿童乡土教育就伫立在国际视野和乡土情怀的交汇点上。

生命的成长离不开乡土。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柯灵说:“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是童年。”儿童第一眼见到的世界是乡土,童年生活时期最长的世界是乡土,获得生命体验最深的世界也是乡土,获得的个性感悟和最重要的体会还是乡土。乡土总是与生命的“根”、血缘的“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每一个人割不断的情丝。

乡土教育不忘放眼世界。当初,国人崇“土”而轻“洋”,望“洋”生畏,闭关自守,造成国运衰微,清末的中国是最典型的例子。现在,国人崇“洋”而轻“土”,盲目全盘西化,结果是邯郸学步,水土不服。多元智能理论、个性化教育经验、翻转课堂、第56号教室的故事……多元的世界带给教育多样的风景。但实际上,个性化的事物总是独具非凡的魅力,正是那些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事物最先被世人所接受而走向世界,中国民乐如此,中医、中药也不例外。

全球视野以立足乡土为本。“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满怀深情地说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我的故乡不仅跟我的成长,跟我的文字也密切相关。这里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和文化遗址在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在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乡土是我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的确,乡土孕育了每个个体生命对于世界的原初感受,形塑着每个人世界观、价值观的雏形。莫言创作的魔幻现实主义的特色,把国际化与乡土化有机融合,正是他捧得桂冠赢得成功的秘妙所在。

构建具有时代意义的新乡土教育,既要让儿童去关注乡土,表达乡土,激发每一个儿童心里最柔软的那一块地方,更要让儿童放眼世界,实现胸怀乡土与放眼世界的自然融合。

上一篇:专业智慧,领先服务塑造世界一流会展中心新标准 下一篇:简述数控加工的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