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科技:从跨界沟通到创造力生成

时间:2022-04-30 12:33:00

新奥科技:从跨界沟通到创造力生成

提起开始创建创新与学习沟通社区时,新奥智能能源集团副总裁翟晓勤的心情可谓非常忐忑。

这不就是体验式培训吗,能管用吗?问题越来越多怎么办?干不下去怎么办?议题不对怎么办?我们太忙,没时间怎么办……

面对这一连串的问题,翟晓勤最终发现,做这事首先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别的,而是领导者的“意愿”,在她看来,这本来就是一件创新的事情,不去行动就永远不会有结果。

事实上,一些总是萦绕心头令人苦恼的问题让她有了放手一试的足够理由。

她去年刚刚来到新奥科技时,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改变新奥的内涵,让企业走得更远。可她发现新奥科技是个非常年轻的组织,新奥原有的管理模式受到极大挑战,大规模的海归高科技人员的迅速加盟,也与本土文化形成了极大的冲突,那么,如何有效解决技术研发和职能管理之间的隔阂,实现跨界合作,并在使命和愿景下找到工作的动力,这成了她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去年底开始,新奥科技与智囊传媒和索奥中国一起,开始了社区沟通与能力建设的创新之旅。

成长的烦恼

2004年,面对国内油气资源日益短缺与资源价格高企的现状,新奥响应国家政策开始探索煤基清洁能源的开发,启动以煤化工方式制造甲醇、二甲醚等清洁能源生产与国内布局项目,并藉此进入能源生产和新能源开发领域。用新奥的语境来说――“我们开始了二次创业!”

现在,新奥专注于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依托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力图为客户提供多种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并在不断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向国际市场进军。但当新奥人一踏上这个新旅程时,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美好愿景”与“现实能力”之间的差距。

由新奥科技和智囊传媒组成的联合调研组经过近一个月的“企业内部沟通现状调研”发现,新奥科技在管理与沟通等问题的纠结来自于“技术产业化”战略目标的提出,以及技术产业化所引发的一系列变革:战略、组织、文化、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人力资源等等)。

新奥人在不停地追问:新奥科技的核心机制是什么?什么力量能够持续驱动新奥的发展与增长?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员工,员工的驱动力最终要如何解决?员工的潜力如何在工作中得以充分发挥?渐渐地,“共享”这个概念越来越清晰――只有合理共享价值才能促进价值创造。那怎样才是合理共享?共享的依据又是什么?

这些萦绕在企业内部的诸多问题,恰恰是新奥科技举办“超越训练营”的最佳议题,创新、学习与沟通同时成为“超越训练营”的目标!

从沟通到能力建设

很轻松诙谐的开场,不像是以往做培训的正襟危坐,取而代之的是抽签分组(金、木、水、火、土),智囊传媒总裁傅强和索奥中国CEO李晨晔说相声般的开场,甚至后者自比郭德纲,前者自比于谦,还真是有几分相像。傅强开宗明义地说:“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这也好比我们超越训练营,做好了就是相生,能够融合成更大的力量;做不好就是相克,可能会有很多纠结耗费,金木水火土是自然和健康的属性,相信我们能够做好。”

《高山流水》,7分53秒,在古琴声中,学员们一起感受、欣赏,开始是高山(发端),然后是水,之后是湍急的水流,当年的俞伯牙、钟子期,就是以此为沟通介质。

上面就是新奥科技创新与学习沟通社区第一期超越训练营现场画面。

事实上,要想一下子用简单的文字描述出这个体验式的培训历程是很困难的,但我们或许可以从下面部分学员的感受中了解出一些什么――

“我之前并不知道此次活动的目的,经过一天的训练,我感受到了身上肩负的责任,我们第一期学员要了解并带动社区建设……”

“上午没什么感觉,下午做游戏时,深刻感受到沟通平台和沟通机制的重要性,包括我自己的工作也需要改变。以前的工作是单向的,主要是执行领导的安排,领导让你画一只鸟是没有毛的,你画了有毛的鸟,就是沟通的问题……”

“我是做培训管理工作的,参与这次训练营,我一直试图用空杯的心态,努力去听、努力摆脱纠结。感受最深的是,这个训练营最主要的不是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而是构建了沟通的氛围和平台。”

索奥中国CEO李晨晔反思说:“和新奥科技合作的整个过程都非常激动人心,能够参与新奥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是非常荣幸的。索奥自成立以来,一直希望伴随中国进行组织变革和可持续发展,现在新奥科技这两方面都涉及到了。学习型组织建设在新奥科技一开始就遇到了挑战,那个时候没有人知道整个路径,从始至终都是一起在探索,所以对我们而言也是学习的过程,我们扮演的不是老师的角色,我们在尽最大的可能帮助大家创造一个平台和空间。”

在他看来,新奥科技沟通的过程也是集体学习能力提升的过程,即社区建设的过程:这个过程形成新奥科技全员共同的愿景、共同的心智模式;新奥科技未来目标的实现,需要全员共同思考企业发展的“大系统”、开展实现管理目标的跨界合作;创新与学习沟通社区(容器)的形成来自于“共同建设”的沟通活动和管理活动,来自于面对挑战、实现目标、应对困难、解决问题、处理失败的反复“锤炼”。

智囊传媒总裁傅强分析说:“原来中国有很多组织在做学习型组织,但大部分都是在执行层进行宣贯。我们从沟通社区建设入手,在解决沟通与管理的关系之中,在沟通社区的建设过程中,推广了学习型组织的精髓。与职能组织不同的是,我们目前建立的是非正式组织,在这个空间进行创新和组织能力建设。我个人认为,新奥科技在这方面的实践是非常有特殊性的。几乎没有一个组织能够像我们这样有意识地建立一个有别于正式组织的虚拟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把社区分成两层,一层是沟通,一层是能力建设,并将学习型组织的理念渗透到其中。”

出乎意料的收效着实让翟晓勤松了口气,也尝到了甜头。在她看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每三个月出一次成果,到年底就有100个创新行动,不断的通过这样的创新行动,营造出新奥科技的氛围,以加速技术产业化的目标。就像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所言:尽管技术产业化的目标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变革,不断地探索和试错,目标实现的那一天一定会到来!

上一篇:富士施乐:助力企业成功转型 下一篇:对话实录 彼得.圣吉新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