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企业资金的内部控制

时间:2022-04-29 10:23:42

如何实现企业资金的内部控制

摘要:资金作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要资源之一,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有着十分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经济活动中,企业资金内部控制常见的问题分析,有针对性的指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点,并依据自身的实践经验,给出操作性强同时兼具实用性与科学性的企业资金内部控制对策,希望为相关学者从事学术研究提供必要的文献支持。

关键词:企业内部资金控制;问题;控制重点;对策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资金是企业能够顺利进行各项经济活动的基本前提之一,为了能够实现健康的运作,良好的资金循环体系是企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管理者只有牢牢把握资金管理这项核心项目,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从根本上保证资金流转各个环节可以畅通运行,才能为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添柴加火,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动力,然而,在通过对我国企业的相关报道的研究,可以发现,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依然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并没有真正的做好资金内部控制工作,从而导致企业资金外流,为企业的持续、稳健发展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失,针对这样的客观现状,笔者试图通过此次研究,为提高我国企业总体资金内部控制水平,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与努力。

一、企业资金内部控制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以制度为出发点分析资金内部控制问题

(1)在实际工作中对不相容的职务分离没有给予充分重视。通过近些年的典型案件分析,可以发现发生犯罪的企业内部人员往往在担任财务工作的同时,其本身又是企业中的审计人员,该种情况严重的与内部控制过程中的“不相容职务分离”准则相违背。作为企业,这是典型的一种内控知识缺乏的表现。而对于犯罪人,这更是其对会计制度的公然藐视。

(2)在财务资金结算方式上,财务工作人员的规范性有待提高。以财务本身作为分析出发点,可以发现现实经营活动中,全资子公司在进行核算时,往往是遵循着独立核算的方法,总部通常并不会对海外分公司开展定期审计,该种核算模式下,自然十分容易出现资金内控问题。

2.企业资金内部控制上最常见的问题

(1)思想上没有树立起资金管理意识。在现今时代下,绝大部分企业管理者是意识得到资金管理重要性的,然而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提升自己的资金时间价值观念以及拥有基本现金流量意识,他们甚至并没有规范、严谨的资金使用意识以及财务分析要求,在进行资金筹集的过程中并没有进行严谨的分析,以至于项目资金链条衔接出现问题,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为企业带来破产危机。同时,不加限制的进行资金筹集工作,往往也会导致企业深陷负债经营的不良境地,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多角债务链为记者企业的正常运作。

(2)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导致企业决策缺乏科学依据。信息化时代下,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往往会出现企业决策者进行决策时,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撑,这就导致企业领导阶层在无法获知准确信息的前提下,进行相关决策。由于决策本身脱离了企业发展现状,这些建立在想象之上的“空中楼阁”十分容易各种突发问题而导致企业经营发展面临巨大的危机,无法自救。

3.监控工作没有做到位

监控是保证企业资金内部控制工作高效进行的重要保障,然而在现实经济活动中,最为普遍的现象是,监控与资金流向处于“两层皮”的状态,在事发前,控制基本上是无力的状态,在企业资金流动的过程中,监督其实是属于滞后状态的,在事后监控环节中,相当一部分只是,并没有推出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

4.资金分散使用的方法,使得整体效率不尽如人意

相当一部分企业在资金使用的时候,集中管理的模式与内部多层次管理部门分散占用的情况是有着种种矛盾的,这就直接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部分企业的各个分公司会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多头开户的方式,导致无法对资金进行有效控制,沉淀现象突出;与此相反,企业管理层还需要为获得急需的流动资金困扰,调剂资金能力欠缺,银行贷款总额很到,财务费用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

二、资金内部控制管理的关键点

1.必须明确企业资金动向

明确企业资金业务资金动向,不仅仅可以促进工作人员对财务指标分析高效率进行,同时也可以为建立起更加科学的资金控制制度做好前期准备,还可以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牵制。鉴于其对于企业发展的核心作用,必须牢牢的将明确企业资金动向作为一项重点工程。

2.必须确保权责分离,从根源上防止舞弊现象

利用职权便利进行财务作假,是企业资金问题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基于资金本身的敏感性,在进行企业资金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必须牢牢秉承着权责分离的基本原则,切实将管理监督者与财务负责人的职能进行分析,为有效防止舞弊现象出现,做出应有的努力。

3.将对资金循环的管理环节作为重点

这样可以保证资金使用效益得到质的提升,企业能够调动的资金量远远高过最佳水平之后,机会成本就会明显提高,这其实是一种浪费资源的表现。相对的,在过少的持有资金水平下,企业的正常经营又会受到影响,从而使得企业的偿债能力不够,十分容易给企业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将对资金循环的管理环节作为重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计划。

三、实现企业资金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1.采用对资金集中管理的办法,有效降低财务风险

(1)在现金流量方面,需要重视起现金流量的分析工作以及预测工作,对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现金流出进行控制,确保支付水平以及偿债能力可以与资金动向高度一致,实现现金流量管理始终体现在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中,重点分析企业支付风险以及企业资产流动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对于现金流量的出口以及入口严格把控,同时,要对企业经营、投资以及筹资活动中的现金流量采取严格管理。

(2)加强资金结算工作,对于规模较大的跨国公司,必须针对国内外的不同环境,及时建立起与当地情况相吻合的结算中心制度,对于多头开户以及资金账外循环严格把控,确保资金管理能够统一进行。作为下属企业,除却对日常必需的经费周转账户进行保留,建议统一在企业总部的境内外的结算中心专门设立结算账户,创造条件降低银行风险。加强现金预算工作,必须在公司上下全面实施现金预算管理,对于资金流动的事前、事中开展有效管理,从制度上保证资金能够依照规范的方式流动。同时完善以预算编制、资金审批以及监督一体化的预算控制系统。同时在此过程中,必须保证预算的权威性,一旦确定,除非特殊情况,否则不得来回变动。

2.完善全程监督制度

首先,从会计方面来讲,应当选择委派制的方式,切实将一级负责对另外一级的监督机制落实下来。委派过程中的财务人员不仅仅需要对企业总部的财务状况负责,在工作中有权使用所有者的会计职能,还需要对经营者负责,对于企业内部的会计职能同样有权行使。委派的工作人员在依照规定行使会计职能期间,自身也担任着内部审计的角色。该种方法大大加强了会计监督的全程性。在审计方面,应当大力推广内部审计,重视事前预防以及在事中的控制工作。对于内审机构的权威度以及工作范围,应当适度的予以扩大,同时对于该机构内部的管理制度,需要不断的健全和完善,确保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能够遵循着全程监督的目标,稳步推行。

3.对于企业来讲,进一步健全资金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是核心

在信息化时代下,充分发挥办公自动化的优势,在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参与下,资金内部控制过程中,人为的影响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保障信息的准确性与客观性。因此必须加强网络建设,在管理过程中,企业应当充分利用内部局域网,也可以充分使用到常见的互联网,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的登记,并及时查询子公司资金流向,尽可能的降低传统人工操作过程中,各种不必要失误,从根本上确保财务会计信息能够高质量、高效率的传递,为进一步健全资金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做出强大的技术保证。

四、结语

要高质量的对企业资金进行内控,必须全面的了解到当今企业资金内控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以及内控的重点,并以此为基础,才可以真正的制定出符合企业自身情况的有效内部控制措施,笔者基于这样的思路,对于加强企业资金内部控制,提供了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希望对于企业发展能够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柯 霜: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 科技信息. 2011(18):127-129.

[2]陈凌云: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探讨[J].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2011(21):962-965.

[3]夏笑丽:浅析中小企业如何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0(18):1102-1103.

[4]田彦君:全面预算管理与加强中小企业内控[J]. 科技信息. 2010(15):628-629.

[5]陈法恩:中小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简析[J].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0(04):852-853.

上一篇:浅析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控制 下一篇:论环境污染治理的经济效益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