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工业分析实验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4-29 08:37:15

中职学校工业分析实验能力的培养

摘 要:该文针对现阶段中职化学工业学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学生素质普遍下降,贯彻教学大纲内容与实际理论和实践教学存在脱节问题提出如何在具体实践环节调整以使学生职业素质提升的实践性教学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工业分析与检验 职业素质 实验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a)-0-01

中等化工职业学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目标与中学生、大学生不同,它因该包括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目标的培养。

1 两个目标

职业道德目标―要通过实验教学养成学生敬业的作风、科学严谨、认真求实的态度、开拓创新的勇气,要通过实验树立职业技能、职业道德意识,要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自己创造条件作好实验的思想观念。

职业技能目标―中等职业学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学生的实验能力必须通过以下几方面的验收。一是培养动手能力,过好操作关。要求学生能独立准确地进行基本实验操作,完成教学实验;二是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仔细、敏锐的观察能力,仔细记录实验中发生的实验现象并与行业或国家标准方法对照、找出实验异同点;三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报告能力,通过实验报告关。今后作为企业的原料和产品的质量检验员,必须依据实验结果提交准确的产品质量报告并对质量报告负职业和法律责任,要求实验操作上要准确、实验数据要精确的依据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方法进行处理后进行报告、同时要对实验条件予以注明、说明;四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实验原理关。在整个教学实验过程中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处理都可以依据该实验方法进行但实验原理则是操作、现象、数据处理的基础,因此明白实验原理就是清楚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要培养学生对自己操作行为能独立思考并为之负责的能力,相信科学、尊重实验事实;五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创造能力,通过实验设计关。化学实验是验证化学原理的事实,是化学原理规律的现实体现,在有限的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作完所有的实验、也不能将所有的简单实验进行综合归纳,因此在有限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以及对点式的知识点的综合能力也是实验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2 实现途径

如何培养中等化工职业学校工业分析专业学生的上述能力,使其成为企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实现培养目标?笔者认为方法很多,但要根据培养目标选择合适的培养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多年的教学工作,现将几点经验与读者共勉。

中等化工职业学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实验教学中要着力抓好学生的课前预习,使学生在没有进入实验室前应该对所做的内容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包括该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现象、实验注意事项等,不要毫无准备进入实验室以至连干什么都不知道。而且这种预习必须养成习惯;进入实验室后要注意抓演练结合,首先让学生看老师的演示、听老师的讲解甚至让他们边听、边看、边练,然后由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并随时校正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最后检查实验数据及实验现象的记录;在完成实验以后要布置学生对该实验的整个实验过程进行思考且依据自己的知识对实验提出自己的想法及建议并且反映在实验报告上。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不定期的举行一些看、评活动,一是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教师故意采用一些错误的操作方法,然后让学生叙述实验的过程和现象,评论操作正误;二是在学生实验中,组织学生观察,互评实验操作的正误;三是师生共评实验报告,选择一些好、坏典型的实验报告做评述对象,让学生仔细传阅,然后引导大家从实验报告的实验过程叙述、现象描述、原因分析、装置、结果处理等方面的正误进行评述。经过一段时间的看、评,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报告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加强对学生的实验考核。首先要把学生的实验能力作为专业课、专业基础课考试、考核的重要内容,硬性规定考分比例;其次,要建立科学、严谨的考核办法,将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单独考核,采取考试与考核结合、平时考核与期终考核结合的考核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的考核,要坚持实验课不及格的学生其对应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不及格。

毕业实验设计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检查,现在由于就业形势、学制的改变等诸多因素,很多学校不搞毕业实验设计,搞也是蜻蜓点水,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与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育理念不符合。毕业实验设计是对学生的所学知识点的综合,是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很好的途径,因此笔者提倡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搞毕业实验设计。搞毕业实验设计既能对学生以前的知识进行复习,又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现就搞毕业实验设计谈几点自己的做法,供大家商榷。一是实验设计题目的选择与确定。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学生做的实验涉及各行各业,但多为某产品的单一参数的测定,毕业实验设计可以将它们综合起来,根据学生的知识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由学生选择产品进行分析;也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产品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也可以选择一些以前做过的实验用新方法进行实验。二是分析原理、实验步骤、仪器药品等相关具体正确信息要由学生自己确定。选择了实验题目以后实验的具体信息引导学生在各种化学资料中查找、组合进而设计出实验过程,最后老师把关,组织同学讨论定稿。三是具体实验条件的确定,在进行实验过程中要教会同学用多种方法选择出合适的实验条件例如酸度、碱度、温度、试剂用量等条件。四是总结评估。毕业实验设计实验部分完了后要对不同学生的实验过程、实验报告进行评估引导大家正确的分析、解决问题并树立独立工作及自主创新的思想。

3 结语

要达到上述目标,教师要处理好实验教学中的两个关系。一是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关系。要确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的指导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激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督促学生积极练习,让同学在实验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二是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的关系。要坚持职业技能的培养为主,融职业道德的教育于职业技能的培养之中的指导思想。教师在实验的各个环节应该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要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力争使学生在获得职业技能的过程中实现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树立。只有合理处理好上述关系,合理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与实验教学过程且结合市场经济下产品检验工作职责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教学的教与管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艾霞.分析化学实验与实训[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50.

[2] 姜洪文.实验室组织与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2005:12-30.

上一篇:电子商务给我国外贸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下一篇: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