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专业课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索

时间:2022-04-29 04:17:46

中职专业课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索

摘 要:由于大多数的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以及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重视不够,导致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效果比较差,教学形式一般都是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具体的实践活动比较缺乏。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机电课程 理实一体化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a)-0181-01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以及高中教育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中职学生的差异性不断扩大使得中等职业教育也面临着教学体制的深化与改革。大多数中职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差,普遍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对于他们的教育就必须要考虑到他们的切实特点,与理论知识相比,中职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强,因此,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就不能继续应用。改变原有的教育理论,打破落后的把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教育模式,实现中职教育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中职机电课程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

机电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想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需要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与现场操作必须同步进行。原有的教育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学生实习分开进行,教学与实践之间不能很好的衔接,导致教学内容分散,教师的教学进度也很难统一,往往是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够有自己动手的机会,教学效果欠佳。而且,理论课的教授与实习课的指导通常不是有同一位教师进行的,之间必然会有教学内容的重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导致中职机电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不能达到要求。与其他课程不同,机电课程本身就比较枯燥、抽象,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教学的质量大大降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这种条件的限制,机电课程的实践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在听不懂理论知识的情况下,也不能借助于简单明了的实务操作理解理论知识,久而久之,学生会彻底地放弃对机电课程的学习。[1]

2 中职机电课程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现实可行性及必要性

理实一体化教学本质上来说是对教师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既要对机电课程的基础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又要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必要的指导,对于教师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都是极大的挑战。大多数的中职学校都积极的为理实教学一体化创造良好的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良好环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另外,中职学校的师资队伍也在不断的壮大,他们除了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还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实际动手能力,完全有能力胜任机电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这些都为中职机电课程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提高难过了充分的可能性。理实一体化教学打破了过去传统的理论课与实验课相互独立的现象,将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中职机电课程来说,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得教师的教学安排相对集中,具有一致性和连贯性,教学的场所有普通教室搬到实训车间,教学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教学可以将理论讲解与实际动手实践交替进行,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理论与实习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现实的中职机电课程教学中具有现实可行性,并且展现出了其巨大的优势,是目前提高中职学生机电课程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

3 中职机电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索

3.1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中职机电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对于教师的自身素质以及专业技能有较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对于提高中职机电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在讲授机电课程理论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一定的指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目前中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大多数的教师不能将实践操作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或者存在操作不熟练的问题,这些都对中职机电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一定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教师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培训,教师自身要树立不断学习的意识,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与教学经验。中职学校也要积极的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壮大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提供坚实的基础。[2]

3.2 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教师在进行机电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的时候,要以课本上的基础内容为根本,进而延伸更多的学习内容,启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与发现问题,促使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是整个教育的主要阵地,理实一体化教学也是在实训室进行的,这样的课堂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突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主要手段。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根据实际情况,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之中,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的过程。加强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管理是保障机电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前提,可以很好的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上,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3]

中职机电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表现出来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并且实践操作能力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对于学生以后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也会因此增加。总之,历史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会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其他教学领域,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赵满玲.数控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浅谈[J].职业教育研究,2011,21:86.

[2] 侴金贵.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一体化教学,2012,2:61-62.

[3] 何忠.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探索与实践,2012,4:188.

上一篇:基于SolidWorks的牛头刨床运动系统设计及仿真 下一篇:多媒体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