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课程情感教学的实践与探析

时间:2022-04-29 12:51:04

对小学数学课程情感教学的实践与探析

摘 要:情感是人对客观认知持有的态度和体验,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它与动机、情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一样,往往起着指向、维持和强化的作用。在学校教育中,“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甚至产生了“情感智力说”。对于“唯情趣论”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缺乏相应的责任意识和自控能力,情感因素在学习活动中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突出。情感既是“剂”,又是“膨化剂”,有时还是“导火燃料”,能够充分发挥激励、唤醒、鼓舞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感艺术教学;过程结构优化;实践与思考

学校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之作,而情感则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指出:“学生拥有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就能振奋精神,活跃思维,容易形成新的更广泛性的联系。而消极情绪的产生,则会有效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勇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摒弃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机械之法,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手段,积极有效地开展情感艺术教学实践活动,努力从中攫取亲师信道和事半功倍的实际效果。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一、教师要心中有情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意思是说:能够感化人心的事物,没有比情先的,没有比言早的,没有比声近的,没有比义深的。同样道理,教师、教材和学生是教学环节中的三大要素,作为组织者、施教者和引导者,教师必须做到“爱岗敬业、爱生如己”,这是构建和谐教学关系的基础和前提。而现实中缺乏情感艺术元素的教学现象比比皆是。其实有时候吝于言爱,不是因为“吝”,而是因为“没有爱”。“没有了爱”又怎么会有“爱的一切”呢?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心中拥有爱、胸中怀有情,只有这样,才能积极有效地开展情感艺术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多元化手段,链接学生生活经验等途径,注重淡化数学形式,善于调动学生的主观情感,努力拓宽他们的精神空间,促使其充分认知和有效调控自己的情感元素,从实践活动中能够真正感悟到数学学习的应有内涵和无限魅力。

二、教师要善于传情

传情达意体现了情感的感染,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内容,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必备条件,也是师生之间实施情感沟通的有效工具。一个“心中有爱,却不善传情”的教师,即使他工作态度再认真,专业水平能力再强,教学效果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如温馨的语言、热情的态度和一些肢体性语言等,向学生表达自己的关爱、赏识、鼓励和帮助,让他们时刻感受到来自老师的肯定、温暖和快乐。

三、教师要学会激情

客观地讲,数学课程与语言类学科相比的确是多了一些理性,而相对少了一些感性,但这并不表明数学活动就是先天性“冷血”类型。恰恰相反,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其情感元素还是非常丰富的,只不过需要教师善于变通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感染功能而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各类教学情境,如问题情境、生活情境和活动情境等,努力让事实来说话,让数字来倾诉,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十几减9”时,有人设计如下:“老师昨晚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你们想不想知道?”“想。”“老师梦见了齐天大圣,他说在蟠桃园偷偷摘下了9个仙桃,然后问我树上还剩下几个。老师回答不上来,就想请你们来帮忙,好吗?”学生们兴致大发:如果树上原来是13个仙桃,那么还剩下4个,算式是13-9=4(个);如果原来是15个仙桃,那么现在就还剩下6个,算式是15-9=6(个)……如此情景,既有效地激活了学习情感,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思维。

四、教师要深化学情

心理学研究和实验表明:对于正处于儿童时期的小学生来说,由于身心发展不成熟等因素,其情感心理具有肤浅、短暂和失忆的本质属性,他们对于一般性情趣往往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是“随性而发,来去匆匆”。“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陆游关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论与此亦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并充分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心理,努力采用手脑并举的实践教学形式,在寓教于乐中努力深化他们的学习情感,有效促进他们的知行统一。如在教学“体积意义”时,“空间”“所占空间”之类的概念描述难以让小学生产生清晰的想象范围,对此,笔者让他们首先把书包从书桌里取出来,伸手摸一摸空洞;把书包回归原处,再伸手摸着空洞;接着交流一下两次伸手摸洞的不同感受。如此,帮助学生从中产生了比较丰富的情感体验,并有效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

俗话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综上所述,在学校教育中,情感教学是一项常说常新的发展课题,我们应高度重视并认真实践之。

(作者单位 江苏省大丰市第八小学)

上一篇:把握“四重” 激活课堂 下一篇:小学数学日记激趣的探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