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与欧洲城市工业遗产保护比较

时间:2022-04-29 10:39:29

中与欧洲城市工业遗产保护比较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的大潮中,不少工业遗产都得不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有些珍贵遗产甚至被彻底遗弃。本文通过对中国与欧洲城市工业遗产保护策略和再利用模式的分析和研究,得到我们的不足之处,希望在将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借鉴这些城市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创意产业、文化旅游、工业景观、创意产业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保护工业遗产的活动最早起源于英国。早在19世纪末期,英国就出现了“工业考古学”,其它发达国家如西班牙等也在该领域有了成熟的发展。我国开埠之后,国外资本工业兴建的近代工厂、民族实业家兴办的民族工业和建国后的现代工厂都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但是对它们的保护政策在2008年的《无锡建议》中才被提上日程,尽管在十几年的探索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因,但是此相比国外的实践经验,我国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仍处于起步阶段。

2.保护策略

2.1 工业遗产保护背景的差异

以英国、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工业遗产保护问题的提出是在1960 年代~ 1970年代,这个时候欧洲的的大部分城市城市化进程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传统产业已经开始衰败,资源开始枯竭,环境的污染也十分严重,因此他们对待这个问题采取了谨慎的态度,循序渐进;工业遗产再利用从生态环境的恢复入手,从环境、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出发,综合部署,因此在实践中表现出了细水长流的理性。

而中国工业遗产保护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出现的。由于城市的扩张,导致很多繁华的市区也出现了工业区,而我国工业区传统的“大院文化”使得内部形成一个较独立的“小社会体系”,造成一定区域内资源浪费,城市交通等问题,使的城市工业用地更新的概念深入人心。

2.2 工业遗产保护研究的差异

从研究的主要内容看,国外工业遗产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工业遗产管理的研究;2)对工业遗产保护的研究;3)工业遗产与博物馆的研究;4)工业遗产再利用实践,这是以欧洲为代表的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发展的轨迹。

中国工业遗产研究包括:1)以企业、行业、城市为单位进行的工业遗产调查与工业发展历史研究 ;2)针对调查研究、价值评价标准和方法的基础理论研究 ;3)对工业旅游和工业遗产旅游的研究 ;4)通过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设计实践,探讨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方法。

2.3工业遗产保护法律法规的差异

英国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先驱,英国遗产保护机构是英格兰保护工业遗产的部门,他们专门负责将历史文物登记造册,并按照其重要性分为三个等级,同时还负责对属于国家所有的历史文物建筑进行维修和日常维护;德国也是上世纪70年代最早认识到工业遗产重要性的国家之一,同时首批运用国家立法保护工业遗产的国家之一。

相对于国外工业遗产的保护进程,中国的工业遗产保护是近几年才逐渐被人们关注,目前我国的工业遗产保护主要依靠以文物保护法为核心,国务院批准颁布的文物保护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相配套及地方政府规章为补充的文物保护法律体系。

2.4工业遗产保护主体的差异

作为老工业国家的英国工业遗产保护始于一批自愿者组织进行保护,随后,英国考古理事会于1959年设立了工业考古委员会。由于英国等发达国家城市化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城市面貌不会有日新月异的变化,所以身边的一草一木的变化都会受到市民和学者们的关注。因此在这些国家的工业遗产保护多是始于市民,进而引起政府和学者们的注意,促使了相关研究的启动和法律体系的形成。

我国正处于高速城市化的大潮中,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而关于工业遗产的教育、宣传等都严重不足,导致市民对其价值的忽视。于是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始于专家学者们的关注,进而政府开始从宏观政策以及旅游开发等角度开始明确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2.5教育与宣传

在英国的大学课程中,有工业遗产保护的内容,本科生作为社会实践内容,研究生阶段有工业遗产保护的学习课程和研究课题。

而在中国参与研究的有组织的学术团体目前仅有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委员会。所以说目前全国各地进行工业遗产保护研究的,无论是高校老师还是研究机构,还是势单力薄的。

3.工业遗产保护内容再利用模式的差异

3.1保护内容

以英国、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工业遗产,重点保护工业革命早期的工业遗存,既注重工业遗产中物质的整体保护,同时还注重工业遗产中非物质内容,特别是精神和价值观的保护,包括工艺流程、管理制度、工业景观等。

在我国的工业遗产保护实践中,多以保护物质遗产为主,少有顾及到其中的非物质价值。

3.2保护范围

欧洲工业遗产保护中注重整体性,并非单独保存其中历史价值较高的建筑或者机器,而是将其之与其周围的片区进行整体保护,形成了“工业遗址地”和“工业遗产廊道”,注重整体性。

在我国由于城市用地紧张,整体保护的阻力较大,所以在多数的工业遗产保护案例中,只保留了最具历史意义或者现状条件比较好的个别建筑。

3.3再利用方式

德国和英国的保护项目中,利用工业建筑建立了大量工业主题博物馆。如英国的曼彻斯特科学与工业博物馆等。

另一个主流是工业文化公园。将群式建筑改造成景观公园。把工业遗产建筑群进行环境的修复和重新改建,同时对工业建筑的布局和结构进行合理的整合,重新构建原有的工业景观,梳理便捷的交通设施,将工业遗产建筑群改造成为工业景观公园,供游人休憩游览。巴黎的雪铁龙公园始于20世纪开始的“巴黎城市美化运动”。1970年,雪铁龙迁出巴黎市区,政府回收土地后组织了国际设计竞赛,最后的实施方案中保留了一条原工业区中的老路作为主要的步行道,让市民能够看到雪铁龙工厂的历史痕迹。

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的多个工业遗产改造案例中,创意产业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其中以北京的798、751,成都音乐广场,上海八号桥等最为著名,为艺术家和先锋建筑师提供了实践实践基地。

一、结语

城市工业文化遗产与其他城市文化遗产一样是生活在这个城市中每个人的珍宝,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线索,并且承载了父辈们的记忆,对它们的改造和再利用是一条单行道,一旦行差踏错就没有回头路,因此要慎之又慎。德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为我们走出目前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困境提供了非常好的参考,希望通过借鉴能够保护好还没有消失的工业建筑遗产。

参考文献:

学术论文:[1]李蕾蕾.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市价过程与开发模式[J]. 世界地理研究,2002(3):57-65

[2]刘伯英,李匡.工业遗产的构成与价值评价方法[J].建筑创作,2006(09):24-30

[3]李继军,于一凡.黄浦江滨水区产业遗存再利用的文化策略[J],城市建筑,2012(3)

[4] 黄琪,上海产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上海城市规划,2007/05

[5] 董茜,从衰落走向再生――旧工业建筑遗产的开发利用,城市问题,2007/10

[6] 刘佳,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初探,山西建筑,2007/28

[7] 王肖宇,沈阳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业建筑,2007/09

[8] 刘伯英,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发展综述,世界建筑,2009/07

[9]刘伯英,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工业遗产,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

[10] 刘抚英,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对策考察研究,世界建筑,2007/07

[11] 叶瀛舟,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经验及其借鉴,上海城市规划,2007/03

[12] 陈迎,老工业区复兴新动力――鲁尔区 RI(工业遗产之路)开发计划借鉴

分析,北京规划建设,2007/03

[13] 单霁翔,关注新型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的保护,北京规划建设,2007/02

[14] 刘伯英,首钢工业区工业遗产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研究,建筑创作,2006/09

参考书籍:城市工业用地更新域工业遗产保护,冯忠平、刘伯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上一篇:智能楼宇安防系统与自动化的应用浅析 下一篇:浅析水利工程项目中的固定总价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