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九大策略(二)

时间:2022-04-29 09:38:59

小学作文教学九大策略(二)

上期策略与方法回顾:

一、激发兴趣策略与方法: 1.命题引趣;2.情境创趣;3.高分励趣; 4.竞赛激趣; 5.评价固趣。

二、突出重点策略与方法

三、读写结合策略与方法

读写结合是作文教学的一条基本规律。小学生习作大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和桥梁。指导学生品读范文的精华,模仿其写作的风格,学生往往能写出出人意料的佳作。在教学中,每教到精美范文,就引导学生或仿其开头,或仿其结尾,或仿其结构,或仿其立意,或仿其精彩片段,积极引导他们进行迁移联想,或“张冠李戴”,或“移花接木”。久而久之,学生在模仿借鉴中就学会了写作的窍门,拨动了情感思维的琴弦,奏出了习作的美妙乐章。

1.多元仿写

仿写的范例就是写作规律和模式的具体化,是“形象化的写作理论”,是小学生认识写作规律的感性材料。仿写可以从形式到内容,从情感到理性,从课内到课外,不受拘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心驰之则神亦往。学生写作就像是一个学走路的孩子,让学生仿作就是扶学生走路,在扶着走的时候,老师要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前进,慢慢地孩子就会自己走路了!

⑴句式的仿写。

语言是构成文章的基石,好语言的准确使用,能为文章增色不少,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撷取课文中极富生命力的语言,有意识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句式训练,让学生掌握句式的特点。

【案例】

在《桂林山水》一文中,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分别采用排比、比喻、夸张等手法突出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生动地表现了漓江的风光,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时,一位教师先引导学生阅读这一段文字,从中品味桂林山水的美和语言文字的美 ,并领悟写作方法。然后引导学生“你能用同样的方法写出校园里、马路上、菜市场……的景色吗?”一时间学生们兴趣盎然,不一会儿就有同学交了上来“我们学校有一棵大榆树,它真粗啊,3个同学手拉手才能把它围起来;它真绿啊,微风吹来一片片叶子就像绿色的精灵在舞蹈;它真老啊,爷爷说这棵树比他还要大几岁呢。” “菜市场的菜真多啊!蔬菜、鸡蛋、鱼、肉……应有尽有;菜市场的菜真新鲜啊!葱绿的韭菜,晶莹的黄瓜,鲜红的辣椒;菜市场的菜真便宜啊!20元钱就买了满满一篮子了……” “我爸爸的手真大啊……我爸爸的手真有力啊……爸爸手真巧啊……”

⑵片段的仿写。

在教学中遇到一些描写精彩生动,或与学生写作结合紧密、有代表意义的结构段,尤其是课文的开头、结尾、人物肖像描写、心理刻画、对话方式、自然环境描写等精彩段落,都可以用来进行仿写。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积累应用人物肖像、心理、动作、对话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描写的词语,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

【案例】

根据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在教学阅读课时,尽量发现一些构段方式较典型的段落给学生分析,并让他们“照葫芦画瓢”进行仿写训练。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六自然段,先用一句话概括“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接着从鸟的天下——树多(成为鸟的天下的原因)——鸟多(树多鸟必然多)——鸟蛋多(鸟多鸟蛋必然也多)——鸟粪多,使人确定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教师分析完段落,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了解段落结构特点后,又指导学生仿照这样的结构特点进行写段的训练。之后,教师又扩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运用此法去写任何一个他们喜欢的人物或小动物,把人物其中的一个特点或性格品质写具体;把小动物的外形、性格、特点等写具体。为此,设计了一个提示填空:

a.我的爸爸工作可认真了,( )。

b.我的( )真( )啊!

⑶篇章的仿写。

在学习课文时除要抓好自然段的仿写外也要渗透学习怎么样把各个段落有顺序地组织起来,成为一篇文章。实现由段的训练向篇章训练过渡,为命题作文打好布局谋篇的基础。《美丽的小兴安岭》按四季变换的顺序安排,可学习介绍自己的故乡;《富饶的西沙群岛》总分的顺序组织,可领悟如何说明一样事物;《爬天都峰》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可学会如何写一件事情……

【案例】

教材中,有许多诗歌内容浅显,语言生动活泼,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示范作用,引导孩子做“仿写”练习,就会发现每个学生其实都是诗人。哈尔滨市兆麟小学孙玮老师领学生学了教科版1年级上册《风姑娘送信》以后,对孩子们说:“同学们,风姑娘还给谁送信了呢?下面孙老师就带你们走进美丽的风姑娘,把你的发现,以模仿课文方式创编一首小诗,看看谁能成为今天班上的小诗人。”孩子们热情高涨,首首美丽的小诗从孩子们天真的小脑袋里跑了出来。其中一个孩子这样写道:

呼,呼,呼,秋天到了,风姑娘去送信。

风姑娘送一片落叶给小鱼,小鱼一看,说:“啊,天气凉了,我要到水底下去了!”

风姑娘送一片落叶给小花,小花一看,说:“啊,天气凉了,请园丁把我们搬到花房去吧!”

风姑娘送一片落叶给我,我一看,说:“啊,秋天到了,我要去收集落叶做书签。”

又如,教科版5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作者通过“趣谈水浒”“救助车夫”“关心女佣”3件事,表达鲁迅先生是“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几件事来写人的某一方面的品质特点:①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②作者通过哪几件事来写这一特点?③你准备写谁?他(她)有什么特点?你准备通过哪几件事来写这一特点?

不论哪种仿写,都得要求学生仿中有变,彷中有新。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出真情实感。仿写是注重形式的模仿,不是机械照搬和牵强套用。仿写的最终目的是将模仿引向创造,在模仿中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将所学的写作理论和方法通过范例的具体化加以理解吸收,更好地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充分体会范例的选材、谋篇布局等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材料与个人的感受,打破习惯性思维,以实际生活为依据充分发挥想象,并运用已掌握的写作经验,独立地、创造性地写作。

2.补写空白

抓住情节空白处或简略处,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或联想进行补写,化虚为实,化简为详,可以拓展内容空间,拓宽理解背景,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领学生从四个“点”进行补白:一是对教学突破点进行补白;二是对主题深化点进行补白;三是对情节高潮点进行补白;四是对标点符号处(省略号)进行补白。

【案例】

人教版6年级上册《詹天佑》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 这句话中“轰动”一词意蕴深邃,内容丰富。

有位教师教学是这样引导的:“轰动”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如果你置身于这一场面之中,能具体描述这“轰动”的情景吗?

学生有的描述了大街上“轰动”的情景:消息一传出,顿时,大街上彩旗飞扬,歌声震天,人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有的描述乡村“轰动”的情景:消息一传出,村里的男女老少,欢聚一起,老人捋着胡须笑,孩子乐得拍手跳,青年男女乐得边歌边舞……

这样挖掘语义,为引导理解詹天佑为国争光的坚强决心和爱国热情作了铺垫。学生通过说写的训练,加深了对詹天佑一腔爱国热情的感悟,真正做到“读写双赢”。

3.文尾延伸

有些课文故事情节清晰,结尾言虽尽而意未完,耐人寻味。可将原文的终点作为读写的起点,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延伸课文内容。

【案例】

学生在学习人教版2年级上册《小枣树和小柳树》这篇故事后,我鼓励学生思考:小柳树听了小枣树的话后,会想什么,做什么?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各自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在学生充分交流的时候,我一边引导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一边帮助学生疏通语句,注意准确用词。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我再让学生试着把刚才交流的内容写下来。有一个小孩说:“小枣树,你真伟大,你不但不跟我计较还原谅我,我向你说声对不起。”说完他做了一个动作(小柳树不好意思的样子)。有的说:“小枣树,我要向你学习,做个不骄傲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该学会正确看待。”通过续编故事,学生的想象能力、组织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且从故事中孩子们明辨了是非,懂得了一定的道理,孩子的道德意识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教科版5年级上册《渔童》一文结尾写道:“渔童扶起老渔翁,老渔翁也清醒过来,渔童搀着他,一老一小走出衙门,不知上哪去了。”学生对渔童和老渔翁以后的事情很感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①老渔翁以后的生活怎样?渔童帮助老渔翁做了些什么?②渔童还为其他百姓做了些什么?

…………

4.多项改写

这是以原文为基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改写课文的表现形式,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的再创造、改写的过程。例如改变人称:把第三人称改变为第一人称或反之;改变体裁或内容:把古诗文扩译成白话文是最常见的一种,改变部分内容也是一种好方法。改写往往要对教材进行假设变动,启发学生思维,使读写训练深刻化。

【案例】

人教版5年级下册《半截蜡烛》教学片段:

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体会出伯诺德夫人及她的两个年幼孩子都积极投身到反法西斯战争中去,机智勇敢地和法西斯分子作斗争的一腔爱国热情,安排了一项说写训练。教师变更课文内容,把伯诺德夫人、大儿子杰克、小女儿杰奎琳3个人依次想法熄灭或取走那藏有秘密情报的半截蜡烛,变为伯诺德夫人一人一再想法要熄灭或取走半截蜡烛。让学生想象一下,德国军官看到伯诺德夫人几次三番要拿走蜡烛,会有什么表情,会说些什么,会有怎样的举动,然后把它写成一个片段。

这样的读写训练,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的紧张激烈,并由此对这一家三口在这样紧张的情况下不露声色,沉着勇敢与敌周旋的胆识的肃然起敬,而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他们练笔提供了素材,使之有物可写。

四、看图写话策略与方法

看图写话是作文最初步的训练,是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低年级的教材大多数都是图文并茂,教学时,可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抓住教材中提供的那些色彩鲜艳的插图,引导孩子们把观察到的内容来说一说,写一写。看图写话教学的基本步骤:指导观察——启发想象——先说后写。

【案例】

在学习《数星星的孩子》时,我引导学生不看课文内容先观察课文插图,使学生初步获得图意。学生在观察时,先弄清画面上有哪些景物。由此判断:画面的时间、地点。接着,学生重点观察画面的人物,以及他们的动作由此推断:谁干什么?因为这幅图上有3个人,就有必要弄清3个人分别在做什么。主要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学生一步一步地观察,把握了画面的内容,在写话的时候就比较轻松:夏天到了,晚上,夜空繁星点点,一闪一闪的,小张衡和爷爷、奶奶一起来到院子里乘凉。你瞧,他们边乘凉边欣赏夜晚的星空。爷爷一边摇着蒲扇,一边指着天上的星星,在认真地给小张衡介绍星星的故事呢!小张衡和奶奶听得入了神,连小猫也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学生的话语虽然是非常幼稚的,是汉音夹杂的,但他们能把自己认识观察的事物写下来,说、写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五、日记辅助策略与方法

在低段语文教学中,不少老师往往注重字词教学,而相对忽略作文教学。从目前的任务看我们的作文教学,引路宜早是个关键的问题,而引路中又以“日记”之道最为优良,可以说是“写作之宝”。其实,从1年级开始,就可以尝试以日记的形式开始作文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中年级的作文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地运用这些,在这里重点谈谈低年级的日记教学。

1.生活日记。低年级学生对生活观察不细,思考不深,体验不真。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话。让学生觉得写日记是件快乐的事,从而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和习惯。

2.剪贴日记。低年级学生生活经历简单又不善于观察周围世界,在写日记的时候往往觉得无事可写。开展写剪贴日记,可解决无事可写,又促成学生积极阅读课外书报,收集有关资料,养成坚持写日记的习惯。

3.图画日记。低年级学生还保留着幼小时“涂鸦”的习惯,鼓励学生为自己的画写出一两句说明,或者为自己写的几句或一段话配上插图,是学生乐此不疲的写话训练方式之一。这样既锻炼学生写话能力,又培养学生绘画,审美能力,一举两得。而将一些“写画”整理成册,加上封面,封底,起个名字,会更有成就感。

4.童话日记。童话故事是低年级学生喜欢的一种日记形式,童话日记可以表达学生的愿望,激发学生的幻想,培养创新能力。可以续写童话,仿写童话,创作童话等。

5.接力日记。就好像看电视连续剧,要求孩子们持续关注一件事物的发展,写下他们的变化,便形成了续写日记。这样写日记的好处是:既不用为写日记的题材犯愁,又可培养孩子们有始有终做事情的好习惯。一本日记让每个学生轮流写一篇,学生写接力日记特别认真,觉得是向同学展示自己才华的一次机会,很认真也很积极。知己知彼,学生喜欢,家长赞成。

【案例】

一天,刚上课,一位同学就向我反映,他的多功能文具盒找不到了,那可是好几十元的文具盒,还是他姑姑从北京邮过来的。一下子班级里“热闹”了。“××同学的多功能文具盒找不到了,大家替他考虑,他现在的心情怎样?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我说,“如果你的一件贵重的文具,也在班里找不到了,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学生们的同情心与热情都来了,发言积极得很。过了一会儿,那位同学从他的抽屉里找到自己的文具盒。我继续引导学生,“你们现在是什么心情?”然后,我让学生们说说“丢”文具盒这个同学刚才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通过这件事大家明白了什么。大家纷纷举手,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最后,我让大家把这件事记叙下来。批阅时我发现大多数同学的习作叙述准确,条理清楚,不仅具体、详细,还写出了自己从中得到的启示: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免得引起误会;做任何事要仔细认真,不能粗心大意……

上期策略与方法回顾:

一、激发兴趣策略与方法: 1.命题引趣;2.情境创趣;3.高分励趣; 4.竞赛激趣; 5.评价固趣。

二、突出重点策略与方法

三、读写结合策略与方法

读写结合是作文教学的一条基本规律。小学生习作大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和桥梁。指导学生品读范文的精华,模仿其写作的风格,学生往往能写出出人意料的佳作。在教学中,每教到精美范文,就引导学生或仿其开头,或仿其结尾,或仿其结构,或仿其立意,或仿其精彩片段,积极引导他们进行迁移联想,或“张冠李戴”,或“移花接木”。久而久之,学生在模仿借鉴中就学会了写作的窍门,拨动了情感思维的琴弦,奏出了习作的美妙乐章。

1.多元仿写

仿写的范例就是写作规律和模式的具体化,是“形象化的写作理论”,是小学生认识写作规律的感性材料。仿写可以从形式到内容,从情感到理性,从课内到课外,不受拘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心驰之则神亦往。学生写作就像是一个学走路的孩子,让学生仿作就是扶学生走路,在扶着走的时候,老师要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前进,慢慢地孩子就会自己走路了!

⑴句式的仿写。

语言是构成文章的基石,好语言的准确使用,能为文章增色不少,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撷取课文中极富生命力的语言,有意识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句式训练,让学生掌握句式的特点。

【案例】

在《桂林山水》一文中,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分别采用排比、比喻、夸张等手法突出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生动地表现了漓江的风光,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时,一位教师先引导学生阅读这一段文字,从中品味桂林山水的美和语言文字的美 ,并领悟写作方法。然后引导学生“你能用同样的方法写出校园里、马路上、菜市场……的景色吗?”一时间学生们兴趣盎然,不一会儿就有同学交了上来“我们学校有一棵大榆树,它真粗啊,3个同学手拉手才能把它围起来;它真绿啊,微风吹来一片片叶子就像绿色的精灵在舞蹈;它真老啊,爷爷说这棵树比他还要大几岁呢。” “菜市场的菜真多啊!蔬菜、鸡蛋、鱼、肉……应有尽有;菜市场的菜真新鲜啊!葱绿的韭菜,晶莹的黄瓜,鲜红的辣椒;菜市场的菜真便宜啊!20元钱就买了满满一篮子了……” “我爸爸的手真大啊……我爸爸的手真有力啊……爸爸手真巧啊……”

⑵片段的仿写。

在教学中遇到一些描写精彩生动,或与学生写作结合紧密、有代表意义的结构段,尤其是课文的开头、结尾、人物肖像描写、心理刻画、对话方式、自然环境描写等精彩段落,都可以用来进行仿写。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积累应用人物肖像、心理、动作、对话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描写的词语,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

【案例】

根据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在教学阅读课时,尽量发现一些构段方式较典型的段落给学生分析,并让他们“照葫芦画瓢”进行仿写训练。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六自然段,先用一句话概括“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接着从鸟的天下——树多(成为鸟的天下的原因)——鸟多(树多鸟必然多)——鸟蛋多(鸟多鸟蛋必然也多)——鸟粪多,使人确定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教师分析完段落,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了解段落结构特点后,又指导学生仿照这样的结构特点进行写段的训练。之后,教师又扩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运用此法去写任何一个他们喜欢的人物或小动物,把人物其中的一个特点或性格品质写具体;把小动物的外形、性格、特点等写具体。为此,设计了一个提示填空:

a.我的爸爸工作可认真了,( )。

b.我的( )真( )啊!

⑶篇章的仿写。

在学习课文时除要抓好自然段的仿写外也要渗透学习怎么样把各个段落有顺序地组织起来,成为一篇文章。实现由段的训练向篇章训练过渡,为命题作文打好布局谋篇的基础。《美丽的小兴安岭》按四季变换的顺序安排,可学习介绍自己的故乡;《富饶的西沙群岛》总分的顺序组织,可领悟如何说明一样事物;《爬天都峰》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可学会如何写一件事情……

【案例】

教材中,有许多诗歌内容浅显,语言生动活泼,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示范作用,引导孩子做“仿写”练习,就会发现每个学生其实都是诗人。哈尔滨市兆麟小学孙玮老师领学生学了教科版1年级上册《风姑娘送信》以后,对孩子们说:“同学们,风姑娘还给谁送信了呢?下面孙老师就带你们走进美丽的风姑娘,把你的发现,以模仿课文方式创编一首小诗,看看谁能成为今天班上的小诗人。”孩子们热情高涨,首首美丽的小诗从孩子们天真的小脑袋里跑了出来。其中一个孩子这样写道:

呼,呼,呼,秋天到了,风姑娘去送信。

风姑娘送一片落叶给小鱼,小鱼一看,说:“啊,天气凉了,我要到水底下去了!”

风姑娘送一片落叶给小花,小花一看,说:“啊,天气凉了,请园丁把我们搬到花房去吧!”

风姑娘送一片落叶给我,我一看,说:“啊,秋天到了,我要去收集落叶做书签。”

又如,教科版5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作者通过“趣谈水浒”“救助车夫”“关心女佣”3件事,表达鲁迅先生是“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几件事来写人的某一方面的品质特点:①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②作者通过哪几件事来写这一特点?③你准备写谁?他(她)有什么特点?你准备通过哪几件事来写这一特点?

不论哪种仿写,都得要求学生仿中有变,彷中有新。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出真情实感。仿写是注重形式的模仿,不是机械照搬和牵强套用。仿写的最终目的是将模仿引向创造,在模仿中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将所学的写作理论和方法通过范例的具体化加以理解吸收,更好地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充分体会范例的选材、谋篇布局等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材料与个人的感受,打破习惯性思维,以实际生活为依据充分发挥想象,并运用已掌握的写作经验,独立地、创造性地写作。

2.补写空白

抓住情节空白处或简略处,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或联想进行补写,化虚为实,化简为详,可以拓展内容空间,拓宽理解背景,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领学生从四个“点”进行补白:一是对教学突破点进行补白;二是对主题深化点进行补白;三是对情节高潮点进行补白;四是对标点符号处(省略号)进行补白。

【案例】

人教版6年级上册《詹天佑》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 这句话中“轰动”一词意蕴深邃,内容丰富。

有位教师教学是这样引导的:“轰动”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如果你置身于这一场面之中,能具体描述这“轰动”的情景吗?

学生有的描述了大街上“轰动”的情景:消息一传出,顿时,大街上彩旗飞扬,歌声震天,人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有的描述乡村“轰动”的情景:消息一传出,村里的男女老少,欢聚一起,老人捋着胡须笑,孩子乐得拍手跳,青年男女乐得边歌边舞……

这样挖掘语义,为引导理解詹天佑为国争光的坚强决心和爱国热情作了铺垫。学生通过说写的训练,加深了对詹天佑一腔爱国热情的感悟,真正做到“读写双赢”。

3.文尾延伸

有些课文故事情节清晰,结尾言虽尽而意未完,耐人寻味。可将原文的终点作为读写的起点,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延伸课文内容。

【案例】

学生在学习人教版2年级上册《小枣树和小柳树》这篇故事后,我鼓励学生思考:小柳树听了小枣树的话后,会想什么,做什么?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各自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在学生充分交流的时候,我一边引导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一边帮助学生疏通语句,注意准确用词。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我再让学生试着把刚才交流的内容写下来。有一个小孩说:“小枣树,你真伟大,你不但不跟我计较还原谅我,我向你说声对不起。”说完他做了一个动作(小柳树不好意思的样子)。有的说:“小枣树,我要向你学习,做个不骄傲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该学会正确看待。”通过续编故事,学生的想象能力、组织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且从故事中孩子们明辨了是非,懂得了一定的道理,孩子的道德意识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教科版5年级上册《渔童》一文结尾写道:“渔童扶起老渔翁,老渔翁也清醒过来,渔童搀着他,一老一小走出衙门,不知上哪去了。”学生对渔童和老渔翁以后的事情很感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①老渔翁以后的生活怎样?渔童帮助老渔翁做了些什么?②渔童还为其他百姓做了些什么?

…………

4.多项改写

这是以原文为基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改写课文的表现形式,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的再创造、改写的过程。例如改变人称:把第三人称改变为第一人称或反之;改变体裁或内容:把古诗文扩译成白话文是最常见的一种,改变部分内容也是一种好方法。改写往往要对教材进行假设变动,启发学生思维,使读写训练深刻化。

【案例】

人教版5年级下册《半截蜡烛》教学片段:

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体会出伯诺德夫人及她的两个年幼孩子都积极投身到反法西斯战争中去,机智勇敢地和法西斯分子作斗争的一腔爱国热情,安排了一项说写训练。教师变更课文内容,把伯诺德夫人、大儿子杰克、小女儿杰奎琳3个人依次想法熄灭或取走那藏有秘密情报的半截蜡烛,变为伯诺德夫人一人一再想法要熄灭或取走半截蜡烛。让学生想象一下,德国军官看到伯诺德夫人几次三番要拿走蜡烛,会有什么表情,会说些什么,会有怎样的举动,然后把它写成一个片段。

这样的读写训练,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的紧张激烈,并由此对这一家三口在这样紧张的情况下不露声色,沉着勇敢与敌周旋的胆识的肃然起敬,而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他们练笔提供了素材,使之有物可写。

四、看图写话策略与方法

看图写话是作文最初步的训练,是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低年级的教材大多数都是图文并茂,教学时,可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抓住教材中提供的那些色彩鲜艳的插图,引导孩子们把观察到的内容来说一说,写一写。看图写话教学的基本步骤:指导观察——启发想象——先说后写。

【案例】

在学习《数星星的孩子》时,我引导学生不看课文内容先观察课文插图,使学生初步获得图意。学生在观察时,先弄清画面上有哪些景物。由此判断:画面的时间、地点。接着,学生重点观察画面的人物,以及他们的动作由此推断:谁干什么?因为这幅图上有3个人,就有必要弄清3个人分别在做什么。主要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学生一步一步地观察,把握了画面的内容,在写话的时候就比较轻松:夏天到了,晚上,夜空繁星点点,一闪一闪的,小张衡和爷爷、奶奶一起来到院子里乘凉。你瞧,他们边乘凉边欣赏夜晚的星空。爷爷一边摇着蒲扇,一边指着天上的星星,在认真地给小张衡介绍星星的故事呢!小张衡和奶奶听得入了神,连小猫也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学生的话语虽然是非常幼稚的,是汉音夹杂的,但他们能把自己认识观察的事物写下来,说、写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五、日记辅助策略与方法

在低段语文教学中,不少老师往往注重字词教学,而相对忽略作文教学。从目前的任务看我们的作文教学,引路宜早是个关键的问题,而引路中又以“日记”之道最为优良,可以说是“写作之宝”。其实,从1年级开始,就可以尝试以日记的形式开始作文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中年级的作文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地运用这些,在这里重点谈谈低年级的日记教学。

1.生活日记。低年级学生对生活观察不细,思考不深,体验不真。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话。让学生觉得写日记是件快乐的事,从而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和习惯。

2.剪贴日记。低年级学生生活经历简单又不善于观察周围世界,在写日记的时候往往觉得无事可写。开展写剪贴日记,可解决无事可写,又促成学生积极阅读课外书报,收集有关资料,养成坚持写日记的习惯。

3.图画日记。低年级学生还保留着幼小时“涂鸦”的习惯,鼓励学生为自己的画写出一两句说明,或者为自己写的几句或一段话配上插图,是学生乐此不疲的写话训练方式之一。这样既锻炼学生写话能力,又培养学生绘画,审美能力,一举两得。而将一些“写画”整理成册,加上封面,封底,起个名字,会更有成就感。

4.童话日记。童话故事是低年级学生喜欢的一种日记形式,童话日记可以表达学生的愿望,激发学生的幻想,培养创新能力。可以续写童话,仿写童话,创作童话等。

5.接力日记。就好像看电视连续剧,要求孩子们持续关注一件事物的发展,写下他们的变化,便形成了续写日记。这样写日记的好处是:既不用为写日记的题材犯愁,又可培养孩子们有始有终做事情的好习惯。一本日记让每个学生轮流写一篇,学生写接力日记特别认真,觉得是向同学展示自己才华的一次机会,很认真也很积极。知己知彼,学生喜欢,家长赞成。

【案例】

一天,刚上课,一位同学就向我反映,他的多功能文具盒找不到了,那可是好几十元的文具盒,还是他姑姑从北京邮过来的。一下子班级里“热闹”了。“××同学的多功能文具盒找不到了,大家替他考虑,他现在的心情怎样?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我说,“如果你的一件贵重的文具,也在班里找不到了,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学生们的同情心与热情都来了,发言积极得很。过了一会儿,那位同学从他的抽屉里找到自己的文具盒。我继续引导学生,“你们现在是什么心情?”然后,我让学生们说说“丢”文具盒这个同学刚才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通过这件事大家明白了什么。大家纷纷举手,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最后,我让大家把这件事记叙下来。批阅时我发现大多数同学的习作叙述准确,条理清楚,不仅具体、详细,还写出了自己从中得到的启示: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免得引起误会;做任何事要仔细认真,不能粗心大意……

上一篇: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现实探讨 下一篇:以“品德,礼仪,生本”打造学校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