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有效数学课堂教学

时间:2022-04-29 01:16:17

浅析有效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是学习一切理工科课程的基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教学中也就必须针对这些特殊性,让学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从而达到了教学互长的目的。

一、做好学生学习角色转变的引导

小学的数学学习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是在老师的安排下,学生进行简单逻辑思维训练的一种过程。由于小学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课堂上基本还是由老师牵引着。而进入初中之后,数学的学习将逐步由学生变为学习的主导,老师成为学生的辅助部分而存在。这样,学生就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因为他们还是习惯于听老师讲解。因此,针对这个弊端,新的教学改革中就特别注意了这方面的探讨与改革。新一代的教师要提倡和鼓励学生做学习是主人,而不是以前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了。由学生通过自主练习去掌握这个结论的应用,最后由学生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方法。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逐步适应了初中的自主学习、自我创造的新型的教与学的模式,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实现了角色的转变。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样,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候我们常常听到学生这样说道:“唉,我也花了不少精力,我的成绩怎么老是没什么起色呢!难道我真的不是学习的料?”其实人和人本无太大的差别,关键是看你怎样去努力。现代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的成功,20%依赖于智力因素,其余80%都依赖于非智力因素,其中的非智力因素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后天的努力。当然这里的努力并不是刚刚那位同学所抱怨的那种,花了时间,可效果不大。这个努力是指有效努力,而不是说我这一小时坐在那儿就行了,要做有效学习。这时候就要求我们教师给学生一些指引了。

就以课前预习为例,老师经常会和学生说:“同学们,明天我们讲《平行线的判定》,请大家晚上回家预习一下。”这往往就是我们以前所理解的课前预习。其实不然,学生毕竟是学习者,对未学知识并无太多的针对性,他们只能机械地看一遍,对第二天的学习并无太大的帮助。因此,我们老师就必须参加进来,以学生的角度去预习这一节,亲身体验,你会发现学生觉得难的是如何找内错角或同位角来证明平行。这样我们就可以先出几道关于已知平行线找同位角、内错角的小练习,加以指导。在第二天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就会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这样,久而久之,同学们就能自己形成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了。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学习起来就有了热情,有了灵气。然而,要使他们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能主动地参与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数学这门学科而言,本身比较枯燥、抽象,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就更要注意方法和策略。

1.我认为我们老师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课堂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要给予学生参与的时间和权利,营造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力。

2.我们要创设情景,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杨振宇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路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一个人能否在所研究的问题上取得成就,取决于他是否对所研究的问题有兴趣。生物家达尔文、数学家华罗庾是这样,阿波莱顿发现电离层也是这样,总裁比尔・盖茨成功轨迹的起点是他永恒的兴趣,对电脑网络的痴迷。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也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用妙趣横生的数学问题来吸引学生去思考、探索、创造。这样,学生们学起来才不至于累,才会学得更有信心。

3.老师在教学中,还要力求打破常规,注意培养学生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出答案,让他们在解题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发现的快乐。

四、适当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作为数学老师,我们都知道,数学相对于文科是比较枯燥无味的,它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模式。对学生来说,他们本身不是太愿意学习的。所以我们更要创设一定的外界条件来吸引他们。如今,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化手段的普及,我们在教学中也可适当采取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的辅助手段,运用幻灯片、Flash等工具制作动画效果图、三维立体图等,帮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所学知识点。

综上所述,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率,就必须积极加入当前的教学新课程改革,它在全国各地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作为这个改革中的一份子,我更要从自身做起,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思考,多积累,与其他老师一起互相切磋,交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初中数学的教学发展浪潮!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第八中学

上一篇:浅谈职业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数学... 下一篇:初中数学学习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