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时间:2022-04-28 05:11:55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摘 要:新课程标准的推广使用,加快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对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研究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在减轻学生、教师负担的同时,实现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策略;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7-0024-01

教育界各种改革和探索层出不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尤其是在当前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语文教学还存在很多固有的问题,还没有实现有效的语文教学。

一、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虽然五花八门,但是主要还是以教师照着教材教、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为主,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未得到最大力度的调动,尚未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语文教学上教师和学生都未得到应有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教师对教材的研读不够。许多教师在教学前的工作准备不足,对教材的研读、理解不够,不仅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未融入自己的体验和见解,同时完全依赖教参解读教学,未把教材内容深入整理、重构成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只能让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概括性的理解。由于未能抓住文章最重要、最适合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内容,造成许多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教师只教教材、不用教材的情况不利于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2)教师对教学的尝试不足。一直以来,初中语文教学都有固定的套路,面对一篇课文,教师主要是从生字词、作者简介、段落划分、概括中心思想、归纳写作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一样,不代表就要采用一样的教学方式。如果一直固步自封地使用传统的、基本的教学套路,不但会造成教师的懒惰心理,而且不利于教师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的发展。

(3)教师对课堂的把握过多。学生和教师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两个部分,但是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多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课,学生的自主性未得到良好的发挥,教学的主导权一直牢牢把握在教师手里。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要更多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和学生平等交流、平等对话,教学相长。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策略分析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在教学中主动求变,倡导教师以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为首要价值指向,要求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更要传授学习技能,不只看重教育结果,更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这为解决当前在语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以新课程标准为纲,针对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修正,从而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1)加深教材的理解,丰富教材的内涵。教师要成为教材的主人,合理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材的追随者。语文教材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效果有限,但是教师对教材的研究和理解是无限的。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对教材进行分析和使用,增强使命感,增强语文学科的吸引力。新教材本身的内容与以往相比更具时代性和趣味性,只要教师合理使用新教材,是可以达到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成绩的目的的。在对教学资料的开发上要多使用发散性思维,以教材为契机,多方吸收外部资讯,让教材变得鲜活,使教学变得丰富和完整。

(2)创新教学模式,教学要灵活多样。语言是一个最灵活的媒介,与语言直接相关的语文学科最具灵性,语文教学的目标要从语文考试中脱离出来,更多关注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具备考试能力的同时,具备相应的阅读能力,能感悟语文中蕴含的美妙世界,感悟语文之美。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遵循新课标的要求去教,遵循语文的自身性质去教,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去教,使教学具有生命力和个性。在教学中要灵活多变,不但要根植于教师自身的特点,积极发挥教师自身长处,同时要立足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3)课堂教育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新课程理念要求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须转变以往的传统观念,帮助学生学习,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求索,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将学生引领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采取各种方式,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促进学生和学生间的沟通互动,最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方面发展。

三、结束语

新课程标准的推广使用,加快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对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研究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在减轻学生、教师负担的同时,实现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的有效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们要在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材的内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多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语文教学万变不离其宗,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需要立足三个点:教师、教学、学生。只有立足这三个点,并且统一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让语文教学在新课程的标准实施过程中发挥其积极作用,从而保障新课程实施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江明.问题与对策――也谈中国语文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潘庆玉.语文教育发展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探讨 下一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实践活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