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dy Dior手袋引发的艺术事件

时间:2022-04-28 12:55:45

Lady Dior手袋引发的艺术事件

Dior 先生在成为设计师之前,先是一位与艺术家相交甚笃的画廊拥有者。所以当lady dior手袋被多次诠释成艺术缪斯时,人们也能欣然接受奢侈品生意之外的Dior文化了。

先是2008年艺术家李松松用6000个霓虹灯打造而成的“Lady Dior光之包”为“Christian Dior与中国艺术家”展揭幕,后是2011年6月上海恒隆广场推出的“Lady Dior我之所见”艺术展,这款容量不大的手袋正在形成一种艺术话题。此次Dior力邀全球重磅摄影师、视觉艺术家、影像艺术家和电影导演独创约五十件艺术作品再次向传奇手包“致敬”。

有趣的是,在集合了大卫・林奇(David Lynch)、彼得・林德伯格(Peter Lindbergh)、名和晃平(Kohei Nawa)、奥林匹亚・斯卡瑞(Olympia Scarry)的大牌名单中,赫然出现了刘建华、时晓凡的名字。后者以独特拍摄观念成为极少数被Dior相中的中国摄影师,得以与世界顶级时尚摄影大师彼得・林德伯格共同献作。与那些年年曝光在各大艺术展、双年展、个人作品展上的大腕艺术家相比,时晓凡的作品反而显得清新脱俗,“我虚构了一个年代、虚构了一个场景,让一个带假发的女人出现在一个不知名的地点。Lady Dior包一直伴随着她,我想让她置身历史的某一刻看到平凡生活中的一个奇迹。”这幅矜持而饱满的摄影作品激发了女性做梦的本能,可以定定的看上很久。

关于艺术跨界创作如何不被过度物化、不被品牌命题作文挟持的问题,西方已经磨合出一套相对成熟的模式。艺术家珍妮・凡・萨默斯的参展作品也是我较钟爱的一幅:鹅黄色与水粉色交错剪影下,Lady Dior被简喻成一道童话世界的入口,散发着女性宁静成长的光芒,让人动情。“多年来我一直在探索阴影营造出的效果。我经常使用单光源,这样阴影就成为整幅照片的焦点所在。这幅作品融合了我对阴影的兴趣以及凝胶塑造出的既鲜明又柔和的色调。我追求一种非常简洁明了的形象,巧妙将焦点集中到Lady Dior手袋上,不着痕迹。我也希望自己创作出的形象能自成一幅完整图画,而不必费心于它与Dior之间的搭配。”

即使由女神Marion Cotillard 领衔主演的广告电影系列,也沾满独立创作色彩:手袋甚至一度成为“案发现场”。其中最受追捧的是Marion Cotillard 身穿Dior 2009年春夏系列,在艾菲尔铁塔上由 Peter Lindbergh操刀拍摄而成的照片,没有比此更chic的搭配了。巴黎广告电影则采用了“黑(Film Noire)”形式,灵感源自六十年代希区柯克的《欲海惊魂》(”Stage Fright”)。

上一篇:暴力后面是温存 下一篇:那些“过时”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