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雯婕:梦想让Office Lady完美转身

时间:2022-10-29 06:26:27

尚雯婕:梦想让Office Lady完美转身

要不是采访尚雯婕,我真不知道她有如此大的号召力――她的拥趸们的热情,几乎可以把她熔化。这些被称作“芝麻”的粉丝以不分青红皂白的热诚,期待和追捧着她的任何一首歌曲,任何一张唱片。

在2007年里,尚雯婕带给“芝麻”们的有三份礼物,如同这一年里她与他们一起走过的三个季节:浪漫的仲夏夜,那一座《梦之浮桥》叫人迷醉在法兰西的风情中;高远的秋天里,她用悠扬的声线让所有人徜徉《在梵高的星空下》;而温暖的冬日,尚雯婕用她的新专辑《关于/我们》,这张并不十分文艺、然而轻快欢愉的“节日专辑”,让很多熟悉她的人会心一笑之外心里暗暗放下心来――她还是在用心的努力实现着自己的梦想,但她变得更轻松了。

在娱乐圈里也算摇摇摆摆走上了第二个年头的尚雯婕,虽然在博客里还是笑称自己是个“小明星”,可是形象上明显已经比06超女的时候看起来清瘦了许多,下巴尖出来,多了些女孩子的秀美,不复早期镜头里面有些圆圆脸的生涩样子,可是眼尾还是稍稍吊上去的,这使她看起来永远不是甜美的女生,并没有一副讨喜的笑容来为自己加分。

过去的一年多对于她,有一夜成名的圆梦时刻,彼时人人说她实现了白领追梦的童话;也有梦醒时分的错落与清醒,原来看起来花团锦簇的娱乐圈,居然比刀剑无形的商场更多规则更凶险;有人前的热闹走秀风光表演,与大公司华谊合作出EP《梦之浮桥》反响不俗,在上海主持法国领事馆的“不眠之夜”活动;也有背后要独自承受的心理落差,两难抉择,以及一个人要承担的对于这个年纪的女孩来说过于沉重的舆论后果和经济压力。

眼前的尚雯婕,居然还是这样一副干净利索的表情,她是那样的干脆直接不知道委婉回避,这个闷闷的其貌不扬的复旦女生为何能得到那么多“芝麻”热爱呢?也许是因为她付出了最多的真诚,以及对“梦想”怀有最纯粹甚至天真的信仰。

记者:怎么样,作为白领的追梦人代表,现在算是实现自己的梦想了吗?

尚文婕: 我还没有做到我满意的程度。所以不算实现了梦想。我觉得在每个行业能做到自己满意的程度,其实就可以了,比如说原来我做的是同声翻译,可是为什么后来毕业以后没有去做翻译,而是直接去了外企找工作了,就是因为毕业之前我做过很多翻译的实习,到毕业的时候,我觉得我的翻译已经做到可以用了 。同样做一个歌手的话,我觉得如果能做到像Bjork那样的境界,一提到她人们就会想到她的音乐,她的声音,那么现在她就算不做音乐了,去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有遗憾了。所以如果问我要唱到什么程度才是实现我的梦想,那就是,人们想到我就想到我的音乐,到了这个程度基本上就ok了,我不管留下来还是走,都没有任何遗憾了,我自己觉得我已经成功了。我现在之所以还在坚持,是因为我没有做到成功,我觉得我个人在音乐上的价值还没有体现出来。

她坚持下来了,却发现自己可以到达一个更高的境界了,不用再在专辑里强调法语的优势,也不用总吊高声线再加上文艺歌词的调调落人一个“曲高和寡”的评价,哪怕只是圣诞歌曲,哪怕只是一句“merry x’mas”,她也可以唱的随意又悠扬,并且自信。――是的,白领的职业环境下锻炼出来的自信,以及高等学府里沉淀下来的知性,加上从来不放弃的对于理想的追求,这些都是支持她一直走到现在的力量。可能熟悉并且关注尚雯婕的人都知道,在她出第一张EP《梦之浮桥》的时候,正是她经历人生中第一次巨大压力的时候,那一场和天娱公司的解约风波,使这个积蓄无多刚刚转型的小白领几乎背上七八百万的违约金;可就是在这样的境遇下,她还是可以表现出一副宠辱不惊的样子。

记者:这次对你影响很大的解约风波是人生中的第一次大挫折吗?

尚雯婕:算吧,我之前的过程都算是比较一帆风顺的,特别是比赛,因为预期本来就不高,所以后来的收获都当成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啦。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就导致现在我遭受这个挫折的时候,心理反倒平衡了――等于是得失相当了。因为现在经历的这个挫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因为我当初的那个“所得”,如果我当初没有得到那些,现在也不会经历这些,有得必有失,所以我现在反而觉得平衡了。

记者:可是本来作为一个复旦毕业的白领,可以过温足安好的生活,这样一番折腾,“理想还遥远,现实却更沉重”。这值得吗?

尚雯婕:没什么值得不值得。人生当中会做的不值得的事情很多的。如果当初知道会有这个局面,我应该还是会做同样的选择,因为我不是个太考虑后果的人,经历比结果更重要。

记者:其实我们都知道,作为一个大的公司,既然它签约了一个艺人,那必然就会下功夫把她打造成灿烂的明星,哪怕这个打造的过程不是很适合她,但公司的最终目的肯定是要使她得到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成功,成为大明星的。你为什么要拒绝了作为一个艺人成为闪亮明星的未来呢?难道那样的成功,成名,都不是你定义上的“成功”吗?

尚雯婕:对我来说哪怕是冠军,哪怕是在机场有万人接机, 那都不算是可以享用一辈子的成功,我没有要这么大概念上的成功。就我而言,其实只要有一两首歌,人们想到我就想到它们,或者唱到它们就想到我,那就是我要的成功。因为我是要做歌手,我不是要去混娱乐圈,那些我做不来的。我希望人家想到我,是想到我的声音和歌。但是可能其他人要的是成名,做明星,那还不如把机会让给他们吧。

――很多时候,我们都被“生计”束缚在“职业”上,又被“职业”锁住了“心灵”,因此每每午夜梦回想到那些曾经的心灵自由的时光和梦想,就转而直接去恨恨地抱怨“职业”的万恶了。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不是因为你自己没有拿捏好“职业”和“梦想”之间那一分微妙的和谐呢?

记者:为什么你能够如此轻易地说转身便转身,如今把“歌手”这个职业也做得自如呢?

尚文婕:我想这是因为在内心里面,歌手也不是我的一个最终职业,我一直没有把它当作‘职业’来看待。一直以来它只是我追求梦想的一个载体,是我的一个兴趣爱好。其实要把梦想当职业来做,本身就不是一件应该寄以很多希望的事情。并且我踏入这个行业,也不是为了要谋求生计,或者作为养家糊口的一份职业。如果我当初在天娱,要是愿意听他们的话,我也可以谋求一生啊,可以很成功,很顺利,很红,赚很多很多钱,大家可以合作愉快。可是这不是我进这个圈子的初衷啊,我要的不是那些物质,自我价值的体现对于我更重要。

“追求理想精神还是屈服于物质现实”?尚雯婕轻轻松松地就把它们说清楚了。给出的是我们在中学时代回答政治辨析题的时候人人都会用的那个论调――二者有矛盾也有统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她和那些外表华丽热闹而内心空洞匮乏的艺人们明显不同。这是一种真正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有的懂得和清醒――要追求梦想,首先要拥有“能力”,而得到“能力”的过程可能是辛苦和不自由的,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得到更大的自由。这个聪明又冷静的复旦高材生告诉我们,一个人不能活得没有理想,更不能看不清现实。

记得在最初的超女时代,尚雯婕的特色之一就是法语的语言优势和外企的社会背景,再加上第一张EP《梦之浮桥》和第一张专辑《在梵高的星空下》都大量充斥着法语元素和欧洲文艺气息,这使得很多人想像中的她应该是个文艺又小资的上海姑娘,其实大大不然,现实生活中的尚雯婕清清爽爽又大大咧咧,被问起私下里生活是不是会“小资”时,这个复旦毕业的年轻女孩回答的十分有自己的见解。

记者:说起来你也是个十足的上海姑娘,还是学法语的,又在外企上班,你是不是平时生活也很小资呢?尚文婕:我觉得我实质生活上是有一点那个样子,但是我整个人的性格上没有一点北方人眼中的那种故作小资,还有很多人都以为我是成都人呢,都说我没有那种上海人的感觉。其实我只是把那种上海人对精致生活的追求放在实际的生活细节里面,而不是表面。我的小资是什么,比如我回家累了,自己用咖啡机煮一杯咖啡,或者自己做一份沙拉,然后自己享用了,这是我自己的小资方式。我的小资概念,关注的是自己对细节的体验,而不是给别人秀个Dior包包啦什么的,然后要让别人来羡慕,我的小资和别人没有关系的。小资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是某一群人的生活态度,而不是一种流于表面的阶级形象。小资追求生活的质量和细节,特别是细节部分;可是大多数人眼里的小资其实已经是一种符号化的稍含贬义的词汇了。那是一种外在的强加给别人的定义,和我理解与实践的小资是不同的。我觉得在深层的概念上,我还是有作为上海女生的小资要求和追求的。小资可以很简单,不一定花很多钱,不一定很花时间,不一定一大群人,“小资”就是一种自我精神丰盛的态度。

所以在新的专辑《关于 我们》里,她即使不再继续大量使用前期作品里那些小众的符号,比如法语,比如欧洲,比如艺术,这张新专辑却丝毫没有让人觉得流俗,还是那样清爽,干净,――她用作品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层次不是用符号堆砌出来的,那是一种来自自身丰盛心灵的产物。

这个由超女出身的艺人,可以在娱乐圈走得如此从容,她对人生和职业的领悟也如此深刻,让人佩服感叹。

上一篇:影响世界的10个动漫角色 下一篇:珠江笑(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