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探讨

时间:2022-04-28 10:17:52

关于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探讨

摘 要 本文提出以遵循学生心理认识过程的特点为理论依据,阐述了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对话形式为载体,教师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的言语交际能力参与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英语交际能力 主导 对话 兴趣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人才的外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以适应这种需要。培养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言语交际必须遵循其心理认识过程的特点。

1交际性

进行言语交际活动时,交际双方要有信息的需要,即说话者或作者有信息需要交流,听者和读者有吸收信息的愿望和兴趣。这样,双方交际才有可能实现,才能达到交际目的。交际性要求英语课堂尽可能实现交际化。课堂教学交际化既能培养为交际而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综合性

言语交际活动是一种综合运用语言、词汇、语法知识的活动。听和阅读是自动化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言语感知过程,说和写是自动化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言语生成过程。学生在综合运用知识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中,注意力集中在交流的内容上,而并不注意语言形式的变化。因此英语教学要精讲多练,以练为主。练习要以综合运用语言的意义性和交际性练习为主,机械性的练习为辅,才能加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

3情景性

情景是言语交际的重要因素。自然言语产生于情境之中。说话总是由一定情景所诱发,活动受情景的制约,言语交际活动只有在一定的具体情景中才能实现,没有情景就没有言语交际活动。另外,情景还是促进言语交际活动的重要因素。它能促进交际双方相互理解和表达思想,激发交流信息的愿望和兴趣。因此,外语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自然情景或模拟真实生活情景,运用具体实物、声像直观和言语情景组织语言材料,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主动性

言语交际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过程,是一个主动积极地吸收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过程。缺乏传递和吸收信息的主动性,言语交际活动就难以实现,即使已开始的言语交际活动也会中断。先主动发言或发问是言语交际活动主动性的主要标志。因此,从学生开始学习英语起就应培养他们提问和主动发言的习惯,这是培养言语交际主动性的重要途径。

5社会性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社会性。言语交际要适应社会群体的要求和人们交往的需要。人际交往的过程是语言,智力和思想感情协调作用的过程。英语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相互问答,对话是掌握英语,发展智力和培养健康的思想感情的极为有效的手段。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交际的心理认识过程的特点为我们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面对教材内容,我会尽量避免一味的机械带读、呆板操练,而尝试采用多元化的对话教学方法,增加了学生练习语言的机会。具体做法如下:

(1)就听说教程中对话进行问答,概括对话内容。由教师提问过渡到由学生提问,提问内容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记忆性问题。简单、机械的是非问题以检查学生是否了解对话大意。

②理解性问题。检查学生理解程度,这些问题可用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反义疑问句、选择疑问句。

③应用性问题。 根据对话内容将已学过的单词或句型进行扩展,要求学生结合实际回答或根据对话情景连续提问,学生逐一回答,然后把答句连成短文,再由学生复述出来,如果学生一时做不到,教师可通过图片展示、打手势、语言提示等方式引导学生作答。

(2)对原对话加工改造。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将对话改成陈述。其中包含用第一、第三人称复述,叙述两种。

②将两人对话设置一个解说改编成三人小剧。

③仿照对话主要句型改编新对话而不是背诵对话。

④口述听力对话大意。

⑤给原对话添加情节,结尾。

英语学习是一个具有连贯性的过程,但在每个教学单元往往只涉及一个话题。单一话题教学不易引起学生兴趣,这样就需要将个单元对话内容进行扩展,串联和引申等方面的加工。

(3)将教材中非对话形式内容改编为对话:

①将课文改成对话。采用对话这种活泼的教学形式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训练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又注重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②将短剧改编成对话。如“Going home”此文可看成是一个小剧,原本就由对话及动作组成,要求同学根据内容再编写一个新对话表现出整个故事情节。

③尽量将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编成对话来学习和复习。例如,当我们学习由if 引导的虚拟条件句和情态动词时,我就要求学生使用if从句和情态动词仿写句子,再编入一段简短对话。

总之,在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对话教学手段,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调动了其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易于把语言知识通过大量的听,说训练变成现实生活交际能力,保证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目标落实,又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迈进了一步。

参考文献

[1] William Littlewood.外语与第二语言学习[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 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上一篇:英语翻译的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利用平时成绩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