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溱:读书购书一个不能少

时间:2022-04-28 07:40:59

王溱:读书购书一个不能少

这些年书屋呈上升趋势出现,与原来单纯以图书交易不同,书屋大都设计得温馨、时尚、充满家庭气氛,可以阅读、休闲、漫谈,还可以举办各种小型文化活动。比如读书会、图书展、作家签售等等。书屋实际已颠覆了过去人们意识中的传统概念,变成了另类商业的一种。然而就是这样,仍很难被人看好。

有的年轻人创业想开家书屋,征求家人及朋友意见时,几乎异口同声反对。理由是开书屋表面看挺阳光,但那热度是要靠烧钱来维持的。一些现成的例子就摆在眼前,还没听说哪家书屋是靠卖书挣钱的。如果说有点银子可赚,那也是靠副业,比如卖咖啡,糕点,或者一些工艺品,装饰品。

然而出版界的朋友却大唱反调:每年有几十万种书籍出版足以说明图书市场前景辉煌。

书屋书店经营艰难,出版部门各类图书大量出版,显然的矛盾,但两者都没因此垮掉,说起来这是挺有意思的现象。

应该看到,买书的大有人在,而且每年的数量不小。然而购买的主体和书籍的流向倒是有些耐人寻味。

前些日子某单位对口扶贫,号召大家捐物捐书。一领导一下子捐了200多本(套),大部分崭新,犹如刚从印刷厂下线,有的连封膜都没打开。“没时间看,放在书柜里也只是摆设,捐给学生们吧,他们或许能用得着”。这位领导说得很实在。然而更多的人却不这么“大方”,书不看,宁可摆在办公室里“作秀”,或者堆在箱子里“休眠”。还有的更会“过日子”,积攒到一定数量,竟然打包卖给收废品的。越这样的人,书越多。因为一些单位有不成文的规定,每年要给领导们购买一定数额的各种书籍,以供学习、参考、提高。这本是件好事,然而遗憾和可惜的是,大多数的领导因为公务繁忙,或其它原因,极少或者根本无暇去研究“学问”。有的书放到了办公桌上,连翻一下看看封面的功夫都挤不出来,让秘书往角落里一堆,从此打入了冷宫。而在出版社和书店的记录上,这些书都销售了出去。

有目共睹,也不是什么秘密的怪异现象就在人们身边:真正愿意看书的人,得本书如获至宝,而不太愿意看,或者不想看的人反而书多得成灾。大凡走进老板、大款、董事长、总经理、这个长、那个长的办公室里,都会在显要处看到一排排甚是震撼的书橱,上面摆满了各种装帧豪华的出版物。从世界著名的A、B、C三大百科全书,到中国各类古典名著,再到摘取诺奖的莫言文集,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可以说应有尽有,俨然一个微型图书馆。而那些真想看书的人,往往又没有眼福外加囊中羞涩。现在的出版物不知是纸张人工的原因,抑或其他因素,价格普遍过高。能拿得出大把票子每月用于购书的,鲜有几人。像鲁迅那般收入颇高又舍得每月花几十块大洋购书的民国作家,听起来简直是神话。一些“如饥似渴”求知者,无奈之下就到书店或书屋去“蹭”书看。实在喜欢,偶尔买一本两本,根本解不了书店的营销之急。书店别说发财,即便维持,真的都难。

有人会拿台湾的诚品书店来“理论”。诚品做得固然是好,也确实可列为楷模。但别忘了,人家是在亏了十几年的前提下才做到了今天。再说了,迄今为止他们也不完全靠书籍维持。衍生产品反而是主打。诚品老板当初未必就会想到咖啡、香皂和那些文创产品能成为书店的顶梁支柱,更未必会意识到其超传统的举措竟成了台湾乃至大陆的一张靓丽的品牌。现在国内悄然出现的“个性”化书店书屋,实际正是在沿着诚品的路子摸索前进。能否成功要走着看了。

当然,天无绝人之路。去朋友家,看到其女儿下班拎回一大包书,一问,竟全是在网上订购的。前些日子又遇到市里每年例行的读书月,出版社和书店提供了一大批折价书籍,还搞了读书有奖征文活动,奖品也是书籍。现场人潮如流,许多人大包小包拎着淘来的果实,满脸笑容,一副知足的模样。

有点文化的人都会钟情于阅读,识字的人无不喜欢图书。怎样把人们的期望需求和现实困顿妥善化解,这是关键。

上一篇:法定继承若干问题研究 下一篇:“十三五”的绿色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