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大学生压力源调查研究

时间:2022-04-28 01:15:52

贵州省大学生压力源调查研究

[摘 要] 为更好地了解贵州大学生压力源状况,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贵州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压力源主要是前途因素、学业因素、经济因素,其中前途因素是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因素;男生在前途因素和经济因素上比女生在前途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均值高,但在学业因素、个人因素和人际关系因素上比女生均值低。

[关键词] 大学生;压力源;前途因素;经济因素

压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影响压力的因素也很多,其来源也各不相同。了解大学生压力的来源因素,明确各类不同压力源因素的强度,是进行大学生压力研究的基础。目前对大学生压力源的研究颇多,比如车文博等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产生心理压力感的主要来源依次为学业压力,学校环境压力,情绪压力,择业压力和人际压力,其中大部分是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1]。尽管如此,但对贵州大学生的压力源的调查还不是很多。贵州大学生的压力源的状况是怎样的?贵州大学生与其他地区的大学生的压力是否有所差异?针对如此,本文以贵州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了解大学生的压力源,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各种压力。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对象为贵州省的两所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200份,有效收回186份,有效回收率为93%。其中男大学生106人,女大学生80人。

测量工具选用的是陶琪编制的《大学生压力源量表》。该量表包括5个维度和27调压力源项目,其中5个维度是:①前途因素,②学业因素,③个人因素,④经济因素,⑤人际关系因素。采用5点计分方式,即“完全不同意”记1分,“比较不同意”记2分,“无所谓”记3分,“比较同意”记4分,完全同意记5分。

收集数据后运用SPSS16.0对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1、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源

经过调查发现,贵州大学生压力源主要是前途因素(x=3.74),学业因素(x=3.21)、经济因素(x=3.20)。

前途因素是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压力来源。面对着人才市场激烈的竞争,使大学毕业生很可能找不到工作或者称心如意的工作,残酷的现实令部分大学生忧心忡忡。而另一主要方面是,大学生对在选择工作时目标不明确,多受家庭因数、个人因素等很多方面的原因限制,不能明确自己最终选择什么工作,在哪里工作。学业因素是大学生的第二大压力源。进入大学后,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大学生课程多、难度大、要求高,使得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学习心理压力,出现了一些不良的反应。有的大学生所学的专业并不是自己所爱的,对其不感兴趣,但又要拿到学分,争取毕业,心里十分困苦、郁闷;还有些大学生则为家人对自己期望过高而烦恼,怕自己学不好辜负了家人的期望,从而造成很重的心理负担。

经济因素是贵州省大学生面临的又一大压力。上大学费用主要依靠父母,对贵州一些家庭条件差的学生而言,由于大学学费、住宿费等因素就成为了学生的经济压力,尤其是对刚进大学的新生来说,由于大学生生活的不熟悉,缺少挣钱的机会,每月花销太大等都使他们经济压力增大。

2、性别在大学生压力源的结果分析

经过调查发现,男生在前途因素(x=3.85)和经济因素(x=3.31)上比女生在前途因素(x=3.65)和经济因素(x=3.08),而女生在学业因素(x=3.34)、人际关系因素(x=3.13)和个人因素(x=2.88)上却比男生在学业因素(x=3.09)、人际关系因素(x=2.86)和个人因素(x=2.69)高。男女生在压力源所出现的差异,这可能与社会文化有关系。社会更多地要求男性承担更多的“主外”的重任,所以更多的高校男生在前途压力上表示很大,认为男性“主外”,女性“主内”。而女生在学业因素上比男生高,原因可能是女生的心理特点比男生更易于焦虑,对外界影响更为敏感而容易产生担忧。女生在面对当前社会择业形势上,为了更好地择业,必须在学习上刻苦努力,相对应地比男生要承受更多的学习压力。

三、对策探讨

首先,学生应正确认识压力。正确认识压力,学会压力管理,避免压力过度,将压力化为动力,实际上是大学阶段的必修课。我们需要根据压力选择出明智的解决方法,既不逃避,也不反应过度,从而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正确应对各种压力。

其次,有系统、分年级地开展就业指导。就作者了解而言,学校更多的是针对大四学生或大三学生开展就业指导课。对大三或大四学生开展的就业指导课,内容主要涉及面试技巧、简历等方面的指导,那么针对大学生核心技能的指导则是涉及比较少。核心技能的培养则不是短时间就能见效的,因此对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指导,应该从大一开始,不同年级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

最后,学习方面的指导。大学生怎么学习,如何有效学习等问题,都很现实地摆在学生面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学习目标、学习方法,规划大学生活,以增强学习动机,使大学生能应对学习压力。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张林,黄冬梅,张旭东.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基本特点的调查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3,9(3):3-9.

作者简介:李娟(1981―),女,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

上一篇:急诊观察室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 下一篇:高职院校学生提升专业学历路径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