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学前儿童文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意义

时间:2022-04-27 09:58:09

简析学前儿童文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意义

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幼儿教育也在不断地变革。其中,儿童文学作为不同于普通文学和教育的方式被大众所重视,也是当今对幼儿教育的新变革。作为一个未被开垦的新领域,儿童文学对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然而,当今对于儿童文学与幼儿教育关系以及实践方法的认识是十分模糊的。由于刻不容缓的教育改革的需求,如何更好地认识儿童文学、幼儿教育二者的关系成为十分重要的环节。

关键词:学前儿童文学;幼儿教育;教育改革;意义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299-01

引言

学龄前儿童是教育群体中最特殊的群体,他们寄存着祖国未来的希望,家长也不想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如何对该群体的教育形式成为各种教育机构亟待解决的难题。学前儿童的意识以及智力都是一个处于正在打基础的过程,过分地输入知识会让其疲惫不堪,如果只进行简单的教育明显对其智力发育造成了阻碍。所以通过学前儿童文学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模式成为了现今十分具有时代意义的改革形势。

1学前儿童文学特点及其地位

学前儿童文学与普通的儿童文学并不相同,其是该文学中最有特色的部分。学前儿童文学隶属于幼儿读物,有许多表现形式,主要包含图画、文字、语言三种形式。传统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是成人通过诵读儿歌、童话、故事来完成的,即学前儿童文学保持着听赏传统的语言形式进行幼儿教育。当然,学前儿童文学的本质是文学,是语言艺术,所以文字浅显、情节单纯、结构轻巧、篇幅短小是现代学前儿童文学的显著特点。此外,图画也是学前儿童文学的表现形式之一,它可以形象直观地诉诸幼儿的感官,为幼儿所理解和接受。正是这种略有不同的文学性特征让其浅显易懂且更易深入孩子的内心,启发孩子的同时让学前儿童获得十分重要的意义。

幼儿文学是一种较为全面综合的艺术形式,它综合了文学、音乐、美术、戏剧、游戏等多种艺术因素而成为幼儿艺术教育中运用广泛而普遍的形式,它具有特殊的表现形式以及艺术内涵,而且作为一种独特的美学,既能让孩子得到情感的感染和陶冶,也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补给品,这就有利于孩子得到完整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思维能力,让孩子有更好的情感表达的渠道和方式。同时,幼儿文学能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和创造欲望,对其创造力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我们强调重视对幼儿进行早期的幼儿文学教育,实际是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

2学前儿童文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意义

2.1增长知识同时使得其对于文学等方面的兴趣增加。

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表明其相对于普通教育方式和文学都具有明显的趣味性,孩子可以从枯燥的学习中摆脱出来通过音乐、绘画等形式更深刻的了解文学意义和内涵。同时学前儿童文学蕴含了一定的生活常识等,能让孩子在学习的同时了解生活经验,寓教于乐的最佳表达方式。

2.2有利于扩展儿童的思维方式,增加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文学作品是语言艺术的高级表达形式,其文字简练并且涉及面广泛,学前儿童初期可能会觉得晦涩难懂,但是通过教育的改革模式和逐渐的发展,儿童的思维方式会在天马行空的文学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表达,这跟电影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长期的训练和大量的阅读都会开阔儿童的视野,同时在其平常的生活中也会有所凸显。

2.3培养其社会意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前儿童作为受保护的群体,家长和学校都极力避免孩子与社会的过多接触,所以,儿童极少有可能接触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学前儿童文学通过一种形象的、生动的、现实的表达形式让儿童了解到社会的方面,例如生活经验与人交往的技巧等,这均是即将踏入小学等初等教育的学前儿童最需要了解的。只有培养其这方面的知识,才能让孩子更好的面对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艰险。同时,学前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等基本上都具有值得学习的品质,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增加了生活经验,同时对于塑造学前儿童的人格和品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道德意义。

3将学前儿童文学应用在幼儿教育中的方法分析

3.1幼儿教育教师综合利用多种表达形式,生动形象的传播内容。

相比于传统的口述型表达模式,教师利用图书、图片等形式会从心理让学前儿童更容易接受,并且不会造成其枯燥乏味等消极情绪的产生。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匮乏,生理、心理经验都较为缺乏,所以通过图片等较为通俗易懂的表现方式更能让孩子将其归为自己的逻辑范围,更能让孩子了解困难的逻辑、文字、含义等。例如,幼儿园小班主要是教孩子们认识大自然的事物,讲到春这种抽象事物的时候就需要综合运用图片或者音频视频等表达方式。课本写到"春--冰雪化,燕子叫,大地绿,春天到"虽然带有描述仍旧比较抽象不容易让孩子进行理解,通过图片可以展示燕子是什么,冰雪化的样子又是什么,春天最重要的则是大地绿了只有给学生展现大地的模样,生机盎然的样子才能使其形成一种较为具体的画面感,这种画面感便是通过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了解学前文学的途径。对于孩子俩说这种教授方式更有利于开拓学前儿童的思维能力和联想能力,对今后的教育更有时代性的意义。

3.2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科技产品寓教于乐。

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渲染文学作品的意境。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幼儿来说,仅靠语言文字的表达难以对其进行充分、全面地理解。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幼儿创造一场视听盛宴,从而增加文学作品中的视听场景设计,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幼儿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而且增强了幼儿的情感感知能力和体验能力。

结论:因为学前儿童文学区别于传统普通的文学,其形式的多样性和表达的新颖性都能体现出其的独特的意义。当今时代,孩子的智力发育越来越超前,这种学前文学教育用一种轻松的方式将复杂难懂的文学作品用一种更利于孩子接受的思维模式进行传达,这是教育的革新也是当今进行学前教育的首要思考的模式。虽然,这种教育模式已经逐渐深入学前儿童的生活并且被老师等运用,只是如何更好地发挥该模式的作用仍旧是今后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任继敏.重视幼儿文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平台构建作用[J].浙江师大学报,2011.3.

[2]岳慧兰.让孩子感悟文学作品的魅力--对学前儿童文学教育的思考[J].鲁迅研究月刊,2012.1.

[3]滕守尧,《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 序》[A],屠美如,《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浅议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提问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浅谈班主任工作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