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课本中的高考秘密

时间:2022-04-27 09:12:50

隐藏在课本中的高考秘密

高考命题专家指出,高考试题常常是“源于教材,却高于教材”。这些源于教材的知识,常常隐藏在教材中,不易引起同学们关注。

一、隐藏在教材目录、章节标题、子目中

这类知识正是因为司空见惯,故很容易被考生所忽略。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第16课《抗日战争》、第17课《解放战争》,实际上昭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四个阶段――“国民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内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三年内战时期),这些往往是高考命题的切入点。

【例1】美国总统在《致并转重庆人民的信函》中说:“为向中国人民――尤其重庆市民――对于联合国家作战努力之伟大贡献表示敬意起见,兹特附呈纪念状一帧。贵国人民对于侵略者之坚强抵抗,已为贵国之友人树立楷模。”此信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A.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

B.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C.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

D.国共全面内战期间

解析:本题是一道考查隐性知识的试题。题中“联合国家作战努力”反映了抗战期间,中美合作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时代背景,发生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选C。

知识拓展:例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Ⅱ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节“开辟文明交往的新航线”和第四节“走向整体的世界”,也隐含了教材编撰者的治史理念,即“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这些史观和理念往往也会渗透到高考试题的命制当中。

【例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

解析:本题材料当中就渗透了“两个文明汇合”的史观,要求考生在“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的观点中,分析两个观点的合理性,并培养考生站在全球的角度,公正、平等对待世界各地文明成果的正确态度。

参考答案:①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若从“欧洲是主动的、优越的、先进的,美洲是被动的、落后的”角度回答,也可得分。)②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若有不同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备考口诀:充分利用好目录,兼顾章节之标题。子目资源深拓展,融会贯通提能力。

二、隐藏在教材的序言(课前提示)、

学习提示当中

教材中的有些知识,并不在正文中提及,而是简明扼要地出现在教材的序言(课前提示)或者在学习提示中。如:人民版必修Ⅰ专题一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出现在课前提示中。人教版必修Ⅰ专题四学习提示中指出:“本单元内容涉及很多世界史知识,学习时需要注意联系世界历史大背景。”

【例3】(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卷)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解析:回答这道题,要在比较周秦政治制度时,抓住各自最重要的特点:西周政治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随着秦朝大一统专制主义帝国的建立,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参考答案:①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②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取代贵族政治。

备考口诀:通读序言和进要,学习提示要知晓。结合教材奠基础,论从史出双结合。

三、隐藏在教材的旁白、

知识链接、历史纵横、史学争鸣中

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有大量的旁白、知识链接、历史纵横、史学争鸣,是对教材正文的重要补充,是大家最不可掉以轻心的内容。如:人民版历史必修Ⅰ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二节《外交关系的突破》的知识链接中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次建交高潮以及建立国家增加的数量,这便于考生对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巨大历史作用的理解。

【例4】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

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

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干扰

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中中国与外国建交增加的国家数据,来自于教材的旁白“知识链接”。由于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1月,中国外交明显受到了“”的影响,故排除②和④,正确答案是A。

备考口诀:旁白、链接和争鸣,皆有可能进高考。教材掌握须全面,字字句句不放过。

四、隐藏在教材的作业题、

思考题(学思之窗)中

高中历史教材,为了进一步拓展知识和巩固知识,教材当中设置的思考题和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题往往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这些作业题或思考题,也是高考试题命题的选点。

【例5】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图1是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窑、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

解析:本题改编自人民版必修Ⅱ教材专题一第二节后的自我测评题:“在地图上标示出定窑、钧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和耀州窑的大置”。试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和识图能力,体现史地学科知识的渗透。钧窑在河南,定窑在河北,景德镇窑在江西、耀州窑在陕西,结合地图即可判断D项符合题意。

上述例3,也是改编自教材后的作业题:“用简短的语言概述西周政治的主要特点。”和“秦王朝的郡级行政机构有哪些特点?”

备考口诀:思考题目多角度,课后习题求变式。答题尚须多拓展,融会贯通应万变。

五、隐藏在教材的插图、地图当中

通过插图、地图来叙述知识,既形象生动又具象直观,减少了课本的文字量。但由此也形成了考生易忽视的隐性知识。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中的“早期使用蒸汽机的煤矿”图,间接展示了工业革命当中,机械动力运用于矿山开采,当时畜力运输仍然处于主流地位,黑黑的浓烟从烟囱飘出,反映了工业革命造成了大气污染。

【例6】(2010年高考江苏卷)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中工业生产动力、交通、市场的影响。A项不正确,珍妮纺纱机推动了棉纺织工业的发展。B项错在“普遍”的表述上,当时只在英国的部分地区推广。C项不正确,蒸汽机车发明于1814年。D项是市场因素,是主要原因。故选D。

【例7】(2010年高考江苏卷)图2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

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解析:本题取材料于人教版历史必修Ⅰ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局部(威海卫战役)。题中选项能够体现威海卫战役特点的只有A项,故选A。

备考口诀:插图地图多信息,表层深层都涉猎。图文对照得新知,以图佐文很必要。

六、隐藏在教材的不同模块,

关于同时代历史横向叙述中

由于新课程历史教材编撰体例属于专题式,在必修Ⅰ政治史、必修Ⅱ经济史和必修Ⅲ思想文化史以及选修1至选修6的表述当中,必然会有所侧重,形成了相对断裂的隐性知识。如: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必修Ⅰ教材主要强调革命对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从必修Ⅱ教材看,它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短暂春天的到来,推动了近代社会风俗的变革;从必修Ⅲ看,它还推动了新文化运动、民国时期的教育等思想文化的发展。

【例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谭嗣同《仁学》

(1)材料认为“民”与“君”是什么关系?这种思想与哪位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最为相似?(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思想在辛亥革命中是如何得到体现的?

解析:本道题考查选修Ⅱ《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的内容,但也涉及必修Ⅰ政治史中辛亥革命历史贡献等相关知识。考查内容涉及思想史和政治史。

参考答案:(1)关系:“君”由“民”选举产生;“民”可废除“君”。(若概括答出“在民”也可得分。)思想家:卢梭。(2)体现: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答出“三民主义”或“民权主义”亦可);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备考口诀:专题体系史实乱,通史意识不可缺。政治经济文化史,上下左右前后通。

七、隐藏在教材的注释、注解(注脚)中

教材限于篇幅、字数的要求,一般对教材中的某些重要事件、语汇、内容、背景、引文、图片作介绍、评议,这些注释、注解(注脚),在高考试题中也时有出现。

【例9】(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卷)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

解析:关于“四大徽班”,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Ⅱ在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中作了注解:“指的是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和春台班,它们占据了当时北京城的主要戏曲舞台”。由于中国戏曲之祖是昆曲,排除B项;京剧正式形成在清朝,排除C项;京剧北京化是在乾隆年间,排除D项;同治、光绪年间,京剧风靡全国。京剧被公认为“国剧”。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A。

备考口诀:注释、注解也重要,分值不多常考到。熟悉内容长见识,边边角角都看到。

八、隐藏在教材的大事年表、

重要事件中英文对照、附录中

大事年表、附录、中英文对照,是高中历史教材把以往历史上发生过的重大事件根据某一时间先后按年代排列起来的参考资料。大事年表、中英文对照、附录相关知识在高考试题中出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如:人教版必修Ⅱ大事年表中有“1984年,中央开始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1985年,国务院决定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

【例10】(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程卷)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

解析:从题干中的规定可看出,它强调的是企业工资与经济效益的浮动比率,重在调动企业发展效益;经济改革中效率优先的问题,降低工资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经济发展增长速度与国民收入没有同步增长,颁布该规定的背景是当时公有制体制下企业效益低下, A、B、D选项的观点不符合题干材料信息。因此选C。

备考口诀:年表中外双对照,英文事件要顾及。解题时间是关键,英语入题不远到。

此外,新课程历史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以及教材中的文字都会隐藏一些内容,限于篇幅,此处不再赘述。总之,教材资源是高考命题的最基本资源,教材中的边边角角,必须关注且适当掌握。

上一篇:掌握考点分布规律,快速提高阅读理解 下一篇:只要你想,就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