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城市,还是回家?

时间:2022-04-27 08:16:03

留在城市,还是回家?

“北京,再见!”1月中旬,河南在京务工人员张江登上了回家的火车。临近春节,一波又一波的外地打工者涌向了火车站,挤上了一列列满载的列车。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知道,明年还会不会再回来。

近几年,外出务工者大量回流已经不再是新闻,大量从事服务行业和建筑行业的外地务工人员是这场回流潮中的主角。体面劳动,是他们最基本的诉求,也是推动他们回家的诱因。

过去的一年,北上广等城市的大城市病持续发作,空气污染、交通拥堵、房价奇高等因素持续刺激着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人们。没有户口、没有稳定工作、没有丰厚收入的外地务工人员成为这个城市的弱势群体。

这个时候,很多人才对外地从业者对于城市的重要作用有了客观的思考:没有了他们,整个城市就是一座睡城,他们就是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将营养和氧气搬运到各个需要的地方。

想家

又到了春节前的真空期,北京的大街小巷已经难有往日的繁华,“回家过年,正月十八开业”等告知单贴在各个小店的门前。在北京这个人口上千万的城市,一年之中只有这么几天路也不堵、人也不多,当然一些以往能提供便利服务的小店也关门了。

2013年,城镇化是一个让百姓极为关注的字眼。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将让更多的农民成为市民,也意味着更多的农村将变为城市。对于这些,张江这个农民出身的普通人并没有过多的关注,“我家离镇里还远着呢,城镇化离我们还早着呢!”

过去的一年,在北京打工的张江过得并不容易,虽然房子限购、购车摇号与他这种低收入者基本无关,但高涨的物价和越来越拥挤的公交地铁让他常常想到家的美好。很多工友都和他表达过一个想法:“我们回家干怎么样?”

回家,这个词经常能戳中张江的泪点。撇下年幼的孩子,年老的双亲,劳累的妻子,踏上外出的旅程,为的就是能够多挣些钱养家。

在天津打工的刘天和张江有着同样的想法。高中毕业后,他一直在河北石家庄当地的水泥厂干活,虽然同样辛苦,但好歹能够天天回家,免尝相思苦。今年十月份,他听从了家里亲戚的建议,辞掉了水泥厂的工作,到陌生的天津做了一名建筑工人。

从10月到12月,他每个月都要请五天的假,坐火车回家看看刚刚一岁的孩子。他告诉记者:“第一次回来的时候,年幼的孩子居然不认得我这个爸爸了。”那一次离家的时候,他在火车上哭了。

钱,是张江和刘天外出打工的“直接原因”,但他们都割舍不掉的,是浓浓的亲情。

地方就业难

当前的中国面临着经济转型的压力,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的行业难有生存之地,但曾几何时,他们大多是一些地方最早引入的纳税大户。它们在给地方创造税收的同时,也解决了一大批当地农民和较低文化程度者的就业问题。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环境保护和产业升级让很多产业风光不再,大量的裁员造成的是当地就业农民收入的直线下降。刘天之前所工作的水泥厂也因为建材行业产业过剩面临好几个月只发基本工资的尴尬,很多在水泥厂工作的朋友都纷纷另谋出路,而刘天是走的最远的一个。

“现在效益越好的企业入职门槛越高,我们这些学历低的普通打工者在厂子内基本只能干保安、后勤、搬运之类的活儿了,工资低、时间长、待遇差。”一位在某大型制造企业干保洁的妇女说,现在她们四、五十岁的妇女就业最难。

虽然近几年出现务工者回流潮,但在基层农村,外出打工还是主流,尤其是在一些自然条件较差,农业和工业发展薄弱的地区,而这些地区大部分都是贫困地区。和一些适宜发展农业的地方不同,几十年的扶贫开发虽然给这里带来了基础设施的改善,但依旧很少有能吸引外出务工者回家干事创业的条件。

是走还是留?

是走还是留?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打工者,而每年春节前后,就是他们的抉择时间。春节时候走亲访友,谈论如何赚钱,去哪儿赚钱也是最现实和最急迫的事情。

走或留,都要看机遇。张江告诉记者,在农村很多人都在春节期间将各地的打工信息互通有无。以往,每个村都是一个个的小团体出去打工,少则三五人,多则四五十人。现在,更多的人喜欢独闯城市,春节是他们换工作的最佳时期。

“良禽择木而栖”,张江身边很多的工友,都是一年换一份工作,甚至有的人还要一年换一个打工的城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等社保待遇通通不重要,打工者只有将钱攥在手里才安心。

相对于大学毕业生选择工作的谨慎,张江和他的工友相对简单,哪里给的工资高去哪儿。对于他们而言,外出打工,在哪一个城市,哪一家单位都一样,从没奢望留在城市或升职。

从最初的彷徨到如今的踏实,刘天在将近100天的首次外出打工之旅中,内心已经趋于平淡。“我出来打工,不仅要挣钱,还要学点东西,我不可能在外打工一辈子,现在外面受苦,是为了以后能回家干,过好日子。”刘天说,他的工友辞职后大多还是在本地找其它行业干,工资收入也没有明显的增多。

三个月中,刘天第一次坐上了火车,又第一次坐上了高铁,第一次住上了集体宿舍,也第一次感受到其它行业的不同。他不喜欢坐高铁,因为车厢里没人聊天,他不习惯住简易板房宿舍,因为那里冷得如同冰窖。

刘天告诉记者,他还没想过不干了回家,“既然出来了,就不能窝屈着回去”。唯一支持他的信念,就是每天超过150元的工资,那可比他在水泥厂的工资高出一倍。刘天所在的工地工期是两年,两年之后,他和工友们也不知道会去哪个城市,“我只希望,离石家庄越近越好,那样我抽空还能回趟家”。

选择仍将持续

2013年年末,几千万人养老保险断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几千万人基本都是身在异乡的打工者,有白领,也有普通农民工。

养老保险必须交满15年才能在退休后领取养老金,但各地社保转移难以顺畅接续的现状使得很多人几十年后的晚年生活变得不可预测。一两年换一个城市,每个城市的养老金只能交不能取,更无法和上一段缴费经历相对接。每一次选择,都意味着一个外地求职者要重新开始养老保险缴费。

但工作的性质和那个想回家的心让他们别无选择,看重眼前的利益,总比那些虚无飘渺的事情更直接更现实。

春节将至,明年何去何从,张江还不清楚,刘天则表示还会在天津工地继续干下去。无论怎样,都是他们自己和家庭的选择。这个选择,在今后一段时间仍会继续。

上一篇: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 下一篇:例析高考中相互作用的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