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04-27 07:02:19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体会

摘 要 目的:总结、探讨医院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9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各期护理经验。结果:通过心理及动态护理患者能正确认识到疾病的防治知识,积极配合治疗。结论:结合基层医院的实际情况,灵活实用的护理对策可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融洽医患关系。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护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由于房角关闭、房水排出受阻引起急性眼压病理性升高,导致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等视功能减退的致盲性眼病,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立足医院现实,采取灵活实用的护理对策,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综合护理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2007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部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96例,其中女115例127眼,男81例84眼;年龄26~81岁,平均64岁;病程1~22天,平均3天;入院时眼压平均36.54±11.57mmHg,出院时眼压平均15.66±3.26mmHg。196例全部施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为小梁切除术。

护 理

心理护理:本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40岁以上患者占总数的81.5%[1],相当多的患者患病后做不到及时就医,一忍再忍,故大多于急性发作期出现剧烈的眼痛、头痛、恶心呕吐且视力严重下降时才就诊。此时患者焦虑不安,烦躁易怒,故护士应认真详细地向其讲解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自我保健知识,讲述情绪不稳定、休息不好与眼压升高的关系,帮助他们掌握一些放松情绪的技巧方法,如缓慢呼吸、四肢肌肉放松、听温馨舒缓音乐等,告知患者此病可防可治,帮助其增强治病信心。

急性发作期护理:此期患者的首要任务是全身及局部用药,争分夺秒的降低眼压。常用药物一般有缩瞳药如1%~2%匹罗卡品滴眼液,β受体阻滞剂如0.5%噻吗心安滴眼液、美开朗滴眼液,碳酸酐酶抑制剂如乙酰唑胺片,高渗剂如20%甘露醇。恶心呕吐严重者可给予胃复安肌注,眼痛头痛剧烈、烦躁不安者应给予颅痛定或鲁米那口服或肌注。对于应用以上药物3天以上,眼压仍然顽固不降者可考虑给予前房穿刺放水治疗,以挽救视神经。

此期应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注意事项:①1%匹罗卡品滴眼液可致出汗、抽搐、心慌等,0.5%噻吗心安滴眼液可引起心动过缓、低血压、诱发支气管哮喘发作、疲劳、口干、抑郁等不良反应,故应指导患者滴眼后压迫泪囊区3~5分钟,可减缓药物的吸收,防止中毒症状的发生。②口服乙酰唑胺可引起手指、足趾、口唇周围的麻木和蚁走感,胃肠道刺激,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钾等,对磺胺类过敏、肾结石、尿路结石患者慎用,可同时应用碳酸氢钠以减轻不良反应。③甘露醇为高渗脱水剂,应快速静脉滴注方能迅速增加血液的渗透压,有效地降低眼压,故要告知患者不要随意调慢滴速,口干时不宜一次大量饮水,应分次少量饮用,对老年体弱或有血管疾病的患者要注意脉搏、呼吸的变化,滴完后不宜马上下床走动,应休息片刻,以防虚脱摔倒。

围手术期护理:⑴手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的目的及意义,使其了解手术是为了降低眼压,保护残存的视功能,而不能提高视力;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期望值,使其以轻松自如的心态坦然面对手术后视力不能提高的事实。②眼部准备:术前3天结膜囊滴用抗生素眼水清洗结膜囊,术前1天停用匹罗卡品以防术中虹膜紧张。术前1天眼部备皮、冲洗泪道,手术当日冲洗术眼。训练患者眼球向各个方向转动及注视,以配合手术及术后的观察。③全身准备:做好术前各项必要检查,如:心电图、胸透、乙肝五项、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视野及眼压等。告知患者禁饮浓茶、咖啡,禁止吸烟、饮酒,术前晚上可给予镇静剂以帮助其获得良好的睡眠。⑵手术中护理: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患者意识清楚,应告知患者放松心情,尽量不要咳嗽、喷嚏,不要随意更换及转动眼球,以求最大程度的配合手术人员。⑶手术后护理:①一般护理:嘱患者注意休息,卧床1~2天,饮食应易消化,保持大便通畅。告知患者不要揉搓、挤压眼球,每天清洁换药1次。术眼应用皮质类固醇及抗生素滴眼液,晚上结膜囊涂抗生素眼膏以减轻手术缝线带来的不适感,根据术后眼压的情况决定是否联用降眼压药物。滴眼液滴眼后按压泪囊区片刻,以减少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②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浅前房、前房积血和滤过泡形成不良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于手术后1~14天。滤过泡过强可出现浅前房,此时可在滤过泡相应处上睑皮肤表面做一棉垫进行垫压,减少滤过促使前房形成。前房出血时应告知患者半卧位或头部高枕位,减少下床活动,同时包扎双眼、遵医嘱给予促进出血吸收药物治疗。滤过泡形成不良时应适时给患者进行眼球按摩,具体方法为:嘱患者向下注视,在滤过泡后上方,将食指或拇指指腹置于患者上睑皮肤,手指稍加压,由后上方向内下做适当挤压按摩,当滤过泡由扁平变为隆起即可停止,或是每次3~5分钟,2~3次/日。做眼球按摩时应注意按摩的位置与力量大小,以免出现意外。

出院指导:嘱患者遵医嘱按时用药,眼药水滴眼后按压泪囊区片刻。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饮食应易消化,勿一次大量饮水。如眼压控制不理想,应教会患者眼球按摩方法,嘱其2~3次/日,按摩至少个3月以上。每周测量眼压,每月检查眼底,每半年复查视野。当出现虹视、视物模糊、眼睛发红及分泌物增多时应及时到医院复诊。

讨 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属眼科常见急症,一旦确诊应及早合理有效地治疗,正确及合理的护理在提高治愈率的同时也融洽了医患关系。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总结基层医院护理体会如下:①患者就医不及时。由于患者大多为老年人且农村患者较多,总体文化水平较低,造成患病后就医不及时,所以相当数量的患者就医时病情较重,已达中晚期,给治疗的质量及效果带来很大困难。②患者期望值高。患者急性发病时比较痛苦,心情较为烦躁,要求尽快解除痛苦,并且对手术的期望值很高,此时应认真细致地向患者解释疾病的发病原理及治疗原则、手术目的,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矛盾出现。③患者用药盲目。由于认识及文化水平所限,有些患者眼药水使用不正确,如不注意卫生,盲目增加用药次数,滥用眼药水等。故需告知患者:用眼药水点眼前应认真做好清洁卫生工作,眼药水不应接触眼睑等任何不卫生的部位,两种以上眼药水应间隔10分钟以上时间,不盲目增加用药次数及种类,让患者了解其中的利害关系。④患者不重视复诊。相当数量的患者认为出院后治疗就结束了,没有异常即不再复诊。应当使患者认识到,青光眼是慢性病,需长期监测眼压及视功能的变化,要做到按时复诊。

参考文献

1 李凤鸣.中华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93.

上一篇: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存在问题和改进 下一篇:儿童预防接种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