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般人格权视角下其他人格利益的法律保护

时间:2022-04-27 06:47:43

论一般人格权视角下其他人格利益的法律保护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人格权这个范畴中,新型的人格权类型不断出现,传统的一般人格权与其他人格利益之间的界限、关系等问题的研究结果无法满足我国人格权保护的需要。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归纳等方法对我国一般人格权的司法保护进行了研究探讨,分别从请求权基础、法律适用以及其他人格利益的类型等方面进行了反思并提出新的构想。

关键词:一般人格权 其他人格利益 司法保护

本文为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度研究生科研立项创新计划项目(2013XZYJS259)成果。

一、我国对一般人格权司法保护的法律思维

通常来说,一般人格权是关于人之存在价值及尊严的权利,是对人格权的概括性规定,概括了人格尊严、人格自由和人格平等的完整内容的一般人格利益。自从“一般人格权”这个法律术语引入中国以后,学界对它的存废问题评价不一。综观近年以来法院相关判决,我国对一般人格权司法保护的法律思维如下:

(一)司法实践中的请求权基础

我国法律中关于人格自由、人格尊严、名誉权等其他人格利益的保护的相关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具体的法律条文之中:

在《宪法》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受到法律保护,任何人、任何机关都不得在违反法律的情况下剥夺个人的人身自由、侵害个人的人格尊严。但是这种规定过于抽象简单,没有实际操作性。

《民法通则》的第五章第四节列举了各类具体人格权的相关内容,而在民事责任这一个章节也对人格权的法律保护做出了专门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未成年人的其他人格利益保护。《残疾人保障法》规定了对残疾人的其他人格利益的保护。除此以外,《妇女权益保障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最高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为《解释》)等都有相关规定。虽然这些法律法规都可以构成其他人格利益保护的请求权基础,但是这些条款过于散乱,有些内容甚至不一致,如同《宪法》存在的问题,只有原则性规定,没有具体性规定,即使有相应的法律后果,也只是一笔带过或者只适用于某一个领域。

(二)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方法

1.依据请求权基础

所谓请求权基础,就是法院对案件进行判决所依据的实体性规范。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国。在这样的一个法治社会,法院进行判案的最重要的一个裁判依据即为成文法。如“骨灰盒遗失案”。在该案中,法院据以做出侵权行为认定判决的依据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行为法》以及《解释》。

2.法律拟制

法律拟制是指法律拟制是一种将本不一样的案件视为一样案件来进行法律适用的方法。在一般人格权的司法实践之中则是指司法机关将侵害其他人格利益转化为法律有所规定的具体人格权进行案件认定。

如“同性猥亵案”适用了《民法通则》关于名誉权的规定;“冒用姓名办理结婚登记侵犯姓名权案”适用了《民法通则》关于姓名权的规定;“长期电话骚扰案”适用了《民法通则》关于身体健康权的规定。但事实上上述案件受侵害的权利并不如法院判决的那么简单。所以司法机关适用名誉权、姓名权或者健康权的法律规定本质上是一种法律拟制。

3.利用法律原则

这也称作“衡平”的方法,即法院避开法律规则的使用,利用法律原则进行自由裁量,据此来认定案件事实。如“骨灰盒遗失精神损害赔偿纠纷案”、“强行将正常人送往精神病院案”这两个案件的依据是诚实信用以及公序良俗等法律原则。

(三)其他人格利益的类型

作为一般人格权所要保护的对象,其他人格利益在法律上是没有明确规定的。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它仍然会受到侵害,仍然需要法律对其保护。由于它具有不可穷尽性,以下只列举几项目前我国主要保护的其他人格利益:

1.性自由的利益

性自由应当包括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积极方面是指当事人可以自由决定的时间、对象地点等;消极方面主要指当事人可以拒绝。在我国异性之间的性自由受到侵害可以通过刑法等保护,但是同性之间的犯以及对男童进行的害等法律是没有规定的,但是法院据此仍然认定为侵权行为。如“同性猥亵案”中,法院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了性自主,特别是性取向的自主。

2.个人信息自由的利益

在信息化时代,个人信息很容易受到侵害,例如每天手机受到的垃圾信息、不断而来的垃圾电话等。然而却没有一部法律是可以对这种利益进行明确保护的。它包括三个方面的自由:其一,获取个人信息的自由。个人的信息对自己的人生规划至关重要。如“丢失病灶标本案”,法院认定被告侵害了原告的生命、健康知情权和精神健康权。其二,公开个人信息的自由。我国司法上一致认可这种人格利益。如“洗浴中心男保安进入女浴室,看到原告身体案”,法院认定被告侵害了原告的人格尊严和隐私权。其三,个人信息不被扭曲。个人信息不被扭曲是指被扭曲的信息丝毫没有贬低当事人, 只不过侵害人通过一定手段强加给被害人的信息与被害人本身不符。我国“强行将正常人送往精神病院案”中充分体现了对这种利益的保护。将正常人送往精神病院,会使社会认为原告得了精神病,而这信息与事实是不一致的。

3.个人生活安宁的利益

个人的生活安宁是人们在劳动过后身心得以舒展回复的重要条件,尤其是对目前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之中尤其重要。因此,在我国,虽然法律没有明确保护其利益的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越来越受到法院的保护重视。如“租用电话后受到原号码使用人客户干扰案”中,法院认为被告的行为影响了原告的正常家庭生活或者影响了原告及其及家庭生活的正常作息,以此认定被告侵权,这是对个人生活安宁的利益的保护。

(四)其他人格利益的损害赔偿

其他人格利益的损害赔偿分为两个标准:

其一,如果不涉及刑事犯罪,就给予一般人格利益损害精神损害赔偿。这与德国的传统形成了较大的差异。德国法律规定,只有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才能因非财产损害而请求金钱损害赔偿。所以,德国司法机关一直不承认对侵害一般人格权的精神损害赔偿。直到“骑士案”以后才有转变。

其二,若侵害人的行为需要接受刑法的制裁之时,根据我国最高司法机关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排除了被害人对受到刑事制裁的侵害人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从而将民事救济和刑事制裁置于不能同时实现的地位。

二、我国对一般人格权司法保护的不足

1.请求权基础不明确

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国家,法院进行判决的时候是规范出发型。因此,一个完整健全的实体法规范体系是我国对一般人格权进行司法保护的基础。

然而,我国的用以保护其他人格利益的请求权基础并不健全。一方面,法律法规十分稀少,且散见于不同的法律法规之中。法院在寻找裁判依据的时候耗时耗力甚至多时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法律法规规定得过于简单,没有可操作性。法官在此基础之上所寻求的自由裁量权就没有一定的界限,各个地方的法院判决也有可能不同意,可能会造成法院之间、判决之间的混乱局面。

2.适用方法不统一

由于我国判定侵犯其他人格利益所依据的请求权基础的缺陷,我国对这个问题的法律适用也充满了随意性。

司法机关的法律适用并不确定,相同类似的案件也是如此。例如“盗掘坟墓毁损尸体案”和“偷迁亲属坟墓案”都涉及到同样的基本事实,即擅自挖坟,但两者适用的法律却不同。

3.其他人格利益的类型判定标准不明确

上文中讲述的其他人格利益只是我国司法机关予以保护的一部分。这些其他人格利益的类型是无法穷尽的,而且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也没有相应的规定。而且,这些保护都是属于个案保护,也就是说只有当这个其他人格利益实在地受到了侵犯,法院才会考虑是否对其进行保护以及法院如何保护它,没有统一的规定。因此,在很多关于其他人格利益的案件中,司法机关往往因为缺乏法律法规而不予保护,使得这类案件无法得到救济。

4.精神损害赔偿标准规定不完善

精神损害是一种无形损害,本质上不可计量。必须由法官对精神损害的程度、后果和可归责性做出评价,然后进行自由裁量确定赔偿数额,具有相当大的任意性。

《解释》规定了若干原则。其中认为确定抚慰金的相关因素之一是侵权人的经济能力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但是由于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对赔偿的具体标准未统一。但是这就造成了在实践中,法院之间、甚至是一个法院的个案之间的精神损害赔偿标准有所矛盾与冲突。

三、我国对一般人格权司法保护的不足与完善

1.健全请求权基础,发挥司法机关的主观能动性。

上文中已经强调了请求权基础对其他人格利益司法保护的重要性。因此鉴于我国相关的实体法律规范稀少零散的特点,立法机关应当补充关于其他人格利益保护的相关内容与惩罚措施,并将其规定在统一的法律之中,以便法官和法律界人士查找相应的条文,提高办事效率,寻求法律的支持。因为一般人格权是“框架性权利”,所以对一般人格权的界定, 需要司法机关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利益衡量。

2.规范适用方法,形成相对的统一。

上文中谈到我国对这个问题的法律适用充满了随意性,司法机关的法律适用并没有确定的规律,甚至相同或相似的案件适用不同的法律。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规范法律适用方法,形成相对的统一。对此,我国司法机关要充分肯定法律拟制、衡平法和立法这三种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而且我国是大陆法系的国家,原则的使用前提是规则穷尽或者被排除,所以顺序应当是依据请求权基础判案到法律拟制再到依据法律原则进行判案即衡平的方法。

3.整理受到司法保护的其他人格利益,使之类型化。

在目前的立法司法中,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其他人格利益的类型化。据此,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可以依据现存的关于其他人格利益保护的判例进行整理,将其类型化。分为几下几种:其一,侵犯人格尊严,非常典型常见,如在超市被搜身。其二,物质损失的同时导致精神损失,即人格化的财产损失,如唯一的结婚照片在照相馆灭失。这种分类的侵权行为直接作用在某物上,因该物的损毁而导致他人精神损害。其三,其它损害人格利益的案件。如悼念权、权等这种类型与前几种有着较明显区别,既不是典型的人格尊严被侵犯,也没有明确的宪法依据,更倾向于以社会公德或善良风俗为原则做出的价值判断与性质认定。

4.制定地方的精神损害赔偿标准,避免同一地方的类似判决相互矛盾。

我国可以建立相对统一适用的标准以便法官进行公正裁判。也就是说,可以在一定的合理的区域内实行统一的损害赔偿标准,这既可以使得处于同一个经济水平相对一致的区域中的人得到相对公正的裁判,也不违背《解释》的原则性精神。

综上,一般人格权意图解决的问题是所有法治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即如何保护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可对于保障人权却必须的人格利益?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关于其他人格利益进行司法保护的案例无处不在。因此,只有从一般人格权视角下去研究其他人各利益的司法保护问题,去提出相应的改革意见,才会真正地保障人权,维护人们的人格尊严,才能实现真正的法治。

参考文献

[1]韩颖,杨兴棠.一般人格权的立法设计与司法判定[J].法制与社会,2013(20).

[2]王利明.试论人格权的新发展[J].法商研究, 2006 (5).

[3][德]霍尔斯特・埃曼著, 杨阳译.德国法中一般人格权的概念和内涵[J].南京大学法学评论,2000(1).

[4]沈建峰.论我国司法实践中的一般人格权制度[J].法学论坛,2009(8).

[5]梁彗星.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6]王利明等.人格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7][德]卡尔・拉伦茨著, 王晓晔等译.德国民法通论上册[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8][英]梅因著, 高敏等译.古代法[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9]《中国审判案例要览》(2002年民事审判案例例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0]《中国审判案例要览》(2005年民事审判案例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1]《人民法院案例选:1992――1999年合订本――民事卷(中)》[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12]《人民法院案例选》(2004年民事专辑)[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

[13]《人民法院案例精选》(2004年民事专辑)[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赵文卓(女,1992年2月――),江苏籍,西南政法大学2013级民商法学院民法方向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处理对策研究 下一篇:浅析新《劳动合同法》中“同工同酬”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