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无缝施工技术在大面积楼板施工中的应用

时间:2022-04-26 10:25:32

浅析无缝施工技术在大面积楼板施工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在逐渐进步。在城市中出现了很多高层建筑物。在大面积楼板施工过程中,开始广泛运用无缝施工技术,而且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提升。无缝施工技术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相关人员应该努力完善无缝施工技术。本文详细探讨了无缝施工技术在大面积楼板施工中的应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无缝施工技术;大面积楼板;应用

近年来,在建筑工程中大面积楼板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在逐渐扩大,广受欢迎。大面积楼板施工技术属于一种新型的施工技术。我国的建筑工程中经常会发生质量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重视无缝施工技术。本文主要分析了无缝施工技术在大面积楼板施工中的应用,具体内容如下。

1 施工思路

大面积楼板无缝施工的关键是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控制。根据温度应力与混凝土构件形状是一种非线性关系。而且,在完成混凝土浇捣构件后,在开始的七天到十天之内,温差和收缩变形非常明显,可以沿着垂直方向,科学地布置大面积楼板混凝土构件。然后把整块楼板分割成几个分块,每个分块可以作为一个仓,根据“分块跳仓”的方式,进行浇筑与捣固。这种跳仓的方式可以通过短距释放荷载的方式,来有效的调节大面积楼板混凝土构件的早期形变。在大面积楼板混凝土构件发生形变后,每个分仓中的浇筑块可以形成一个整体,能够有效的使用过程中的收缩与变形。这个施工过程可以被概括成“先放后抗,抗防兼施,以抗为主”。

2 无缝施工技术在大面积楼板施工中的运用

施工工艺分析:

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分仓的编码,逐渐进行浇筑与捣固。在每个分仓完成混凝土浇捣后,需要尽快完成,不能出现冷接缝。在相邻的两个分仓中,两次振捣中间需要留出七天以上的时间。

2.1 工艺要点

在拌合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调节好水与水泥的比例。如果水泥与水越多,那么大面积楼板中混凝土成型后,发生收缩与变形的程度会越高,成型时间会越长。在大面积楼板的施工中,根据试验结果可知混凝土的配比是1:1.82:4.07,水灰比是0.43,水泥用量是328kg/m3。混凝土构件需要一定的抗折强度,因此,级配碎石的用量应该增加,同时加入0.75%水泥用量的FDN减水材料,降低10%的水量。这种方式可以提高混凝土次啊了的和易性,可以有效的减少混凝土构件开始的收缩量。

另外,拌和很凝土对于砂石集料也有规定的标准,中粗砂的细度模数是2.79左右,切平均粒径是0.381左右。如果运用细度模数偏小的砂,应该提高减水材料的掺合量,有效的调节混凝土构件的收缩。如果有足够的施工时间,施工人员也可以通过添加粉煤灰的方法,减少混凝土板构件的收缩。常规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收缩属于一种正向现象,在添加粉煤灰后,可以减轻它的膨胀程度,可以有效的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抗裂功能。同时,还能够利用改进混凝土和易性的方法来降低水泥量与用水量。

2.2 控制措施

①拌和混凝土:拌和混凝土的工作可以在施工现场进行,在现场集料的过程中应该利用遮阳避高温的方法,以此严格的调节材料浇筑入模的温度。如果有需要还可以洒上适量的水,达到降温的目的。但是袋装水泥在施工中,需要保证仓库内空气的畅通性。在拌和时,需要间隔两个小时加一次水。应该在输送管上方覆盖一层湿润麻袋,定时洒水,达到保湿的目的;②控制坍落度: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将坍落度调节在12±2cm的范围内。在每次浇筑之前,都应该重新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水灰比以及入模的温度。浇筑中则对混凝土的初始坍落度按1次/h的频率进行测定,带质量趋于稳定状态,可合理降低频率。浇筑混凝土入模温度的测定工作也应控制在每个工班不少于2次;③捣固混凝土:待混凝土浇筑入模充分,可先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动密实,然后采用振捣梁振至表面,并利用由Φ120钢管制作而成的提浆滚来回拉平表面,最后由人工抹面。待人工抹面完成,及时采取塑料薄膜覆面的方式进行养生处理,持续7天以上(含7天)。养生期间须注意周边环境,尤其在干燥季节或风口位置须重点保水保湿,避免因失水过快影响混凝土板构件的成强质量。通常,养生温度相同的条件下,连续湿养生混凝土板构件的强度。在各个龄期均最大,因此要求混凝土浇捣施工后内部水化热产生引起温度上升阶段必须做好连续湿养生工作,从而强化混凝土板构件的水化反应。如此一来,既可以降低混凝土板构件内部温度峰值,也可以避免后期强度的大量损失,掺入减水材料的混凝土更需注意养生时间;④二次压光处理:完成混凝土浇捣4~6h内其板构件表面可能出现塑性裂缝,如有须进行二次压光处理,这样做可以有效解决早期塑性裂缝的问题,待二次压光处理以后需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和两层润湿麻袋,定时洒水,养生时间需保证持续15天以上(含15天)。

3 大面积楼板工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3.1 搅拌站严格遵循既定程序按照配合比拌合混凝土,施工配合则以现场施工情况适当调整,确保混凝土质量。

3.2 混凝土浇筑施工,进入现场的混凝土须测定初始坍落度,要求控制在16~18cm范围内,仔细观察混凝土和易性,不得出现泌水和离析问题。板构件表观检测工作要符合《规范》要求,如有不符问题责令退场作废料处理。

3.3 混凝土的捣固施工须严格遵循既定规程,不得出现漏振、欠振和过振问题,更不可用振动装置推赶混凝土,振捣时间以保证混凝土表面不泛浆为准。

3.4 混凝土表面经耐磨处理并压光后立即覆盖塑料布进行保水养护,使混凝土表面一直处于潮湿状态。

3.5 施工现场的质量监测与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大面积楼板混凝土水化反应产生水化热的过程,我们分别剖析水化反应早、中、后三个阶段的温度变化和应力变化。按照本项目建筑结构形状及尺寸,不同部位须专门设置若干组温度检测设备,每个测点须测定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按照大面积楼板混凝土早期温度变化快和后期温度变化慢的特性,计算温度收缩荷载,并计算得出测温时间为30天:第1天至第3天测定一次,第3天至第14天测定一次,之后每天测定一次,如果发生温度突变状况须完整记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面积楼板施工过程中,利用“分块跳仓”的方法可以形成混凝土构件。无缝浇捣施工能够增强混凝土板构件的完整性,提高使用功能,同时还有利于防止出现裂缝问题,可以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利用分块跳仓进行施工,有利于节约工程成本,减少施工时间。在施工的全过程中不需要借助其他施工方式,可以保证混凝土发挥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爱莲.谈无缝施工技术在大面积楼板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7).

[2]李星燃,张治国.论大面积混凝土楼板施工中无缝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1).

[3]吴贤宗.某工程无缝施工技术的应用[J].福建建材,2012(10).

[4]王浩.浅析大面积混凝土地面无缝施工技术在楼板施工中应用[J].建材与装饰(中旬),2012,(6):124-125.

上一篇:探讨园林小品建筑防雷接地系统及施工中应注意... 下一篇:简述大型建筑深基坑土方开挖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