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力模型的我国饲料企业竞争状况分析

时间:2022-04-26 07:58:37

基于五力模型的我国饲料企业竞争状况分析

[摘要] 文章运用五个竞争力模型对我因饲料行业竞争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行业的竞争结构决定了饲料企业所面,16的竞争力量和竞争状况。并从饲料企业抗争行业竞争力量寻求自身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对策。

[关键词] 五力模型 饲料行业 竞争结构 饲料企业

一、我国饲料行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饲料工业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平均以每年25%的高速度发展。2005年,我国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饲料总产量达1.07亿吨,占世界总量的1/8,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位,饲料业产值达2742亿元,在我国统计的工业门类中排名20位左右。“十五”期间我国饲料业年均递增率达7.6%,目前有饲料企业14000多家。进入2006年以来,我国畜牧业发展受挫,饲料工业的发展更是出现了消费低迷、产量下降、效益滑坡的现象,全年产量1.11亿吨,较2005年仅增长2.5%,而不是年初普遍预测的5%。2007、2008年总体形势仍不容乐观。

二、饲料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饲料行业的竞争情况,本文试运用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进行分析。根据波特的理论,每一行业均存在五种竞争力量――买方、卖方、替代品、行业内现有竞争者和潜在竞争者,这五种力量的均衡将影响行业内竞争的激烈程度和获得利润的最终潜力,从而决定了行业赢利能力和行业吸引力。

1、买方:掌握市场主动,价格决定能力强

作为养殖终端产品,饲料的买方是广大养殖用户,包括畜牧业中的养殖场和散养农户。在养殖业中饲料成本约占养殖总成本的70%左右,因而养殖户对饲料价格的关注和在意是显而易见的,买方中规模化养殖场的价格决定能力较强,但中小养殖场和散养农户的讨价还价能力较弱。近两年养殖业疫病横行,养殖风险有不断加大的趋势,这对养殖条件和技术的要求提升,给一些中小养殖场和散养农户毁灭性打击,导致生产方式快速转变,规模养殖场数量迅速增加,行业内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将不可避免,买方将进一步掌握市场主动,讨价还价能力会进一步加强。作为农产品的下游环节,饲料行业本身进入门槛低,主要表现在技术要求不高,资金量要求不大,因而很多养殖场(或曾经)自行配料(工具只要一个粉碎机和一个混合机),况且饲料成本占养殖总成本的比例很高,当自配料的成本比外购成本有较大差异时,养殖场选择自配料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从而也导致饲料行业的利润基本上透明,买方的话语权增强。

2、供方:原料缺口较大,渠道决定作用强

饲料原料供应总体来说供需平衡脆弱,蛋白质、维生素饲料资源缺口大,存在饲料添加剂品种不全、质量差、总量不足等特点。饲料的主要原料是农产品,存在质量不稳定、不均衡、上市供应集中等固有特性,从而增加了饲料企业的仓储难度和资金占有。2007年以来饲料行业景气度不高,但原料价格飞涨,由此可以推断饲料行业对上游大宗粮食几乎不存在议价能力,亦可知行业对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有限。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饲料市场的竞争某种程度上就是原料市场的竞争,谁占据了稳定供应渠道,谁就处于不败之地。许多饲料企业由于财力、信息渠道、期货行情、以及期货消化能力,使自己无法稳定供应渠道。朝三暮四,缺少和供应商谈判的筹码,而同行是冤家的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导致许多饲料企业宁愿大家一起死,也不通过协作和联合的方式来共建采购渠道,这也就无法避免在采购中缺乏话语权。

3、替代品威胁较少

作为养殖终端产品,饲料还没出现真正的替代品。但由于我国传统的养殖方式是自养自给,诸多散养农户,包括一些中小型养殖场均自配农家饲料,不使用配合加工饲料,这种养殖方式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饲料使用的替代,但从长远看,我国传统的养殖方式正在转变,它对饲料的替代作用将逐步退化。城市周边一些养殖户收购宾馆、酒店的潲水作为饲料替代,但总量有限,饲料来自替代品方面的威胁很小。

4、行业内竞争激烈

(1)行业企业数量众多,整体生产能力过剩。我国饲料行业准入门槛低,导致众多条件不足的新生饲料企业不断涌现,目前全国共有饲料厂14500多家,以2006年的11100万吨产量计,平均一家企业的年产量还是不足10000吨,导致目前我国饲料行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考虑我国饲料总量的近期增长,饲料厂的最低产出以及由该生产能力支配的市场分配,中国饲料市场最多只能支持2000家饲料厂。面对数量众多的饲料企业,行业内的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近两年国外大型饲料企业纷纷加快了在我国的布局,他们带来充足资金、雄厚技术力量与先进管理理念的同时,也带来了行业内的更加激烈的竞争。

(2)行业增长放缓,价格竞争激烈。近年生猪存栏量减少造成肉价持续攀高、原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导致饲料销量有一定滑坡,行业整体增长趋缓,大部分饲料企业销量下滑严重,企业间的竞争必然加剧。绝大多数中小饲料企业,整体素质偏低、实力不足,在经营开发上“克隆现象”严重,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完全依赖价格竞争,导致整个行业内无序竞争严重。在未来,规模会成为饲料企业发展的一个要素,但远远不是全部,1000万吨、100万吨、10万吨,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都会有生存发展的空间。大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现在还可以称得上是各有优势,且由于目前我国饲料生产的规模经济并不明显,它们将不可避免的在未来一段时期共存,行业内的价格竞争亦难以避免。

5、行业壁垒不高,潜在竞争威胁压力大

我国饲料行业的规模经济并不显著,目前受养殖波动和原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行业的规模经济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在未来应会逐步增强。饲料是一个轻资产行业,对固定资产投入的要求较低,生产所需资本投入不大,技术水平要求不高,产品整体同质化严重,因而饲料行业进入和退出壁垒很低。更换饲料可能会产生畜禽适口性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养殖户需要承担畜禽掉膘、患病等风险,但由于饲料产品的同质化和养殖周期较长使这种风险降低,表现并不明显,因而产品转换成本不高。

目前市场前景虽有潜力但高速发展期已过,且行业利润已经降低至平均利润率水平之下,这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行业的进入壁垒,但一旦利润上升、发展环境稍宽松,潜在竞争者还是会大量涌现。近几年来,国际上一些知名饲料生产企业也陆续进入我国。还有一些在伺机而动,这些也构成我国饲料行业内一股强大的潜在竞争威胁力量。

三、我国饲料企业的发展建议

面对严峻的行业竞争态势,饲料企业要弄清楚行业竞争力量对自身的影响,并据此采取对策才能寻求进一步的发展。

1、更新理念,强化饲料企业部管理

(1)准确定位。饲料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规模,以及企业在竞争中所拥有的技术、所生产的产品和所服务的市场,客观地

评价自己的优劣条件,准确地确定自己在行业中的位置,来考虑企业的战略起点。在行业中准确定位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内专业化分工合作的特点,进行战略集中和战略放弃。对于有优势的大中型饲料企业,要牢牢抓住产业链上的高附价值、核心环节,通过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整合资源集中,利用自有品牌和实力优势进行资本运作,抓住行业整合的时机获得自身规模和数量的绝对增长,通过实力的竞争将行业中其他不具备条件的同类企业挤出该环节。对于行业中广大的中小型饲料企业,要有决心战略性地放弃,将自身不擅长或缺乏资源的部分业务转包或分包给其它企业,从而集中精力做专做精,由此获得自身成长质量的提升。

(2)突出特色理念。整个饲料行业技术更新速度较慢,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品牌竞争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国内饲料企业在传统饲料产品领域中的获利能力已大大减弱,为获得更高的效益,必须在产品细分市场做精做细,做出特色,同时要把节约和环保理念提上日程,营造绿色产品的比较优势,以此抗争行业内激烈的价格竞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以及生活情趣都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这为饲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如观赏鱼、宠物饲料市场及特种水产饲料市场等均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3)加强饲料企业的科研工作,推动行业技术标准提升。要改变饲料行业无先进技术。饲料产品无科技含量,人人可做的陈旧观念,加快饲料企业科技创新步伐,提升饲料科技含量,增强饲料产品市场竞争力。以企业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开展饲料加工与动物营养关系的基础研究,争取在饲料科研方面有新的突破,以此推动行业技术标准提升,提高行业的进入壁垒。如果国家加强科技投入支持、提升饲料产晶的科技含量,提高饲料工业标准化水平并推行国际标准,在此基础上强化监管。潜在竞争者的数量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

2、加快产业一体化的步伐,寻求联合发展

(1)加快产业一体化的步伐。饲料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突围,必须与养殖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联手开拓市场,推动产业链一体化。这种模式注重于产业链一条龙的垂直管理,无缝地把种植业、饲料业、养殖业整个产业链结合在一起,消灭了中间商,建立直属的一条龙体系。在产业链条中,只有饲料生产企业才能够承担起龙头企业的作用,并树立统一的市场形象。才能将饲料企业做强、做大,实现规模效益,通过不断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来实现从大到强的跨越。

(2)共建供应渠道,寻求多赢。饲料企业之间可以在利用自身财力、信息渠道、期货行情、以及期货消化能力的基础上,互通有无,通过协作和联合的方式来共建采购渠道,以此建立稳定供应渠道,甚至可以建立采购联盟,通过联盟的合作采购增强对供应商谈判的筹码,以资源共享来降低成本,以市场同盟来抗御风险,寻求饲料企业之间的多赢。饲料企业还可以通过共建物流中心实现有效衔接,保证渠道畅通,加快物流速度,节约流通时间和成本,并有利于物流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反馈,提高经济效益。

3、实施“走出去”战略

目前我国饲料企业产能严重过剩,在一些区域和产品投资过分集中。要避免行业内惨烈的竞争现状,释放产能创造效益,饲料企业必须在做好国市场的同时放眼国际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目前,我国饲料工业已具备了“走出去”的条件,一批饲料企业已走出国门,在朝鲜、东南亚等地区投资办厂,积累了在海外投资的实力和经验。

饲料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该树立联合的思路,一方面是饲料生产企业联合起来,在优势互补、实力增强的基础上“走出去”,这种形式可以增强我国饲料企业在当地的竞争实力;另一方面是饲料市场企业除了利用现有基础和自身优势外,还可以与饲料工业体系内的其它类型企业联动出击,通过产业链复制的形式“走出去”,利用经济主体之间相互依存的产业关联和共同的产业文化,及由此产生的信任、理解和相互合作,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快速抢占当地市场。

上一篇:青岛市科技进步对第三产业贡献率的测度分析 下一篇: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