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代都有红人

时间:2022-04-26 03:27:23

每个时代都有红人

这一期来聊聊“网红”和“网红经济”。

阳光下无新鲜事,任何一个时代都有红人,虽然未必能够形成红人经济,但各个时代的红人们都在影响着公众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我们可以称之为“红人效应”。

举个稍嫌久远的例子,比如,大家熟知的作家茨威格。

茨威格曾被高尔基称作“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放在今天,仅凭这一点,他就能成为投资人和商家争抢的对象,一个人的估值抵得上一家明星公司。

即使是在那个传播技术和影像技术并不发达的时代,茨威格也是公众眼中的红人,甚至经常在公共场合被读者认出来。那是大战之前的欧洲,“一个太平的黄金时代”,就连酒店门童谈论的都是文学和音乐,举止风度翩翩,作为一个有追求的“富二代”,茨威格有钱、有才、有名,头顶光环,在欧洲四处游历、社交、演讲、签名、接见粉丝。

很可惜,我们无法感受那个黄金时代,有的时候,我大胆且失当地想象:如果茨威格生活在今天,说不定会重新定义“网红”,挽救当下普遍抱歉的品味。

假想一下,在情人节那天,段子手群嗨的时候,茨威格在微博上写下这样的句子:“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在海量女粉丝忙着关注、评论和转发的时候,如果茨威格再发一条这样的微博:“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置身于人群之中,却又得孤独生活更可怕的事了……”

所有鸡汤类、情感类自媒体可能都要被碾压了,更不要说,粉丝们还时不时地能从偶像的公众号上看到这样的推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你从来也没有认出过我,你从我身边走过,就像从一条河边走过,你踩在我的身上,就像踩在了一块石头上面,你总是走啊,走啊,不停地向前走着,却叫我在等待中逝去了一生。

你说,还有Papi酱什么事。

作家余华曾经这样描述阅读茨威格的感受:仿佛遇到了“速效强心丸”,“感受到了久违的阅读激动,同时又没有生命危险”。余华尚且如此,对普通粉丝们来说,假如茨威格大人开了网店,不管他在微博上贴什么样的购买链接,马上点进去付款就是了。

好了,让我们回到现实。

坦白讲,“网红”这个词刚出现的时候,我觉得它带有些许贬义,这大概是受到了“网络红人”刻板印象的影响,后者出现于PC时代,擅长以恶趣味和触发公众尴尬症的方式成名。但词语这个东西很神奇,“网红”出现后,和“网络红人”貌似差别不大,却有代际差别,涵义也不同。

我们今天所说的“网红”,是指网红经济生态链闭环中那一高亮部分。有趣的是,这又是发明于个体、生长自民间的商业模式,而不是某种刻意设计的产物,换句话说,网红经济再一次印证了市场的力量。

网红影响粉丝群体的选择,扮演商业模式中的意见领袖,进而倒逼供应链变革。于是B2C变成了C2B,代工厂转型,以用户为核心按需定制。这是个新型的互动关系,除了评论和点赞,在同一个产业链中,网红和粉丝互相成就。

自然生长出来的东西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看上去十分自然,没有突兀的生硬感。网红经济的诞生也是一样,在社交网络和电商大行其道的时代,你会觉得顺理成章,没有反倒不合理。

此前业界人士预测,2015年是网红元年,2016年将是网红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年。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这种判断大致成立,而且,网红经济的故事才刚开始,它所开启的商业模式也远未成熟,虽然没有茨威格,但基于个人IP的优质网红与传统电商经营者之间的整合,未来的叙事空间仍然很大。

我们希望,本期的报道能够呈现当下网红经济生态的一个横截面,以及这个横截面中个体参与者内心的苦乐。

上一篇:一个世纪前的猎杀 下一篇: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在古遗址研究中的综合应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