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达莫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慢性脑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4-26 09:51:34

银杏达莫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慢性脑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银杏达莫联合神经节苷脂(GM)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86例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联合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单纯银杏达莫注射液,每天1次,连用14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76.7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结论:银杏达莫联合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脑供血不足疗效明显,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银杏达莫神经节苷脂慢性脑供血不足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138-02

慢性脑缺血常伴发于脑动脉硬化、血管性痴呆(VD)、阿尔茨海默病、Binswanger病和动静脉畸形等多种脑血管的病理过程,发病早期以认知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最终可以引起持久或进展性认知与神经功能损害[1]。大量研究表明,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最终结局常为老年痴呆症,以记忆力减退、表情淡漠、呆滞或人格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症候群。目前治疗VD的有效药物并不多,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应用银杏达莫联合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慢性脑缺血患者,取得明显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86例,诊断符合日本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CT或磁共振无脑血管器质性病变。其中男51例,女35例,年龄34-83(平均54.23)岁。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联合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对照组单纯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以及既往史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用药方法。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20mL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或者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联合神经节苷脂注射液100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或者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单纯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或者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均连用14d。

1.3疗效标准。慢性脑缺血患者的头晕按病变程度可分为重度:患者卧床不能活动,需要给予药物控制;中度: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但能部分自理,需要给予药物治疗;轻度:患者阵发性头晕,休息可缓解,可不服药。临床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体症基本恢复,反应可,生活可以自理;有效:患者眩晕等症状减轻,生活基本自理,可正常工作或者生活,但反应迟钝,智力部分障碍;无效: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变或者病情加重。

1.4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

2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76.7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慢性脑缺血早期为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即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临床表现有头晕、头痛、头胀和头部压紧感,还可有耳鸣、眼花、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倦、嗜睡、情绪易波动、思维缓慢;并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多汗、手足发冷、心悸等。其中,近期记忆减退是最具特征的早期信号。由于其起病隐袭,早期症状不典型,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和CT等影像学诊断均无血管性或其他脑器质性病变的明确提示,因此,给临床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由于CCCI发病率高、预后差、低龄化趋势明显,长期慢性脑供血不足产生的慢性脑缺血是缺血性卒中、TIA、脑供血不足、血管性痴呆等多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有研究表明,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异常是慢性脑供血不足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改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在临床上已经越来越被重视了。目前,改善和逆转内皮功能,并加强内皮功能的保护,是作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新趋势。

银杏达莫注射液又名杏丁,是第四代银杏提取物,加入双嘧达莫制成复合剂,主要成分包括:银杏苦内酯、银杏黄酮苷、白果内酯以及双嘧达莫。银杏达莫注射液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效能即:①特异性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减少红细胞的破裂及其降低血液的黏度,改善其微循环,提高缺血部位以及周围健康组织的血流量;②增加缺血缺氧组织对氧以及葡萄糖的利用,增加有氧代谢,清除自由基以及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③保持动脉及其静脉血管的张力;④保护神经细胞,加强神经传导以及加快神经递质的更新等。银杏达莫注射液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来降低神经细胞的凋亡率,并提高神经元对缺血以及缺氧的耐受度,改善神经营养,促进神经恢复[2]。神经节苷酯是存在于细胞膜上的一类鞘糖脂,是神经细胞的天然组成部分,对神经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当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时,形成缺血、缺氧等病理过程,脑内GM含量下降,外源性神经节苷脂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受损病灶区域,发挥神经保护作用[3,4]。

综上所述,应用银杏达莫和神经节苷脂治疗脑缺血,能极大的改善中枢神经细胞功能,增加患肢肌力,降低了病残率,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康小刚,陈建宗,王百忍,等.银杏叶提取物对百草枯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5,14(2):163-167

[2]王引明,刘秦凤,冯萍,等.急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的变化[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6,19(6):408

[3]王利群,周翠玲,张延霞,等.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分析[J].前卫医药杂志,2000,17(2):74-75

[4]张清,杨志宏,伍建林,等.大面积脑供血不足再灌注损伤的磁敏感加权成像与临床对照研究[J].磁共振成像,2010,1(1):23-28

上一篇:胆囊炎胆石症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 下一篇:消化性疾病的饮食护理―营养摄入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