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技巧

时间:2022-04-26 05:56:57

影视作品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技巧

摘要 影视作品的翻译应根据影视作品的语言特点,即口语化、即口语化、瞬间性、通俗性、受制性和无注性的特点进行翻译。

关键词 影视作品 语言特点 翻译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国产影片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许多观众越来越喜欢看外国影片,特别是美国电影及电视剧。而且欣赏外国影视作品也能使英语学习者足不出户就可以接触到外国社会生活,领略到异国风情。学习到原汁原味的英语。影视翻译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影视语言的特点

影视语言与书面文学语言不同,它有口语化、瞬间性、通俗性、制约性和无注性的特点,从而使影视翻译也有别于其他文学作品的翻译。

1.口语化的特点

影视语言本身绝大部分是由人物对白构成,与文学作品的语言比较正式和规范相比,影视语言则更口语化。这是因为人们接受的途径不同。通常人们是“读”小说,“看”电影电视,这样对语言形式的要求也就产生了不同。同一个句子。读起来可能不觉有什么不妥,但听时,也许会觉得很别扭。

2.瞬间性的特点

小说中人物的语言是印在纸上的。读者一遍看不懂。还可以重新再读,而影视中的语言是有声语言,转瞬即逝,若听不懂只能放弃,不能再听一遍。

3.通俗性的特点

影视艺术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绝大多数影视作品是供人们观赏的,因此影视语言要通俗易懂,雅俗共赏。老少皆宜,故弄玄虚。只能适得其反,这也是和影视语言的瞬间性特点相联系的。

4.制约性的特点

影视艺术既是一门画面艺术,也是一门有声艺术。影视作品的制作者总是潜心挖掘画面的功能,剧中的音乐和其他音响效果及演员的表演与演员的对白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对演员的对白起着辅和制约性的作用。

5.无注性的特点

文学作品中对于读者难以理解之处,往往有注解加以说明。影视片的字幕或旁白均为原片中就有的内容,另加的字幕会使观众应接不暇。补充的旁白易使观众不知所云。

二、影视翻译的技巧

1.译文与口型、停顿和示意动作相符合原则

影视语言具有制约性的特点,具体地说,演员的对白受到演员说话时的口型、停顿和示意动作这三方面的制约。因此翻译时,应使译文与这三方面保持一致。

(1)与口型相符

影视翻译是为演员配音准备脚本,因此译文必须配合屏幕上演员的口型,如演员有只能说五个字的时间,既使译者认为十个字是“最贴切”的译文,也不能译成十个字,否则观众看到演员的嘴巴已不动而却仍能听到说话声。岂不是滑稽。反之。亦然。例如:“He is a universitystudent”这句话有10个音节,若使译文与口型相吻合,应在长度上尽量拉长,可译成“他如今是在大学里念书”。

(2)与停顿相符合

由于中、外文化在语法和结构上的差异,外文中的停顿放在译文中里往往并不对位。因此。译者须注意将外文译成中之后,让这些停顿仍显得自然。例如,BERRENGER’S(《冷暖人间》)中有一段对话:

Cammie:How much do you owe?

Billy:One hundred…and eighty thousand,

Cammie:Dollars?

Billy:Yeah,dollars,

其中第二句Billy的话中带有停顿,为了使停顿仍显得很自然,钱绍昌教授没有将其直译为“一百千……以及八十千”,而是添上几个字译为“一共是……一万八千元”。

(3)与示意动作相符

Zack:It’s just you…and me,(The Colbys)

扎克:只有你……和我。(浮华世家)

例中,扎克在说“you”and“me”时分别用手指了指对方和自己,按照中文的习惯,应先说“我”后说“你”,但这里,因受到动作的制约,译文只能先让“你”出现在“我”之前。

2.无法直译的文化因素,可采用“化”的原则

英语中有许多词语。如予以直译中国观众往往不易理解,在小说中,译者可能利用注解来说明,但在影视翻译中则无法做到。对于这样的部分,译者可通常采用变通手段,将其“化”掉。例如:

Peter:Oh,this?Well,I like privacy whenI retire,Yes,I’m very delicate in that respect,Prying eyes annoy me,Behold the walls ofJerichho!Err,maybe not as thick as the onesthat Joshua blew down with his trumpet,(ithappened One Night)

台词中的“耶利亚城墙”和“约书亚”这两词语均与《圣经》故事有关,大多数中国观众对西方宗教文化比较陌生,若采用直译,观众则无法理解其含义,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这段文字做了处理:

彼得:这个吗?我休息的时候不想被别人干扰,在那方面我很敏感,不想被别人偷看,你看这像《圣经》中的耶利哥城墙,虽比不上以色列人的军长约书亚用号角吹倒的墙厚,却比它安全多了。

这样处理后,观众对这些典故的出处与含义便清楚了。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使用“化”时要掌握好尺度,对于观众比较熟悉的文化知识,翻译时应尽量保留原文的语言及文化特色,因为影视片是文化交流的渠道,通过影视片的欣赏观众可以感受到异国风情和他们所特有的习俗。从而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

3.译文与人物性格、情感相符合原则

译者在翻译时要把握剧中人物的个性。使译文言如其人。如。美国电影“GHOST”(《人鬼情未了》)中的一段话:“Molly,New York Timesis just some frustrated little critic with pimplesOn his ass who flunked out Of art school,sowho cares what they think。”其中的“…withpimples on his ass…”反映了人物强烈的憎恶感和不满情绪,译成“莫莉,纽约时报上刊登的都是一些被艺校退学的刺头学生写的狗屁评论文章,谁在乎他们怎么想?”好一些,能将人物的情感表现了出来。

4.译文与大众化相符合原则

影视作品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媒介,只有使用大众化的语言才能更容易被普通观众所接受。译者要在通顺的基础上使语言靠近大众、清楚明白、雅俗共赏、老少皆宜。

影视作品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及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影视翻译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影视翻译应受到翻译界人士的高度重视。

上一篇:论西方电影音乐之传承 下一篇:影像真实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