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地理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时间:2022-04-26 12:04:39

例谈地理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摘 要:地理新课程已经实施多年,其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即选用恰当的方法和内容,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对此,迫切需要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提问要问到关键处,问到点子上,问出水平来。结合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及教学实践,对地理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理教学;问题;设问方式

一、读图设问,高效提取地图信息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引导学生学会读图、记图、忆图是学好地理的关键。一幅地图往往包含很多地理信息,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快速地找到有用的信息。这时,地理教师就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读图。首先就是结合地图进行有效的提问,使学生明确要获取怎样的信息,增强读图的针对性。另外,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步步推进地掌握相关的地图信息。例如,在讲《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这节课,在读“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时,为了突出我国农业地区分布不均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读图,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1)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哪两部分?它们的界线在哪里?我国的四大牧场有哪几个?(2)林业集中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哪些属于天然林?哪些属于人工林?(3)东西两部分有哪些农业类型?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以上问题的设计,为学生读图提供了方向。坚持类似的读图训练将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二、承转处设问,承前启后,增强教学内容的连贯性

承转即承接与转折,经常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课堂中经常涉及内容的转换,此处往往也是学生思维产生转向和思维受阻的地方。选择合适的承转方式会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连贯,其中设问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

《黄河的治理》这节课,内容包括黄河的源流状况、奉献、忧患及成因分析,为使知识之间更加连贯,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笔者设计了以下承转提问:

(1)黄河作为我国的第二长河,被称为“母亲河”。它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华夏大地上。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呢?(2)黄河作为母亲河,她对中华儿女的奉献应该是无私的。然而,有人却称黄河是一条害河。她曾经给我们带来过什么威胁呢?(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她饱含泥沙,下游成为“地上河”,始终有决口的危险,因此她也成为中国的大忧患。请思考治理黄河的主要措施有哪些。由此,通过问题设计,将看似零散的知识前后联系,增强了教学内容的连贯性。

三、进一步追问,建立知识链接

地理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的学情,经常需要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而把握教材更深层的内涵,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水资源》这节课的教学中,笔者以“缺水”作为主要教学线索,进行适时的追问,有效地建立了知识的链接。问题(1):“水球为什么缺水?”与“大洲和大洋”等知识进行链接。追问:“地球缺的是什么水?”(淡水)问题(2):“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有何特点?”追问:“与我国的降水分布有怎样的联系?”引导学生得到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与降水的分布基本一致,进一步得出降水是决定水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使得水资源的学习与前面降水的学习建立起链接,这样密切了知识的前后联系,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又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建构。

四、逆向设问,开辟思维通道

地理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往往平铺直叙,落入平淡,有的则是老调重弹。如此之类问题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更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适时逆向设问,可以开辟思维通道。例如,《水资源》这节课可以选用问题引入。比较以下两个问题:“水作为一种资源,请你说说水资源的用途?”“假如今天停水了,会怎样?”笔者认为,第二种问法,更能激起学生的思维。再如,在讲“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这节课时,设计这样的问题:“我国农业地区分布上存在“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特点,这种分布能否调换一下?”还有在讲解我国地势特点对河流、气候的影响时,也可以设计问题:“假如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又会怎样呢?”

五、对比设问,提升知识分辨率

地理学的主要特征就是综合性和区域性,各地理知识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对于相类似或相反的地理知识采用对比的方法来学习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对比可以启动学生思维,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例如,讲述《中国的工业分布与发展》这节课时,为了突出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可以设计以下问题:“比较辽中南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的条件?”再如,气候特征这节课,为了进一步理解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形成的最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设计如下对比提问:“纬度位置的差异使得赤道地区与两极地区的气候截然不同,然而,同在北纬15度到北纬30度之间,我国分布着稻香鱼肥的‘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而同纬度的北部非洲却是十里不见人烟,十分荒凉的沙漠,为什么景观差异如此显著呢?”

总之,课堂问题设计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艺术。正如《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撞钟,扣之以小者则小鸣,扣之以大者则大鸣,待以其容,然后尽其声。”地理教师应努力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真正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进而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上一篇: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 下一篇:初中区域地理高考复习新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