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至深的中西方爱情传奇

时间:2022-04-25 06:39:59

感人至深的中西方爱情传奇

[摘 要]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类世界最美好的感情,在人的各种情感中,爱情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受社会政治、文化、宗教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爱情在不同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泰坦尼克号》与《山楂树之恋》都是爱情悲剧的经典之作,两部电影透露出的中西方爱情观有着极大的不同,通过对两部作品中爱情观念的比较,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中西方文化所存在的鲜明差异。

[关键词] 爱情悲剧电影;中西方爱情观;差异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类世界最美好的感情,在人的各种情感中,爱情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自古以来,多少人为之舍生忘死。然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受社会政治、文化、宗教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爱情在不同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中西方对于爱情的认知和作为也有迥然不同的景象。这也可以从东西方名人对爱情的评价中可以明显看出,傅雷说要找永久的伴侣,也得多用理智考虑,勿被感情蒙蔽。情人的眼光一结婚就会变,变得你自己都不相信,事先要不想到这一着,必招来无穷的痛苦。莎士比亚说:“一个人明明知道沉迷在爱情里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可是,在讥笑他人的浅薄无聊以后,偏偏会自己打自己的耳光,照样陷入爱情盈柔的怀抱。”林语堂说:一个没有孩子的妻子就是情妇,而一个有孩子的情妇就是妻子。”

《泰坦尼克号》和《山楂树之恋》这两部电影都是感人至深的爱情传奇,都堪称爱情悲剧的经典之作,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首先,两部作品中男女主角的社会地位都相差悬殊。《泰坦尼克号》中的杰克是个未成名的穷画家,露丝是个富有的贵族小姐。《山楂树之恋》的背景是在“”这个特殊社会背景下,“成分”成为评价一个人是否先进的重要标准,静秋是地主家庭的女儿,老三的父亲则是某军区司长,这为两对年轻人的爱情悲剧埋下伏笔。其次,在悲剧结尾中,都是男主角去世,成就一段爱情绝唱。《泰坦尼克号》中的杰克为了心爱的女人,放弃了自己生存的机会。《山楂树之恋》中的老三,最后得了白血病离开了人世,最终葬于山楂树下。而女主人公命运也相同。露丝去了美国,最终嫁人,相夫教子。静秋也找到机会离开了伤心地,去了美国。最后,两部电影都有象征符号,贯穿电影《泰坦尼克号》始终的海洋之心”象征爱情永恒。而《山楂树之恋》中用一棵开红色花的山楂树象征纯洁、热烈而美好的爱情。我们不能说,杰克与露丝的故事更凄美,也不能说老三和静秋的爱情更动听,这两对年轻人都是爱情的执著追求者,只是他们在爱情观上有一定的差异。

下面我们从主题表达、对爱情的表达、女主角对待爱情的态度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主题表达

《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以历史闻名的海上大灾难为背景,以“海洋之心”这个王室用的钻石贯穿了影片,以老人露丝的回忆为线索,叙述起来情节娓娓动人。 不羁少年靠着自己的一股拼劲在码头上靠着赢得了自己去美国的船票,而露丝和母亲以及未婚夫卡尔也同时登上了轮船。两个人,一个崇尚自由,一个期待从世俗中解脱。共同的向往使得他们走到一起。露丝体会到了无限的欢乐,忘记了忧愁;傍晚在晚霞的照耀下手握手站于船头上,听海风,看彩霞;慌乱之中手的紧紧相握,彼此抓紧……两人在船头的戏堪称经典,没有几句台词,然而一切尽在不言中。露丝在船头张开双臂,睁开眼惊呼:“我在飞!”杰克在其身后轻轻拥住她。此时镜头缓慢上摇,后拉,从两人脸部特写切换为全景,将二人与美丽的大海,晚霞融合在一起。然而沉船的灾难突如其来,最感人的一幕莫过于两人在大海里的生离死别了。寂静的夜空,无垠的大海,四处漂浮的尸体……以黯淡的影调呈现出一派垂死的寂静,让人不寒而栗。露丝趴在甲板上,紧握着杰克的手,杰克告诉她永远不要放弃,是杰克给了她生得希望,给了她活下去的勇气!“永远不要放弃”正是这句话,成为露丝一生的座右铭,陪伴她度过余生。这段仅仅只经历了两天三夜的爱情,却显示令人叹为观止的坚韧与不屈,成为百年经典。

而《山楂树之恋》中,老三和静秋的爱情却不同,没有杰克与露丝的爱情那样震撼、动人心魄,而是像一杯白开水那样纯净、透明、波澜不惊。男女主人公在“禁忌爱情”的社会环境下从相识到相知处处小心翼翼,事事防人耳目。尤其是“出身不好”的静秋,更是经历了拒绝爱情――害怕爱情――故事的没有太多矛盾冲突和情节跌宕却拥有着能够净化人的心灵的安静的强大力量,同样刻骨铭心而又感人至深。最令人感动的是老三对静秋的付出,那种心甘情愿,不需要任何回报的付出。他等着静秋毕业、等着静秋工作,等着静秋转正,等着静秋所有的心愿都实现了,他自己却得白血病去世了,老三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中望着天花板上两人的合影流泪而终。最终葬于山楂树下,遥望着小路的尽头――静秋的方向。老三的日记中写道:“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我会等你一辈子……”张艺谋的拍摄以朴素、张艺谋以朴素、直接的手法,在平实的生活中表现出爱情的伟大。影片纯真、干净、毫无杂质。

二、对爱情的表达

西方人表达爱情的方式就显得直露、开放,有时甚至是异常狂热、不顾一切的。《泰坦尼克号》中,尽管露丝和杰克之间从相识、相恋到完结仅有短短的3天时间,但他们的心永远都是连在一起的。正如老年的露丝说的:“他救了我的命,他救了我的灵魂,而我却连张他的照片都没有,但他永远活在我的心里。”爱上一个人,其实只需要一个瞬间。最感人的台词是在电影结尾处,杰克对露丝说:“露丝,赢到那张船票是我一生中最幸运的事。它把我带到了你的身边,我感到很欣慰,真的,我感到很欣慰。露丝,你必须要答应我,你要答应我活下去,绝不放弃,无论发生什么,无论希望有多么渺茫。答应我,露丝,你绝不会食言的是吧,快答应我。”

而中国人则相反,中国人用最含蓄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让感情化在生活中,表达于眼神的交流中。《山楂树之恋》在很多场面都表达了中国人委婉含蓄的爱情观念,例如:在老三和静秋过河的时候,由于这种含蓄委婉的思想使得老三想拉着静秋的手却又不好意思,两人只能用小木棍拉着淌过着静静地河水,他们走着走着老三就慢慢地牵到静秋的手。还有,当老三目送静秋乘摆渡过江后,隔着翠绿幽深的江水,向对岸的静秋做出了拥抱的手势。这时,舒缓低沉的音乐声想起。静秋也做出了迎合老三拥抱的手势,两人在音乐声中隔江对望、相拥,老三眼中噙满泪水,而静秋更是泪如雨下。在影片中还有一处:老三在答应了静秋妈妈不合静秋见面后,在临走时给静秋包扎被石灰水烧坏的脚。老三蹲在那里边垂泪边给静秋缠脚,静秋也忍不住泪流满面。

三、女主角对待爱情的态度

在《泰坦尼克号》中,当露丝和杰克双方喜欢时,露丝和杰克都是处于主动地位,尤其是女主角露丝,很大胆,开放,内心有着强烈反叛意识,她对未来的婚姻生活感到万分无奈,内心如波涛一般地汹涌澎湃;她敢于去追求自己喜欢的,面对未婚夫的咄咄逼人,面对未婚夫的千方百计地阻挠,面对母亲的要求,她依然是坚持着。她毅然抛弃为钱而生,为家族而活,她清楚自己的人生应该如何书写,即便是一生穷困潦倒,哪怕一无所有,只要还有爱的温存和感动,那已是足够。影片中男女主人公临风站在船头双臂展开仿若飞翔的画面,优雅唯美,使心怀美好愿望的观众难以忘怀,也就在这时他们的爱情火焰一触即发,露丝在卧室中让杰克为其画出自己佩戴海洋之心的画,他们在之后的逃脱躲避中,在底舱的汽车中彻底爆发自己对爱的激情,正是这时,露丝决定背叛母亲和未婚夫,与杰克厮守在一起。

与露丝不同,《山楂树之恋》中静秋对待爱情的态度却很含蓄,委婉,她的性格中缺乏坚毅,太过柔弱,在当时“”的环境打压下更加重了她得自卑与懦弱,从她的出生,到她的责任,母亲的教导,旁人的观察都使得她处事更加谨慎、小心,害怕那个年代的“小资产阶级思想情调”。静秋时时遮掩着和老三的交往,而且总是在寻找机会试探老三对自己是否真心。尽管如此,她总也不能给出确定的判断。在这个影片中,男主角老三是爱情的给予者,他用自己的行动拨开了静秋生活中的乌云,使静秋相信他们会一直在一起,为静秋的生活注入色彩。随着时间的推移,静秋的心越来越被老三吸引,但是静秋一直在矛盾中与自己作斗争。后来老三对静秋越来越依赖,也使得静秋有极大的勇气去追求心中的真爱。

这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爱情观,首先,对于西方人来说,爱情是他们生活和生命中的全部,爱情即是一切,朱光潜先生对西方爱情有着独特精辟的见解:“西方人重视恋爱,有‘恋爱最上’的标语。”但在中国则不然,他们的爱情被各种因素所困扰,既需要又恐惧,接受又逃避,既向往爱情的美好,又害怕爱情的伤害,更有甚者,直接将爱情视为恐惧,这正是中国的传统观念在作祟。其次,在爱情的表达方式上看,西方文化中表达爱情的方式显得直白、开放。东方人就不同,婉约、含蓄。即便有感情也愿藏在心底,尤其是女孩子,不敢去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处于被动、从属地位。最后,两部电影体现出中西方对性的态度也不同,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有男女主角缠绵激情的场面,而在《山楂树之恋》中,却连接吻的镜头都很模糊处理,传递出一种久违的纯真。中国的传统婚姻是以生育为基础,然后是婚姻,最后才是,而西方,次序却是完全颠倒的。 西方人以为基础,然后是婚姻,最后才是生育。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东西方虽有差异,但仍有共识,都向往着美好的爱情。

总之,这两部爱情悲剧都没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但这却增加了它的美感,正如断臂的维纳斯,在感叹残缺的同时却发现了她断臂中独特的残缺美,所以有人说到残缺到极致,便是美到极致。朱光潜先生说:“无论情节多么可怕的悲剧,其中总隐含着一点柔情,总有一点使我们动心的东西,使我们为结局的灾难感到惋惜的东西。这点东西就构成我们所说的悲剧中的‘怜悯’。”

[参考文献]

[1] 陈欣.中西方传统爱情观比较[J].文教资料,2010(01).

[2] 程惠哲.《山楂树之恋》的爱情观解读[J].艺术评论,2010(11).

[作者简介] 刘敏(1977― ),女,河北保定人,硕士,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美国文学及外语教学。

上一篇:重寻张爱玲 下一篇:从电影《情人》看杜拉斯文学作品的双向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