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更斯号的土卫六探险之旅

时间:2022-04-25 10:13:22

惠更斯号的土卫六探险之旅

在经历7年漫长的太空遨游之后,深受全球科学家关注的欧空局惠更斯号登陆器终于顺利登上土卫六表面,并成功传回了包括照片在内的诸多数据资料,为人类真正了解土卫六提供了珍贵的科学依据。

去年圣诞节那天,惠更斯号登陆器正式与卡西尼号探测器分离,开始了奔向土卫六的长达400万公里的行程。经过20天的长途跋涉,于北京时间2005年1月14日18时13分抵达土卫六上空1270公里的目标位置,同时开启自身的降落程序,着手准备穿越土卫六的大气层。

在短短3分种的时间内,进入降落程序的惠更斯号登陆器的飞行时速由18000公里降到1400公里,在穿越土卫六的云层时,登陆器按顺序打开一系列降落伞并使其自身速度降到300公里/小时。当惠更斯号降落到距离土卫六表面160公里的高空时,登陆器上的各种科学探测设备开始工作,拍摄土卫六的表面照片,收集分析土卫六大气的各项数据指标,并将相关数据资料传给在土星轨道飞行的卡西尼号探测器,由其传回地球。当到达土卫六上空120公里的位置时,惠更斯号打开了最后的小型降落伞开始进入最终着陆土卫六地表的过程。

就在惠更斯号按预定程序实施着陆的同时,欧空局的科学家们也正焦急地期盼着能够收到惠更斯号发回的信号。因为就在一年前,欧空局的另一枚探测器BEAGLE2就是在着陆火星表面时出现问题,导致其最终“石沉大海”。北京时间2005年1月14日18点25分,位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绿堤”(GPT)射电望远镜终于捕捉到了来自惠更斯号的一个微弱信号,证实惠更斯号已经开始进入降落程序并正穿越土卫六的大气层。

惠更斯号的整个着陆过程持续了2小时15分钟,在此期间,登陆器上的6个探测设备分别收集了土卫六大气的各项数据,其中,“气象层质谱分析仪”收集分析大气组成,“降落摄影光谱无线电仪”拍摄气态甲烷照片和降落的全息摄影,并对土卫六的地表组成进行光谱分析。这些数据将同惠更斯号探测器上其他设备探测收集到的有关土卫六的风场强度、温度、气压、电场和磁场等数据一起,经卡西尼号探测器发送回地球。

北京时间1月15日0时19分,位于德国西部达姆施塔特的欧空局地面控制中心终于收到了惠更斯号发送回的首批包括照片在内的各项数据。欧空局局长让・雅克・多尔丹当场表示,“我们是土卫六的第一批访客。我们正在接收的科学数据将会揭开这个新世界的秘密。”

由于自身携带的能源有限,惠更斯号登陆器在登陆后约90分钟就结束了自己的探测使命,静静地、永远地留在了土卫六的表面。但由其拍摄、收集、传回的有关土卫六的地表特征、大气环境各项指数的科学数据已足够欧空局的科学家们“消化”几年时间的了。由于土卫六大气的物理及化学成分与40亿年前的地球很相似,因此,科学家们希望能够通过对惠更斯号传回的数据资料的分析研究,揭示土卫六的真实面目,探究地球生命的起源。(摘自2005年1月17日《科技日报》)

上一篇:科技创新展巾帼风采 下一篇:什么是“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