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有效的音乐教学手段

时间:2022-04-25 08:37:17

如何实施有效的音乐教学手段

【摘 要】如何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有意义的教学实践,是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那么,如何有效的实施音乐教学?

【关键词】教学情境;审美评价;感情

一、创设情境

所谓情境,我认为是能唤起学生心底感和听课激情的一个意境和环境。如果把学生比做演员的话,它就是一个供演员发挥想象施展才能的舞台。教师作为导演,就应千方百计地创设好这个舞台。在情境的创设中应注意连贯性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把创设的情境和教学内容精密的联系在一起,使得学生的思考能一环扣一环。在设置每一个教学情景时应该有效的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做能思考到的范围进行精心的创设,从而能紧扣教学内容,是学生能愉悦的在所设情境中进行思考。在我们教学课堂上应该对让学生的思维空间进行引导,尤其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更是要创造让学生思考的空间,从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我们在创设情境时应该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情感相通心相连,一位好老师应该是情境的付出者和操纵者,把握导入的基调和情感分寸,启发学生的思维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达到最优化的导入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情境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发展,一个好的情境应该是学生熟悉的、简明的真实的合理的,能有效的引发学生的思考,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生理需要。教师应该积极营造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主动体验的氛围,学生的最好刺激我觉得应该是学生对所学内容要产生兴趣;一段精彩的导入往往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促使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情境的创设方式有:布置作业、生活展示、实物展示、图画再现等。

二、发展情趣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发生兴趣。”一堂成功的音乐课,首要的一点应该使学生对所接受的新知识,具有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和好奇。因为兴趣和好奇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因此教师善于诱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是形成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一环。融音乐训练,节奏律动,力度,速度,感知,情绪体验,音乐想象,动作创编等音乐训为一体。在自觉地,主动地参与情况下,在愉快的情绪中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学生,由于个人的经历不同,肯定会产生个体差异,这是极其正常的事。“是泥土,可以烧成砖瓦;是铁矿,可以百炼成钢;是金子,就应当放出光彩。”根据不同的情况,发展不同的爱好,多方位、多渠道,创造一种适合学生的教育。无论学生是否具有音乐天赋,都有参与音乐活动、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这样音乐的兴趣与爱好很自然就会成为每一个人的事情了。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才能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正确的审美评价,进而形成创造美的欲望。

三、培养情感

情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是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既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音乐教育目标之一。好的音乐作品能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共鸣、激动、联想、想象,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人的心灵,使人受某种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熏陶渗透,日积月累,便会感情丰富,情思细腻,使人格完善起来。

审美是音乐教育的核心,是作用于情感领域的教育活动。审美情感的培养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基本条件,它能使学生在掌握音乐知识、技能、欣赏、演唱等过程中沟通审美情感,感染学生提高其审美能力,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它能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课外兴趣小组、艺术节等活动的具体参与,而作用于学生的情感之上。学生只有感知音乐的美,才会被音乐所陶醉,才会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和动力。

用音乐来表达、陈述自己的思想,是人抒感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当学生听到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或乐曲时都会表现出兴奋与高兴,而听到一首低沉、悲哀的乐曲时也会出现情绪低落。这说明音乐不但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思想情感的产生。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的培养,使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开发,学会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前提条件,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理想途径。

一位哲人这样说过:一个人没有了知识,他只能是社会的半成品,而一个知识高深而又缺少道德修养的人,他将是社会的危险品。由此看来,道德是一个人素质结构的重要方面。缺少了道德,一个人的素质是不健全的。音乐教学中教学生学唱、欣赏歌曲的过程也应是育人的过程。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育人内涵,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实施有效的音乐教学手段,应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音乐。以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以培育人格审美完善,身心和谐发展目的来进行音乐教学的改革。

上一篇:巧用多媒体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 下一篇:基于交通安全行为体验的建构性学习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