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文教学中语言方面的一点思考

时间:2022-04-25 08:19:51

关于作文教学中语言方面的一点思考

长期以来,作为语文“半壁江山”的作文被学生视为难以跨越的关隘。究其要因,则指向为学生作文语言的匮乏,以致于形成作文“假”、“大”、“空”的普遍现象。积累写作素材,生成作文语言,方可一解学生无从下笔的焦灼。本文观照课内外两个视角,归纳作文语言习得的些许途径,就作文教学中语言方面做一点思考。

聚焦语文视域,作文教学往往生发出种种问题:教师无从点评,因为作文质量不能过关;学生无从着笔,因为作文语言极其贫乏。语文教学的主体——学生常陷入“无米下锅”的尴尬。言过其实,则易导致作文“假”,一味说理,则易使作文偏于“大”,缺少内容,则易将作文推向“空”。实际上,这说明学生作文语言积累得不足。没有大量鲜活、生动的语言,自然缺失精神的底子,谈到巧妙运用,谋篇布局就更是难上加难。那么,作文语言到哪里去找寻?作文语言如何生成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事物之间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沟通好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无疑是获得作文语言的重要方面。

一、课内——作文语言生成的“大本营”

一堂好课,常被理解为富有诗意的,师生皆可为诗人。从语文教师的典范且精要的教学语言到教材中溢美的无声语言,再到学生间交流时的互动性语言,学生都可以从中汲取写作养料,在收集语言信息的同时,还能获得审美体验。课内就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语言积累的需求,全因课内能调动教师、教材、学生这三者紧密结合的积极性,这就使得学生找到了作文语言生成的大本营。

(一)教师教学语言具有张力,给学生以启迪。从语文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要求来看,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在不断地提升。新时期,角色的转换与定位促使语文教师由教书匠成长为研究型或学者型教师。无论是在课上粉墨黑板,口吐文章,还是在课余潜心研究课题,优化教学设计,语文教师都在运用语言、文字同文本和学生打交道。教学语言则是凸显教学风格,彰显教学理念的灵动符号,它们具有高度的张力,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了启示。比如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表现的突出环节——导入设计,就很能体现教师的语言魅力。一位教师在讲授《狼》时采用对联导入:“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学生马上想到《聊斋志异》、蒲松龄。[1]导语设计的独具匠心,新颖别致,不仅达到了引生入文的目的,还给学生以知识性的传递。学生接受了教师语言艺术的熏陶,作文语言的生成便多了路径。

教材具有感染力,为学生作文语言的生成塑造模板。需要指出的是,对教材的界定并不仅仅指课本,它还应包括除课本以外的能辅助教学、推进教学的一切材料。教材是师生对话的媒介。教师研读教材,形成教学思路;学生阅读教材,感知文本世界。当然,在课堂上,主要运用的还是课本。课本中的选文涉及古今中外、诗词歌赋、民族风情等,内容异彩纷呈,展现人世百态。选文之美之广,不仅在内容,而且在形式。其中,作品语言的表现形式就可以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模板。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道理似乎也适用于学生。学生在了解文本的主旨,把握作者在文字中流露的思想感情之后,大可含英咀华,品析鉴赏文中的优美文字、语段。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在一朝一夕,而在于日积月累。摘记富有诗意、哲理的佳词妙句的习惯,对于积累作文语言来说尤为重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看来荀子的《劝学》对于作文教学有莫大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假”于什么?“假”于对文章语言的敏感。课本提供感源,以待学生去用心发掘。

(三)学生之间交流的互动性语言,具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能激发学生表达的热情。静态的语言仅停留在欣赏、玩味的层面,而发散思维神经,能动地组织起课内学生的有声活动,便可打开学生封闭已久的心门,使其彼此倾心交流来填补语言的空白区域。《课标》提出“重视写作教学与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建议。[2]写作语言的形成,离不开有效的听说活动。比如在课内安排课前演讲,讲者与听者都能受益匪浅。讲者自备素材,过程中参阅并熟知资料,又培养了语感。听者需细心接收每个语言片段,方能点评优劣,反馈于讲者。在这一听一讲中,学生与语言发生亲密碰撞,对一些有声、有色、有趣的语言就不再感到陌生,它们已悄然化成一笔丰厚的积蓄。再比如课上可就某个观点开展微型辩论会,学生们唇枪舌剑,据理力争,都竭力表达个性化的见解。在争辩中相互观摩,为论点搜索论据,在活动中历练语言。运用语言是一项功夫,生成语言更是一门学问。学生之间的这种互动性的话语,仿佛具有物理学意义上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使学生口语交际训练不生硬、僵化,同时又能引发学生对于现实问题的思考,激发表达和写作的欲望。

二、课外——作文语言生成的“语料库”

课内的语料资源相对有限,学生若要生成更多有用的作文语言,写成文质兼美的文章,视野就不能只局限于课内,还须放眼于课外。这个大的语料库能拓宽学生的精神空间,活跃学生的思维方式。课外世界,精彩万分。就作文语言的生成来看,大致可关注课外范畴中以下两个方面。

(一)课余生活:作文语言生成的源流。课余生活,多姿多彩,包罗万象。只要有心,生活处处皆语料。叶圣陶先生说:“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整个生活时时在那里向上发展,写作材料自会滔滔汩汩地无穷无尽地流出来,而且常是澄清的。”[3]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在课外生活中可以正确利用各种多媒体资源,拥有视听享受的同时,不忘采拾其中饶有意味、饱含情思的碎片化语言,这样一种高端的消遣,真是一举两得。有学者就一反电视等资源会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观点,提出“充分利用电视资源充实作文语言”的主张。[4]的确,诸如广告词、台词、相声小品等都不只是娱乐的快捷方式,而恰恰可以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渠道,让学生作文语言的干渴之田充满甘霖。方明生在《日本教育中的生活作文教学思想》中这样阐释作文:“作文是由生活环境的刺激而内发的。用自己体验过的感受、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种生活形成的自我的真实的心律,就是作文。”[5]作文因生活而起,生活乃为作文语言的源头活水,课余生活隶属大的生活本身,这份语言资源亦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二)课外阅读:作文语言生成的基石。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这是共识。课内阅读单从量讲,还远不能使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课标》中关于阅读方面有这样的建议:“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6]显然要扩大阅读面,还需要课外阅读做有力的奠基。古语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人墨客,无一不是博览群书而满腹经纶。远观七步成诗的曹植,近看弃医从文的鲁迅,他们的文学成就绝对是由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修养支撑的。而今言及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这一课程理念的落实,阅读必然是一个重要构成。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不该也不能是截然分开的。温儒敏说:“语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的‘语文生活’,让课堂阅读教学往课外阅读延伸,课内外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连成一体。”[7]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它是学生作文语言生成的基石。脱离了课外阅读,难以积淀写作功底,写作能力的提升更无从谈起。

沟通课内与课外,加强二者之间天然的联系,成为学生作文语言生成的必需。从课内的“大本营”出发到建立课外的“语料库”,学生立足于积累、生成作文语言的本位,与教师、教材、同伴对话;与此同时,又投身于作文语言生成的广角,与课余生活、课外阅读融合。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素材的营养,沟通课内课外,他们的才思渐涌于心间,生成自己的作文语言后,方可达到倚马可待,文不加点的理想境界。

注释:

[1]郝晓丽.语文教学中的导入艺术[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8).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4]汪春香.充分利用电视资源充实作文语言[J].中国校外教育,2009,(10).

[5]方明生.日本教育中的生活作文教学思想[J].外国教育资料,1996,(05).

[7]温儒敏.忽视课外阅读,语文课就只是半截子的[J].课程·教材·教法,2012,(01).

(张涛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130117)

上一篇:职高语文诗歌鉴赏策略分析 下一篇:浅谈小班化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