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

时间:2022-04-24 11:57:28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

《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因此语文课堂要换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1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乡下人家》一课时,我现在课前精心收集了各种农村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老师今天要带领你们去农村参观体验,然后出示农村的图片,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2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老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地参与的课堂教学, 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乡下人家》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画出来,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来。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便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兴趣,让学生全方位的参与学习,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 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3 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在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开卷有益》时我让学生们展开小组讨论,列举出开卷有益的和开卷无益的方面,最后,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这个问题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既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又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4 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朗读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以声释义的活动和过程。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读书成绩,感受读书的快乐。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5 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是课堂真真正正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在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如果答对了或者答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地训练中获取点滴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我还经常对学困生给予激励性的评价,不但承认学生的进步,更是给予了他们进步的动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由此喜欢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卡耐基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儿童天生喜欢鼓励和赞美。课堂上,教师一句亲切、简单的“你真棒”,再加上眼神中发自内心的鼓励,定会像润物的春雨滋润学生幼小的心灵,使学生感受到器重和关切,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上一篇:小学生数学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试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