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议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问题与措施

时间:2022-04-24 11:27:21

简议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问题与措施

小[摘 要]建筑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在时展的潮流中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兴起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面对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现状和市场经济体制下激烈竞争的严竣形式,紧跟时代的脚步大国发展信息化技术既是时代召唤,也是管理方式改革的迫切需要,作为企业的决策层和管理层应该更加清淅的认识到信息管理技术未来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不断推进管理的信息化改革。

[关键词]施工管理 信息化 项目管理 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110-02

建筑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在时展的潮流中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兴起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代工程建设也由简单、单一化建设向着规模化、复杂化演变,工程建设投资不断的增大,施工周期相应的变长,施工过程中所需的设备和技术也在日益更新,因此对于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使得管理难度骤增。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过程其实就是信息的管理,如工程项目施工人员组织结构、项目所需材料及设备、工期计划、质量控制体系等管理的本质都是对信息的管理。过去由于工程项目结构简单、规模比较小,使得施工项目采用人工管理即可轻松实现,然而现在规模化、复杂化的工程建设使得完全依赖人工管理显露出许多缺点,主要表现在工作效率低,对施工现场的控制力变弱。信息化技术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运用就是通过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和网络数据资源的丰富性来提高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加强对施工现场和过程的动态控制,使整个工程的施工提高运行效率,为企业提升经济效益。

一、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信息化技术最早比较广泛的应用于通信领域,后才尝试引入建筑施工管理过程当中,因此在我国信息化技术在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比较晚。早期的信息技术主要用于自动化办公、标书信息及相关的档案管理,由于这些环节采用信息化技术使得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主要管理项目得以有效控制,大大的提高了施工管理的效率。然而近年来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建设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有了更大的提升空间,通过网络技术可以更多的利用信息平台实现资源的交换和利用,同时也可以对相关的数据采用数字化软件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为施工管理提供便捷的数据信息,特别是可以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度及精细化操作有效的进行控制。施工管理信息化的目的就在于实现相关数据的实时记录和存储,为各部门的管理人员提供进度、质量、成本等关乎工程项目建设的所有数据资源,不仅减轻了基层管理和技术人员的负担,也提升了项目建设的效率。而且网络化的普及使得管理的时效性进一步得到提升,决策层和管理层的人员可以轻松借助互联网实现跨地域工程项目的管理,缩小了地域性的差异,因此施工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建筑企业未业立足于市场的重要手段,也是扩大企业规模打造强盛企业所必不可少的管理研究项目。

二、可采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管理的项目

1、项目信息资源汇总及共享管理

信息化管理可以对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所有信息进行汇总,并且对涉及项目建设的所有人员开放数据接口,每个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身处的岗位筛选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而且每个人可以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对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从而在下载和上传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央数据库,实现了资源的信息化处理,不仅缩短了人工处理的时间,而且提高了资源的充分利用。

2、建筑工程工期进度信息化管理

进度是工程施工过程中较难控制的一个项目,因为受到气候条件、材料供货周期、工序交接等不确定因素的制约使得项目建设的进度管理较为复杂。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先行编制工程总进度计划,然后对主要项目进行分解,并由分包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反馈,由信息系统根据相关的设定进行分析从而对总进度计划进行修正,同时针对存在的相关问题可以通过云计算和分析,并结合互联网资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使得进度计划更贴切实际,而且进度管理信息可以与质量、材料控制等项目数据进行共享进行综合利用。

3、工程材料采购及车设备运维信息化管理

一项目工程的顺利施工最为关键的就是项目所需的材料供应及时与否。而且由于工程所需的材料种类、型号繁多,若完全依赖于人工报单无论从时效还是从供货周期上都会使得工期计划落慢。因此信息化管理对于工程材料的采购和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工程管理部联合材料员根据工序施工顺序及工期进度计划制定材料供应计划图,然后通过网络信息系统和ERP平台对所需的材料进行网上申报,并且还可根据进度信息数据的反馈及时调整供货的时间,在保证了资金正常流转的同时,不仅保证了工期进度节点的顺利实现,也使得材料入场时间尽可能的合理,不致于使材料积压或短缺对工程项目的施工产生影响。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信息化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的立足之本是工程项目的质量和人员的安全。质量和安全对于工程建设而言是永不过时的理念,现如今工程建设的复杂化和规模化使得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管理也向着信息管理方向发展。对于施工质量的信息化管理主要包括工程质量的验收规范、工程项目的工序安排以及常态化质量控制等三个环节,利用信息化数据平台,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可以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标准及施工方法及时的给予指导。

三、未来施工管理信息化的趋势

在各行各业信息化进程中,建筑行业的信息化是最复杂也是变量不确定因素最多的行业,相比较于机械制造、生活服务等行业难度要远远高出。但是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脚步和其具备的优势使得建筑企业不得不重视自身的信息化程度,为了解决建筑工程领域的诸多问题近年来科研机构和信息化人才队伍也不断的推出新的信息化技术试图能有效的对工程进行动态化管理和控制。

1、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最早是由乔治亚理工大学的Chuck Eastman教授所提出的,经过不断的实践发展后现如今在国外已经运用的比较成熟,在引入国内建筑后有人也曾豪言说“BIM技术对于建筑企来而言,不论多重视都不为过”,该技术之所以被重视是由于该信息技术可以为建筑项目提供一个可以随时、快速、普遍的访问到最准确、最新、最完整的4D信息数据平台,简言之管理人员和相关的人员只要为其提入接入口,就可以立体化、可视化的对项目的信息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但是由于现阶段在国内控扰BIM技术发展的最大困扰在于平台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对时间、位置及WBS的对应与实际有出入使得普及率比较低,但是在未来的发展阶段BIM技术必然会突破这一瓶颈。

2、BNS电子商务技术

阿里巴巴的淘宝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便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购物习惯由实体转向了虚拟,而且每年的客户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对于建筑行业而言,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是必然的。现阶段由于建筑行业的性质和以往市场规范不规范使得建筑所需材料的性能和价格信息无法全面了解,同时由于厂商信息的规模比较大,对于材料的质量控制也就变得比较棘手。BNS商务平台的产生可以依托互联网技术筛选、汇集出有价值的信息数据,施工企业和材料生产、供应商也可以实际远程沟通,通过数据的动态管理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材料采购的成本精准控制。

3、大数据平台云计算和移动技术

互联网的兴起使得智能手机也越来越普及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4G网络技术使得人们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享受到畅通的网络,体验到飞快的网速。建筑工程施工的最大特点就是人员移动性比较强,但是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使得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成为可能。再加上目前兴起的大数据平台建设,使得未来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可以实时通过云计算分析对现场质量安全等实现精细化、流程化、规范化管理。

四、实现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途径

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和导向,而且信息化管理日趋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技术,所谓的“管理出效益”在各行各业已经深入人心,而如何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和质量成为每个企业必须的研究课题。

1、提高施工管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现阶段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信息化进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是提高各项工作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如制定施工进度计划、材料采购计划、工程车辆设备调用计划等可以分别采用独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项目内部的信息化,广泛的利用网络技术不断的收集信息资源,为后续大数据平台的建立提供验验和数据库。与此同时可以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需求,大力的创新发展相关的应用软件,尽可能定制或编制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符合的辅助管理软件,通过对人员信息化的培训,不断的转变从业人员的思想意识,为后期建立综合信息平台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2、培养既懂工程项目管理业务又懂软件开发的综合性人才

一项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员的努力,建筑工程施工全面信息化管理虽然在未来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却离不开专业技术人员。数据库的建设,信息平台的建立都需要既懂施工项目管理又精通软件编程的复合性技术人才。现阶段建筑工程行业的信息水平较慢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软件研发公司对工程项管理不甚了解,只是依靠客户整理的相关资料和管理经验机械的进行软件开发,这就导致软件开发出来以后在应用的过程当中有诸多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如此反复的对软件进行修必仍然不能与施工管理相完美的结合。正是由于软件编程人员对施工管理没有自己的理解,面对未来建筑企业应该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重点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软件编程培训,在内部打造一批施工信息化平台建设的专业人员。

3、完善信息化管理与控制体系

“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强有力的管理制度,对于建筑企业信息化发展也如此,需要企业将信息化作为一项战略规划,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确保信息化进程的顺利实施。目前由于企业内各部门所掌握的信息资源不尽相同,由此存在的关系链和利益链也比较隐讳,这就使得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部门所共享的资源有限,资源的公开度和透明化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其实根本原因在于相关的管理制不完善,使得管理人员的管理模式、管理思维、管理技术、管理素质等都处于无序状态,统筹规划也不能落到实处。因引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是施工管理全面信息化实现的必要条件。

信息时代是一个资源集合汇总与共享的时代,在未来建筑行业将越来越依赖信息化技术,面对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现状和市场经济体制下激烈竞争的严竣形式,紧跟时代脚步大力发展信息化技术,既是时代召唤,也是管理方式改革的迫切需要,作为企业的决策层和管理层应该更加清淅的认识到信息管理技术未来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从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科学实践三方面不断推进管理的信息化改革,更加有力的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李俊华.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河北煤炭,2008(03).

[2] 旷春阳.施工质量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研究[J].建筑管理现代,2004(04).

[3] 马智亮,陈娟.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对策[J].施工技术,1998(4):4-5.

[4] 高友弟.论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2007,10(19):249-250.

[5] 王鹏宇.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民营科技,2008,3:196.

上一篇:多媒体教学在煤矿员工培训中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如何加强物资管理提供安全经济的物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