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原山野恣意行 闻得黄鹂四五声

时间:2022-04-24 09:46:16

清末,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画坛也发生了急剧变化。怡情养性的士大夫文人画日见衰微,为适应新兴市民阶层需要,书画作品在题材内容、风格技巧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形成新的流派。画家们继承陈淳、徐渭以来的水墨写意花卉传统,并将书法、篆刻的用笔融入绘画,以苍劲酣畅的笔法,淋漓的墨色,鲜艳强烈的敷彩,创造出气势磅礴的艺术形象,开拓了文人画的新途径。此时一直到民国,社会上流行一堂四屏的画轴,即花鸟四条屏、山水四条屏、人物四条屏以及梅兰竹菊四条屏等,这种绘画形式一直到今天仍受到人们的喜爱。

陕西安康历史博物馆珍藏有几堂四条屏,虽都是小名头的作品,但却很有欣赏价值,现择出与读者共赏。

图1,清 佚名《四时花鸟屏》,绢本,每条纵65厘米,横29厘米。左起第一屏是设色梅花黄雀图,盛开的梅花从右侧伸入画面,两只黄雀缩头站在花枝上,似乎寒冷异常。此为描绘冬天的景色;第二屏是设色绣球、月季绶带鸟,左下伸出绣球、月季花枝,一只扭头远望的绶带鸟站在花枝上,好像在企盼同伴赶快飞来。此为秋天之景色;第三屏是设色石竹画眉鸟,右侧分别伸出粉红、雪白花枝以及青竹,一双刚度过严寒的小鸟在花枝上偎依私语。画面展现的是春天的景色;第四屏是设色石榴白头翁,左侧伸出的石榴枝花苞和红花朵朵散布画面,两个大石榴裂开露籽。两只白头翁飞来,一只在喙琢榴籽,另一只正飞过来一同享受。白头翁用工笔描绘,栩栩如生。画面展现的是夏季景色。

这幅四条屏是晚清时期流行的四季花鸟屏,从画风及绢色陈旧来看,应出自一百多年前一位画技颇高的画家之手。

图2,清 吴嵩《仕女图屏》,设色纸本,每条纵77厘米,横22厘米。右起第一屏,画一立于树下远望,好像在会夫君前有些羞涩。旁有一红衣童子端一盆兰花,随主人送进书房。右上角题识:“买得兰芽似宝珍,清香满袖不沾尘。多情最是南楼莺,遥隔花枝唤玉人。桐梓山樵写。”下钤“吴嵩之章”白文印;第二屏画一株垂柳下,一闺门之女在接受小童献上的莲花。左侧上边题识:“绣罢鸳鸯下镜台,倒携罗扇暗徘徊。眼前一片湖天景,最爱莲花并蒂开。皖溪渔隐写。”下钤“瘿穹绣罗”白文印;第三屏画一红衣惜春女子及小童,似倚梅葬花。左侧中题识:“玉骨仙姿不耐寒,倚梅笼袖怯衣单。落花扫尽翻锄草,犹惹遗红不忍看。题应佩华仁兄世大人雅属。黄叶村主吴嵩小品。”下钤“半钓箴”白文印、“月麓吴嵩”朱文印;第四屏画一艺伎及小童坐在桐荫下。右侧中题识:“斜抱琵琶月满囊,梧桐露冷湿衣裳。秋风扑面浑无味,惟有蟾宫桂子香。醉古香词客作。”下钤“桐梓山樵”白文印。

吴嵩,生平不详,字月麓,号黄叶村主、桐梓山樵、皖溪渔隐,似安徽桐城人。史称,清代康熙朝画家吴嵩擅画山水,尤长于青绿山水,兼工花鸟、人物,山水工细。千岩万壑具有宋人之精密。花鸟精致,设色艳丽。

图3,清 傅子西《四季山水屏》,纸本,墨笔,每条纵134厘米,横34厘米。右起第一屏为春天景色,崇入云霄的山峰上的树木、左侧下方村舍旁的树木都叶芽初放,河湾里渔夫划船捕鱼等,都表示春天的到来。作者用披麻皴画出山峰,用淡墨擦染出湖光山色。左下角钤“光黄闲人”白文印;第二屏用泼墨苔点法绘山峦、树木坡石,用细笔勾出房舍、渔船,一幅美丽的夏天景色呈现眼前。左下角钤“乐行翁”白文印;第三屏坡石及远山上的树木被风一吹,树叶纷纷飘落,这正是深秋的场景。右下侧钤“听其自然”白文随形闲章;第四屏中的山峰、村舍及所有树木都被白雪覆盖,“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雪景展现于眼前。右上角落款:“天一仁兄大人法正,星弟傅子西。”下钤“傅子西印”白文印、“星”朱文印。

傅子西,生平不详。

图4,民国 刘大烈《四时花鸟屏》,纸本设色,每条纵139厘米,横34厘米。右起第一屏为春时图,画牡丹花枝,下伏一只小猫仰望上空。左上角落款:“癸丑春日延寿作富贵根苗之图。”下钤“家住长沙古华公”朱文印;第二屏为夏时图,画鸭游荷塘景色,右侧中落款:“延寿写”。下钤“名大烈号延寿”白文印;第三屏为秋时图,盛开,树木凋零,一双小鸟栖息于枯枝。左侧下方落款:“古华道人作于竹院蕉窗”;第四屏为冬时景,绘松鹤图。左下角落款:“民国二年四月八号,以奉鼎臣先生诲正,长沙延寿刘大烈作于花好月长圆之轩。”下钤“云其向觉有意人 灵察竹林山幽曾”朱文印、“平生低眉晋唐居”朱文印。

刘大烈,生平不详,号延寿,自署古华道人,湖南长沙人。癸丑年,也是民国二年,可知此画作于1913年。

(责编:李禹默)

更 正:

《收藏界》2014年第8期总第152期刊登题为《山人“荷园”印款作品浅析》的文章中,“荷园”的“荷”字为误读,应为“何”,即“何园”。这从《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上)》(上海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1987年12月第一版)中可查出、证实。该大型工具书中,共刊出朱耷红色印款章47枚,其中就有形制各异、字体不同的“何园”印章3枚,这些在网上也可以清楚查出。《辞海》中虽有“何”通“荷”之注,但山人印款“荷园”为“何园”是历史真实,不可将“何园”的篆书写成草字头“荷”,以免误读读者。(读者:安徽马起来)

上一篇:古瓷上的“中国寿文化” 下一篇:“讲究”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