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藏丘壑笔生韵 淡泊宁静气自清

时间:2022-08-14 06:31:41

在七月的江阴,并不很热,这是一个极为宁静的江南之夜,而我的心却因为感动而变得火热,感动我的是含蓄、内向、儒雅的画家李成及他笔下的“人间美景”。

作为一个收藏圈子里的人,画家见得很多,画作见得就更多了,来江阴之前,只知道江阴有一个华西村,根本没有想到在江阴会有幸见到这样一位不俗的画家。

李成的山水画,给我的总体印象是“诗意朦胧,淡雅自然”,他的画清爽、秀美、质朴、宁静;他笔下的山水不追求雄浑厚重,而是像他本人一样淡雅自然。从李成的画中,我看到大山温柔的一面,他写出了山水之真性情。他画的是自己的山,写的是自己的水。

李成笔下的山水,既有清新雅致的小品,也有气势磅礴的巨制;既有对自然山水精雕细摩的刻画,也有笔墨飞动的写意山水;既描绘北方高山大岭的刚健雄浑,也渲染江南秀丽风光的典雅含蓄。当然,他画的最多的当属江南的山水。他运用传统的笔墨,一丝不苟地营造着心中的丘壑。

李成的画构图饱满,写景稠密,虽千峰万壑却又曲径通幽,画面充实而空灵。画中繁茂的林木、悠闲的云烟、潺潺的溪水都有一种古典的优雅。同时,又如真实的山光水色扑面而来。

李成山水画的画面、构成、笔墨和皴法,极富个性风格和面貌,在当今山水画界独辟蹊径,自成一格。他的画作取景大气,布局严谨,追求神韵,皴法细腻,设色淡雅,有虚有实;形式上有涓涓的流水,万古永存的平静。而平静之中似乎看透了人间繁华和僻远。他寄情于山水,使我想到了四个字“淡泊宁静”。

画如其人,自古皆然。艺术家总是通过自己的作品观照自身的。不管是托物咏志也好,抒情寄兴也好,从其人的作品中总是看到其人的品格和其人的性情。画如其人,贵在一个“真”字。只有那些有自己真诚追求的画家,只有感情真挚、感情真切的画家,只有特立独行,不肯囿于古人藩篱、不肯依傍他人门户的画家,才能做到人画如一,见画如见其人。

李成深谙传统绘画的理法,笔墨功夫极为扎实,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不断调整自己的画风,捕捉更接近自己个性气质的东西。在李成的作品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他已经确立了自己的艺术流向、绘画语言和表达观念。显然,他的画有来自传统笔墨的滋养,但又不是对古人、名家的“摹仿”,而是站在属于自己的视觉空间中,用笔墨之舟,驶进一个更为清静和博大的艺术境界。

品读李成先生的作品,感觉气势沉雄,笔意超旷,形神兼备。远看其势,层次井然,章法严谨,有一种苍润浓重、大气磅礴之感;近看其质,不论村落亭榭、山石树林、小桥流水、瀑布飞泻,还是云烟氤氲、月色朦胧,无不渲染出一种幽奥的意境。看得出,这是画家将大自然的美,从“微观”到“宏观”,通过自己内心的感受,把它们统一起来在艺术上得以升华的结果。无论是所画的雄山莽水、怪石奇云、江河湖海、山泉瀑布,还是幽姿秀色、翠屏烟浪,无不在苍莽中见骨力,在雄奇中显磅礴。仔细品读他笔下的江南山水,有的以水墨挥写而不着色,具有一种超越现实的空灵,有的则在笔墨挥洒之后薄施淡彩,使画面清丽而富含生机。

笔墨是中国画的根本所在。评价一个国画家的作品,必然要谈到笔墨。欣赏李成先生的山水画,最令人佩服的是笔墨的精到。笔者看到他的多幅作品,无论是中锋行笔还是泼墨写意,笔墨都显得从容不迫、稳健有力、干净爽利、灵动多变。细看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没发现轻率之笔。

笔者对李成的作品总的看法是:法度严谨,注重内涵,功夫到家,具有中华民族文化浑朴雄强的气质和率真憨厚的个人艺术风貌。

概言之,李成的山水画,不论小品,还是创作,不论咫尺小幅,还是宏篇巨制,都浮现出性灵特点,古人云:“率真则性灵现,性灵现则趣生。”

江南文化的滋养与浸润,使李成在艺术求索中获益匪浅,给了他无限底蕴,李成追寻的是现代都市中的乡愁,喧嚣中的安详,市俗中的淡泊,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散发着超然脱俗的气息,为浮躁的当代社会提供了一份高雅、清新、明丽、静谧的审美享受。画山水实际上也是画人生、画性情、画境界,与当下充斥泛泛之作的画坛相比,他的朴素、简淡、隽永,显示了“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的胸襟与风范。

上一篇:墨随情落 法自画生 下一篇:规范管理?细化过程 努力提高技能鉴定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