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台:向WebTV3.0迈进

时间:2022-04-24 05:20:18

网络电台:向WebTV3.0迈进

8月16日,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网络与广播共赢――网络媒体发展论坛暨北京广播网成立五周年研讨会”在北京长富宫酒店如期举行。研讨会上,围绕“网络与广播共赢”这一主题,与会网络媒体高层人士分别就“网络媒体与社会责任”、“媒体网站与商业网站的发展”、“网络新技术”等发表了看法。会议一致认为:新闻网站肩负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责任。网站的建设和发展,除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外,应不断改进对广大网民、民众的服务,使网站更有亲和力。

过去曾有舆论惊呼:面对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广播媒体面对着压力,也有一种将要被取代的趋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广播媒体的灭亡并没如月而至,反而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为越来越多的广播媒体加入到网络大潮中,最终达到了融合的境界。

融合是趋势

广播媒体在互联网上的发展,通常经历这样两个阶段,广播网络化和网络化广播。北京广播网的发展也不例外,在第一阶段,首先解决的是广播节目稍纵即逝以及播出、收听同步性的弱点,以新的传播渠道和方式打开传统广播发展的空间,第二个阶段则是开始互联网多媒体原创制作和传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在线音视频媒体。

对于广播来说由高速度光容量的通信技术以及交互技术在内的众多网络技术加盟,可以弥补网络线性技术的传播的限制改变传播的方式,为广播的发展提供一条全新的道路,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广播和网络的融合具有其他方式不可比拟的方式,网络化也成为广播发展的必经之路和一大趋势。

很多广播人早就意识到这点,所以广播的网络化已经经过多年初步发展形成一定规模,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国际广播电台,比如英国的BBC,美国的VOA,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的RH都将注意力放在网络上,BBC已经建立在线新闻网站,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目前有五种语言在网上进行新闻广播。

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网络服务系统的依赖越来越大,面对挑战各种传统媒体纷纷掀起了与网络捆绑的大潮,以期在和网络的结合中获得整合的效应,广播也没有置身网外。中国广播网副总裁甘露表示,“将传统媒体内容产品放在网络平台上播出这是众所周知的工作,这是网络媒体特别是依托传统媒体诞生的发展的一小步。”

在我国,广播的网络化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也进行了非常有利的尝试,众多传播电台纷纷建立了网络广播,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汪良在研讨会上指出,北京广播网建站之初,其功能和定位都是非常单一的,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广播稍纵即逝的弱点,拓展新的空间和传播渠道,经过五年的摸索和实践,经历了网络的泡沫和黎明,北京广播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渐从辅助、后台工作慢慢走到宣传前沿,成为广播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北京广播网还确立了以音频为主导的办网方针,听吧是北京广播网全新的音频收听品牌。

网络不仅让广播在时间、空间上有了更广阔的用武之地,更让看广播成了事实,北京广播网自从2004年4月1日实现广播网络视音频同步之后广播传播了变成,打破了广播只能听不能看的传播模式,给喜欢广播的听众全新的感受,同时也为北京电台和其他媒体开展竞争增加了重要的砝码。

我国的网络广播的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明显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并且总体水平还不够高,还是处于一个起步和探索的阶段,要想较为成熟地和网络结合、融合,还需要战胜很多挑战,比如说广播的传播形态的转变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媒介的整合、兼并中如何保持广播的特色,以及从业人员的观念的冲突。解决好这些问题,传统的广播在这个信息技术盛行的时代才能在众多媒体中占有一席之地。

进入WebTV3.0时代

自2005年以来,短短一年多的时间,网络视频卷起了一股风暴,的,在美国以UT为代表的视频网站迅速崛起。开通仅一年多时间,目前每天有两千多万人访问,有七千多万的视频被点击和提供,每天有六万多的视频上传。在国内以P2P为核心的新的视频网站应运而生,同时像传统的互联网企业也纷纷进入这个领域,包括一些门户网站和社区。

悠视网总裁李竹表示,从资本层面上来说,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有几亿美元的风险投资投入到国内视音频的网站,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经使网络电视进入了两个发展阶段,“如果我们把网络电视叫做WebTV,那么在Web2.0到来的时候相应WebTV也进入Web2.0的时代,过去1.0时代就是通过传统流媒体服务器观看内容,更多是点播和下载,播出成本比较高,大家往往在网上看电影和看电视剧要收费,那么2.0时代实际上就是以P2P传输为核心标志,以个人内容上传为特点,进入2.0时代,现在实际上悠视网实际上进行的已经是3.0的时代了。”

WebTV3.0有几个特征:第一个是在传输的规模,现在P2P的应用传输规模已经能够支持百万级的并发用户访问,在今年春节联欢挽回我们为中央电视台做了全球直播,有45万人在线收看了网络电视春节晚会的直播,也证明P2P技术能够支持大规模商用的互动;其次是在WebTV3的时代有更多技术出现,包括媒体播客、机构播客和个人播客,一个很大的趋势就是内容合作;其三,WebTV3.0的形态就是把直播、点播和下载结合起来,就像一个树一样,有一个主干,但是有很多树干和树叶,丰富了整个广播的形式,把直播、点播等等结合在一起,那么用户可以更加互动地去收看他所需要看到的节目。

李竹指出,网络直播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可以在全球进行直播,网民都可以上来进行互动,在现场和主持人可以进行互动,跟嘉宾进行互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体验,那么跨地域的传播和互动成为广播媒体的良好补充和延伸、拓展。所以WebTV进入3.0时代,已经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全新的体验。

在共赢中发展

新媒体的来临使有人认为传统媒体会面临挑战,会加速传统媒体退出历史舞台的速度,实际上广播这几年的发展使我们看到新媒体会给旧媒体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网络与广播的融合使人们看到了广播发展的曙光,新浪网总编辑陈彤的观点是,广播与媒体的融合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结果,网络可以克服传统广播的弱点,跨越时空的限制,极大地传播扩大范围,改变传播的方式,为广播的发展提供一条全新的道路。

网络电台是广播节目的存储器,以声音为唯一传播手段的广播对于以文字为传播手段的报纸来说有传播手段快捷的优势,但是广播和网络融合之后更可以被随时被存储、调用、检索甚至可以复制,这样就提高了广播信息使用价值,延长了这些信息的生命,很多流媒体网站日益增多,说明网民的需求是巨大的。

网络电台让音视频、图文同步播报成为可能,音视频、图文同步播报可能有违于广播本身的节目形态,但却是广播的必要补充。广播和网络的互通使广播有一个晴雨表,使广播赢得更多的受众反馈。网络电台丰富的节目内容,直播和选播的节目选择丰富了听众自主性收听方式,论坛也为听众提供了大量的材料和意见。

陈彤表示,到目前为止新浪已经和近十家全国电台的30多套节目在我们网上都有落地,比如说中国广播网的节目,比如上海东方电台的四套音乐节目都可以在新浪网上实时收听,另外新浪也和北京广播网也有一个深度的合作。播客将成为未来网络电台的重要产品,播客这个网民自我表达的形态顺应了人们的新的需求,新浪推出线上广播顺应了广播在网络时展的大的趋势,这就和新浪网推出的博客服务一样,是顺应网民需要,顺应网络继续向前的发展,播客至于网络电台与博客至于商业门户是一样重要的。

在数字时代数字音视频内容已经成为数字产业的重要分支领域,我国数字和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鼓励教育、文化、出版、广播、影视等领域的数字产业发展,丰富中文数字内容资源,同时明确指出要根据数字化发展总体趋势重点培育数字化音视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闵大洪指出,互联网未来的态势为网络广播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听众可以用传统的方式和在线的形式来收听,广播媒体与互联网能够造就出共容共赢的局面。

上一篇:“社区+搜索”帮奇虎融资 下一篇:治理网吧VS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