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企业积极迎战贸易摩擦

时间:2022-04-24 02:09:41

有色企业积极迎战贸易摩擦

目前,市场贸易摩擦如阴云般笼罩着中国有色金属行,成为有色企挥之不去的痛,有色行成为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行之一。

反倾销红灯频闪

2008年8月18日,加拿大对原产于或出口自中国的铝型材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2009年2月16日做出裁决,中国企被裁定征收1.7%―101%的反倾销税,2.59~15.84元/千克的反补贴税。

2009年6月24日,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的铝挤压材及铝制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全国700多家铝,型材生产及贸易企卷入其中,涉及产品出口量达6.56万吨、出口金额2.5亿美元。2010年10月28日,澳大利亚结果,通知应诉的30家中国铝材企获得2.7%-10.1%的单独倾销税率和3.8%~7.6%的单独补贴税率。其中,坚美、广亚、兴发、澳美、银一百等11家佛山铝企通过积极应诉,取得中等程度的税率,裁定为反倾销幅度6.1%,反补贴幅度6.4%,其他没有应诉企(除去台澳铝(台山)有限公司)则获得25.7%的倾销税率和18.4的补贴税率。

2010年5月6日,美国对原产于中,国的无缝精炼铜管做出反倾销初裁,涉案企被征收10.26%~58.69%的反倾销关税。9月27日,美国商务部做出反倾销终裁,决定对中国产无缝精炼铜管征收11.25%~60.85%的反倾销税。10月2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做出终裁,认定从中国进口的无缝精炼铜管对美国产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认定,美国商务部将正式向中国产无缝精炼铜管征收11.25%~60.85的反倾销税。

2010年4月21日,美国决定对中国的铝挤压材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提出立案申请的是美国钢铁工会和铝型材公平贸易委员会。此案中国企涉案金额预计达到5.34亿美金,而广东省企达2亿美金,其中大多为佛山企。据不完全统计,佛山凤铝、坚美、澳美、广亚等50多家企涉案。在反补贴初裁中,三家强制应诉企由于未应诉,被裁定137.65%的惩罚性税率,两家自愿应诉企补贴税率为6.18%和10.37%,其他企补贴税率为137.65%。10月28日,美国商务部做出本案反倾销初裁,所有涉案企均被裁定59.31%的倾销幅度。

据粗略统计,国外针对中国有色行的贸易救济案件共8起,涉及国家有欧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国。产品涉及铝箔、铝型材、铝板带、钼丝、铝挤压材、铝合金轮毂、精炼铜管等。有的产品短时间内遭到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调查。被调查的产品从过去的低端产品转变为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而这些产品都是我国有色金属行进行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的产品。贸易摩擦案件不断发生,给中国有色行带来惊人的经济损失,高额的反倾销反补贴税使我国企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极有可能暂时退出原有国际市场。

“非市场经济国家”是祸根

为何中国有色行企频繁遭遇贸易摩擦呢?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协会相关领导介绍,尽管我国2001年加,AWTO胆我国的“非市场经济国家”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在加入WTO后的15年内,中国仍将被视作转型国家。到目前为止,尽管澳大利亚已把我国从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中删除,并且已有半数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反倾销涉案企采取个案处理、分别对待的方法,但区别对待的程度差异仍然很大。欧盟至今仍把我国列为唯一的“特殊市场经济国家”名单之中,实际上并未完全承认。美国则根本不予承认。

“非市场经济国家”既是招致国外采取贸易救济措施的起因,也是导致我国企应诉失败的关键原因。以加拿大对我国铝型材发起的双反合并调查案为例,2008年11月17日,加拿大边境署在给金桥铝材集团致函中就明确提出“中国政府实质性地决定了铝型材的国内价格”。在他们看来,中国政府给予上游电解铝国企的补贴,如土地、电价等会使下游采购商品的企间接受益,会导致产品价格非正常。尽管金桥铝材集团在回复加拿大时反复强调解释“中国铝型材行中民营和外资企占了绝大部分,其生产经营活动与政府没关系,更谈不上国家决定我们的产品价格。另外,铝型材的主要原料铝锭是一个非常市场化的产品,有LME价格,国内也有期货或现货价格,国内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相互影响,是最市场化的,透明度最高的价格。”但仍然无济于事。是逆来顺受还是积极应对

据WTO规则,如果企不积极应诉,国政府有权使用“最佳可获得信息”这一规则来直接裁决,如认定倾销、损害成立,即可征收反倾销税。而最佳信息往往就是方提供的对我方企最不利的数据。因此,不应诉等于是“缺席判决”,不战而败。

应诉积极的中国企往往能获得一个较其他企低的差别税率。而应诉不积极或者不应诉的企却获得了统一的高额税率。所以,我们不能把失败的原因简单归结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歧视,也应从自身找找原因。

造成企应诉不积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是企国际贸易人才的缺乏,尤其是缺乏应对贸易摩擦方面的人才,对世贸组织基础规则及反倾销等法律法规缺乏认识和了解,一旦遭遇反倾销调查,往往处于束手无策的境地。

其二,在有色金属生产行,特别是有色金属加工行,企数量多但规模小、势单力薄,遭遇贸易救济案件时顾虑较多,到底应诉还是不应诉?应诉失败了会怎么样?是不是只有一家应诉?这些顾虑有时候拖累了企,成为企遭遇贸易救济案件后失败的主观原因。相当一部分企的产品是通过进出口公司等中间商出口的,由于企不直接跟外商打交道,一旦遭遇贸易救济调查,往往缺乏直接的感受,更谈不上提出应对措施;再有就是反倾销应诉的成果难以维护,挫伤了企应诉的积极性。由于“谁应诉,谁受益”的原则难以落实,当一个案件以无损害或较低的反倾销税率结案后,不应诉的企也能分享胜诉成果,而且往往不受约束再次造成倾销,使应诉企来之不易的成果付之东流,极大地挫伤了企应诉的积极性。

相反,面对危机,政府主管部门、行协会和骨干企的积极应对则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

澳大利亚等国已经率先承认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这是我国政府积极努力的成果。证明了政府要继续推进经济体制的深层次改革,按照国际规则来改造我国政府与企的关系,建立起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使经济体制与国际竞争规则相融合,进一步减少政府对企的干预和扶持,以事实证明中国属于市场经济国家,生产企和外贸企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

企之间要建立统一战线,共同应对反倾销。要合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处理反倾销纠纷。根据《1994年反倾销协议》的规定,如果我方认为提起反倾销控诉的进口国的行为和反倾销措施有失公允,具有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和歧视性,则可向反倾销措施委员会,请求公正合理解决。必要时,对倾销争议经双方协商后未能达成和解的,可提交WTO争端解决机构,进行裁决。

钢铁行是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行,其积累的应诉经验也是值得有色行学习的,2009年钢铁行就遭遇到各种反倾销调查21起,一些重大案件,应诉企数十家乃至上百家联合起来共同应对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为钢铁企应诉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行协会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对企在应对贸易摩擦的宣传、培训,提高企应对贸易摩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鼓励龙头企发挥带头作用,承担行责任。行协会还要尽快培养一批既了解行情况又了解国际贸易规则和贸易摩擦相关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是做好贸易摩擦应对工作的基础。

上一篇:巨力,小行业做出了大品牌 下一篇:积极扩大进口开启“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