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围墙: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特色产业园

时间:2022-04-24 09:47:58

打破围墙: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特色产业园

中关村科学城将打破央企、央院、央所、央校重重围墙的阻隔,让区域内的各种要素资源协同共享,深度合作,围绕北京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一批高端特色产业园区

10月18日下午,由市经信委会同中关村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科委等相关部门经过半年时间共同编制完成的《中关村科学城发展规划(2011―2015)》首次对外。

在会上,中关村创新平台常务副主任、科学城工作组组长梁胜介绍说,中关村科学城要把相对稀缺的空间资源盘活利用起来,把相对封闭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起来,把密集的创新要素与产业发展对接起来,实现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转化、辐射发展等创新环节有机衔接互动,政府、企业和高校院所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新局面。

盘活土地空间资源

中关村科学城位于北京西北部的中关村大街、知春路和学院路周边,总面积约75平方公里,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核心。

这一区域汇集了重点高校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上百家,云集了联想、百度、搜狐、汉王、爱国者等一批最具创新活力的民族企业,集聚了一批站在时代最前沿的创新精英,是我国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

在全球孕育新一轮科技创新的浪潮时,中关村科学城将抢占全球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制高点。《规划》提出,力争用5―10年时间,把中关村科学城打造成为世界高端科技人才集聚、企业研发总部云集、科技创新创业和国际科技交流活跃的现代科学新城。到2015年,中关村科学城技工贸总收入计划超过1万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

2009年,整个中关村示范区的总收入为113万亿元,中关村科学城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关村。对于一个首都市内的建成区来说,实现这一目标谈何容易?突破口在哪里?

“这一区域是建成的城区,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还在于央企、央院、央所、央校密集,大院套小院。”梁胜介绍说,“众多围墙把科学城内宝贵的资源封住了,院、所独立,没有相互联系,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反映出科学城内现有产业没有相对集中,资源分散。”

而另一方面,中关村区域内的写字楼在强劲的市场需求下已显得捉襟见肘。高纬环球提供的2011年一季度北京主要商圈数据统计显示,中关村区域内存量写字楼的空置率仅次于金融街,已经接近饱和。

“我们倡导科学城内的院所、高校打掉围墙,引进知名企业共同建设一批高端特色产业园区,产学研用相结合,打造新概念下的科学城。”梁胜说。

记者了解到,未来五年,中关村科学城将立足区域拥有的丰富科技资源,进一步释放创新活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改造升级现有老城区,盘活利用相对稀缺的空间资源,开放共享相对封闭的科技资源,推动高校院所、企业和地方政府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发挥对首都和国家创新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

《规划》中提出,鼓励中关村科学城各土地所有权主体,按照合规合法性原则,利用现有闲置建设用地、商务楼宇和工业厂房等改造建设特色产业园,对特色产业园建设给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方面的政策支持,增强土地作为要素资源的流动性,提升土地使用效率。

同时,鼓励区域内各单位对外开放自有建筑空间资源。研究建立针对中小企业的产业用地出让机制和楼宇产权分割、转让退出机制,切实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空间保障。

打造高端特色产业园

中关村科学城将按照统筹规划、功能融合、专业集聚、空间联动的布局原则,统一规划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以此来进一步拓展创新功能空间,搭建产业集聚平台。

特色产业园将通过品牌引导和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支撑,引导同类产业资源集聚,形成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专业集聚的功能分布格局。

产业园主要采取科研机构与龙头企业合作共建的模式,促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落地。在布局上立足但不局限于现有区域,引导高新技术企业总部和研发基地在中关村科学城内布局,引导中试转化和生产基地主要在首都经济圈及全国其他区域合理布局,形成剃度分布、协同协作的发展格局。

按照规划,中关村科学城将重点围绕北京市提出要着力发展的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产业领域,打造一批高端特色产业园。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将推动建设8个特色产业园:依托中科院微电子所,建设集成电路创新园;依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15所,建设信息服务创新园;依托普天集团,建设普天“三网融合”创新园与普天宽带集群创新园;依托大唐电信,建设信息通信创新园;依托彩虹集团,建设彩虹光电创新园;依托牡丹集团,建设中关村数字电视创新产业园;依托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建设国家交通物联信息产业创新园;依托清华和赛尔网络,建设下一代互联网及重大应用技术创新园。

在航空航天和军民融合产业领域,将建设6个特色产业园:依托北航,建设国际航空航天创新园;依托航天科技集团,建设中关村航天科技创新园;依托中航工业集团,建设中关村航空科技园;依托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建设测绘科技创新园;依托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建设国家移动卫星产业创新园,依托北理工,建设中关村国防科技园。

在新材料产业领域,重点建设3个特色产业园:依托钢研总院,建设中国钢研金属新材料创新园;依托中材集团,建设中材非金属材料创新园;依托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建设中国建材科技创新园。

另外,在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将依托中国石油大学,建设国际能源产业创新园;依托中国机械科学院研究总院,建设中国机械科技创新园;推动中关村科学城地区成为新能源与高端装备领域的龙头企业集聚区,带动发展一批有潜力的中小企业。

在服务业领域,着眼于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将推动建设4个特色产业园:依托中国气象局,建设中国气象科技产业园;依托中央财经大学,建设科技金融产业园;依托北师大,建设教育科技产业园;依托大华无线电仪器厂,建设中关村768创业产业园。

重点产业领域一批高端特色产业园的建设,将推动中关村科学城建设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源地和产业辐射源;成为航空航天产业的决策中心、研发中心和运营中心;成为新材料产业高端要素的集聚区;成为高技术服务业蓬勃发展的活力新城。

建设三类公共服务平台

为提高特色产业园的集聚能力,中关村科学城将在产业园内部建设产业共性技术服务、测试认证、成果展示体验等三类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特色产业园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集聚功能。

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将重点建设物联网高端传感器共性技术平台、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平台、卫星导航位置服务公共研发平台、水资源综合利用共性技术平台、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等一批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以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提升科技创新的整体能力。

测试验证平台主要建设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测试平台、光伏技术检测中心、卫星导航应用设备与系统质量检测平台等一批测试验证平台,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创新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与服务。

成果展示体验中心则包括云计算演示体验中心、高性能集成电路新技术新产品的示范体验中心、数字电视产品展示平台、智能电网技术成果展示中心等一批专业成果展示中心,不仅能够搭建公众了解新产品与新技术的桥梁,还将进一步推动新产品与新技术的转化与产业化。

与此同时,特色产业园的建设还将实现学校研发资源与入驻企业的紧密对接――高校教师、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可以在基地创办企业或到企业兼职,开展科研项目转化的研究攻关,享受股权激励政策。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到高校兼职,从事专业教学或开展科研课题研究。学校的学生还可以到基地内的企业实习,适应市场需求。科学城内的人才要素资源将得以充分释放。

《规划》提出,今后五年,中关村科学城将实现“三个提升”,即原创能力显著提升,年专利授权量达1万件以上,年均增长30%;成果转化能力大幅提升,年技术交易额达到2000亿元,技术交易额占全中国25%左右;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升,将在首都经济圈和全国其他地区辐射带动一批专业产业基地协同发展。

上一篇:丰台探路体育旅游深度融合 下一篇:“十大发展基地”巩固朝阳产业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