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转化的五点认识

时间:2022-04-24 07:52:06

每个班级都有优秀生,也有后进生。后进生虽不多,但处理不好的话,会对班级的建设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后进生成绩差,一般不是因为智力因素,而是由于基础差,缺乏信心,加之平时在学校动不动就受到老师的训斥挖苦,不时受到同学的嘲笑。长此以往,必然在其内心形成与周围对立的情绪,在学习上、交往上表现出一种孤僻的性格,使他们戴上“后进生”的帽子。魏书生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在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在转化后进生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并产生以下几点认识。

一、关爱后进生,拉进与后进生的距离

冰心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没有爱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班主任要用爱心去教育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更要“偏爱”他们。老师心中有学生,学生心中才会有老师。平时,班主任应该细心观察他们,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在各方面帮助他们。为了更好地走进他们的世界,我也尝试过一些方法。例如,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呆在一起,谈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动画片、游戏、各种活动等。听一听他们的想法、要求、希望以及内心的“小秘密”。“亲其师”则“信其道”,他们会感到老师是爱他的,是真心帮助他的,不能让老师失望。一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自然会认真完成老师提出的各项要求。教师在关心爱护后进生的过程中,要用爱去打开后进生的心扉,激发他们的情感,促使后进生积极向上。只有感化,才能转化。只有真正关心后进生,真心同他们交流,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同,转化才有可能。

二、尊重后进生,用心灵交流来感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讽刺中有爱迪生。”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要有较高的人格素养,但在现实中,有少数教师忽视尊重后进生,不考虑教育方式、教育语言、教育时机等,经常随心所欲不假思索地批评学生。这样做的结果使师生之间产生更大的对立,进一步加重后进生不健康的心理负担,使后进生更加后进。要知道,后进生同一般学生一样,也具有强烈甚至更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凑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而是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帮助,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做他们最可信赖的朋友。教师只有用博大的人文精神、宽阔的胸怀教育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才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健康全面地发展。

三、发掘优点,及时表扬和鼓励。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班主任都爱表扬优秀生,对那些后进生则格外吝啬自己的夸奖。后进生本来就自卑,得到的鼓励再少之又少,所以他们对自己也越来越失望了。当你与后进生接触很多,感情较深时,你会发现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只是缺少发现。比如他们乐于助人、热情慷慨、思维敏捷、头脑灵活,或在某学科上面有优势,如体育、美术、音乐等等。此时,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别吝惜“好话”,这样更能够使后进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战胜困难的更大勇气和信心。老师不光是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而且要学会欣赏他们每个闪光点,并不断地给他们以表扬和鼓励。平时夸一句“你真行”“好样的”“我为你而骄傲”,这对于老师是举手之劳,对于那些一直受冷落的后进生,也许是一次心灵的震撼。学生一旦有进步,教师应抓住机会,及时表扬其“进步点”。一次次小小的鼓励,可以使后进生渐渐树立起自信心,可以成为后进生转变成长的加速器。

四、激发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自信。

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指出“教师应该学会控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为此教师应该善于形成学生必要的动机,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后进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功感,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自信心是挖掘后进生潜力的基础,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后进生的学习热情,并利用身边本班学生由差变优的典型事例鼓励后进生不畏困难,刻苦学习。教师应尽可能为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上让后进生多做些基础题,以求他们得到肯定和表扬,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自信心,会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增强意志力,克服畏难情绪。

五、多方协作,共同转化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班主任不能一个人唱独角戏,而是要联系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等多方共同努力。一般地说,小学生比较纯真,他们认为后进生为班级抹黑,丢全班同学的脸,因而不喜欢和后进生交往,这样便容易形成好的越好、差的越差的现象。为此我开展了“手拉手”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后进生并非一无是处,只是他们遇到困难、挫折时没能正确对待,走了弯路,只要同学们都能帮助他们,他们一定会为班级争光的。在安排座位时我也尽量让好学生和后进生坐同桌,帮助后进生。我还经常同家长互通电话,共同寻找教育孩子的办法。同家长联系,要避免“告状”的现象,使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有希望而去鼓励支持孩子,而不是气急败坏地回家打孩子。与任课教师沟通,向他们了解后进生的情况和课堂表现,并对症下药,寻找转化的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复杂的、艰巨的,只要每位教师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倾注爱心,必定能点亮后进生心中的“绿灯”。

参考文献:

《小学班主任》、《班主任论坛》。

上一篇:构建自主学习班级的尝试 下一篇:平面设计中图形符号教学的实施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