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帝国”强震荡

时间:2022-04-24 07:25:31

向德洪无论曾如何规划,在他被“”之后均已告终结。对于未来的金元,退股已无疑义,悬念是退股之后的企业最终归属

借助贵州电力系统职工持股迅速崛起的金元集团,其创始人向德洪突然被“”,其庞大而分散的股权归属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9月1日,贵州金元集团董事长向德洪突然被中央纪委“”。借力“西电东送”迅速崛起于贵州的职工持股公司金元集团(详见《财经》2004年第17期“‘金元帝国’调查”),一夜之间再成公众关注焦点。

贵州金元集团(下称金元)之所以引人注目,缘于其备受争议的职工持股背景。作为一家由贵州省电力系统职工持股98%的企业,从2000年底注册成立,短短几年内迅速成为贵州当地最大发电集团。金元所凭借的,主要是贵州当地不遗余力的支持;加之与贵州电网公司之间斩不断的“脐带”关系,金元几乎将贵州“西电东送”项目悉数收入囊中,但也由此引发各界对于厂网之间关联交易的担忧和指责。

自2003年后,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电监会的联合推动下,一系列针对职工持股的规范文件相继出台;至2008年3月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规范电力系统职工投资发电企业的意见》(下称《意见》),电力行业清退职工股工作已成定局,问题只在如何实施。

值此关键时刻,向德洪突然事发,立即在各方激起强烈震荡。据《财经》记者了解,业内目前集中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庞大而分散的金元将如何退股,退股后最终花落谁家?二是此前一直进展缓慢的职工持股清退工作,是否将因此形成突破?

《财经》记者从贵州省发改委获悉,贵州有意在完成金元退股后,成立一个由贵州省控股的地方电力集团。而大唐、华能等五大国有发电集团亦觊觎金元和鲁能等职工持股公司的发电项目,寄望于国家对这些项目进行公开拍卖。

与此同时,自从向德洪9月被“”以来,华能等五大发电集团纷纷收到各省职工持股公司的申请,要求清退职工持股及转让公司持有的发电项目。

一位主管部门的官员对《财经》记者评价说,向德洪被“”,揭开了电力行业职工持股黑洞的冰山一角,现在电力行业对职工持股的整顿已现收官迹象。

向德洪事发

9月9日,向德洪的妻子郭芬裕告诉《财经》记者,9月1日早上向德洪仍正常上班,但下午没有如常回家吃饭。

向德洪患有严重的失眠症,十几年来作息极有规律,下班后看完《新闻联播》便开始服用安眠药酝酿睡意,如是到夜间10点多才能入眠。有时半夜醒来,补上一两次用药,次日早上6点便起来晨练。

事发当天下午,向德洪的女儿给母亲来电话,说向有事不能回来吃饭,“后来就见不到人了”。郭表示,相关领导知道她身体不好,一直没有告诉她事情真相。直到几天后女儿才向她透露,向德洪“是去配合一个检查组调查公司的事”。

多位消息人士向《财经》记者证实,“(向德洪一案)由中央纪委直接督办,事发突然。”贵州当地政府一位知情人士则透露,中央纪委是在一次对金元上下进行税收专项检查后,决定对向德洪采取“”措施的。

9月1日上午,中央纪委通报贵州省委要对向德洪采取“”措施,贵州省一位分管领导电话通知向德洪来省政府“开会”。当天,在省府礼堂前,向德洪被武警扣下。

一位接近此事的官员透露说,“”之时,此案已被定性为“侵吞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但具体细节仍不得而知。

9月5日,金元集团公司紧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并形成决议,由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王远海行使董事长和总经理职责。

与以往相关企业负责人“出事”后公司上下鸦雀无声形成对比,金元在内部不断召开会议并当即下发通知,以稳定职工情绪。曾担任过贵州省政府秘书长的王远海在近日的内部会议上明确表示:“从外部来看,国家和各级政府对煤电关系的认识更加深化,针对现阶段出现的问题已经采取和将要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王远海还对内透露,贵州省委、省政府对金元的关注和支持力度在进一步加大。

向德洪1969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分配到贵州后先从最偏远的水城电厂做起,一步步升迁,于1993年出任贵州省电力工业局局长。1994年1月,贵州电力局改为贵州省电力公司,成为当时国家电力公司旗下的省公司;2002年电力改革后,又被划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成为其旗下的贵州电网公司。向德洪长期担任公司总经理、董事长,是贵州电力系统一号人物。

在担任国有企业公职的同时,2000年11月,向德洪一手创办了职工持股企业贵州金元公司,并担任“一把手”。这种情形在各省电力口相当普遍。不过,至2005年1月13日,他辞去贵州省电力公司职位,专任金元董事长。这种选择在电力行业极为罕见。

向德洪在金元成立前期四年多亦官亦商的身份,给金元公司的发展带来极大便利。金元的崛起,是全国电力系统职工持股企业的一个缩影。与山东鲁能集团等其他著名职工持股发电企业一样,金元先凭借与电网的特殊关系,拿到了贵州省大部分新上的发电项目,发电量亦十分饱满。短短四五年间,其发电装机容量已超过五大发电集团在贵州省的份额。

至今,金元已形成一个总资产360多亿元、销售收入109亿元、税收42.5亿元的庞大企业集团,控股了西电、中水、西能、能发、星云环保、发电运营等六个大型专业化子公司,全资、控股或者参股建设纳雍、习水、黔北、野马寨、黔西、盘南、鸭溪等七家大中型火力发电厂,电源项目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近400亿元,权益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485亿千瓦时,占贵州电网2007年全年售电量的55.6%。

职工持股玄机

“金元是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一个怪胎!”向德洪被“”之后,贵州省发改委一位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

据了解,向德洪2000年成立金元公司的同时,借用陕西电力员工持股的方法,成立贵州电力公司职工持股会,隶属贵州电力公司工会,在贵州电力系统展开集资,从2000年10月到2001年5月,历时七个月,先后集资了两次,约8亿元。

其间,2000年11月6日金元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为6亿元人民币。2002年7月,金元增资扩股,注册资本增加到12亿元人民币。2003年撤销持股会,改为自然人持股。到了2005年4月,金元第三轮扩股,注册资本达到20亿元人民币。

围绕“西电东送”工程建设项目,金元公司与贵州很多银行都签订了银企合作协议。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工商银行对金元贷款的协议金额为80亿元,农业银行53亿元,建设银行23亿元,交通银行10.05亿元,国家开发银行30多亿元,金元共完成电源项目投资213亿元,对比其自身20亿股本,资本金使用比例算起来不到10%。

这20亿元如何撬动资本,并最终形成一家发电资产至少在400亿元以上的集团公司,其间细节目前仍不为人知,但质疑声音在电力业内始终不绝于耳。中国投资协会能源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陈望祥曾直言,全国类似金元这样的职工持股公司很多,他们的早期发展里或者以低价或无偿占有了国有资产,或者依靠国有电力公司输送利益或者提供担保抵押,是国有资产流失的黑洞。且职工持股公司均依托当地电网,厂网不分,对电力体制改革而言,是一种倒退。

向德洪在金元整个发展过程中,一直力抗各方压力,捍卫金元近100%职工持股的属性。

2004年9月,《财经》刊发封面文章“‘金元帝国’调查”,解析金元作为一家电力职工企业与垄断电网公司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如何凭借这种联系迅速崛起的过程。在金元的内部材料中,此事被指为“金元帝国调查风波”。

据了解,文章刊发次日,贵州省经贸委即收到国家发改委的问询。金元上报发改委的电源后续项目,也被告知未获核准。一星期后,贵州省政府向金元提出注资4000万元,将金元由“自然人为出资主体的股份制企业”转型为“国有参股(相对控股)的多元投资主体混合所有制企业”,并批准成立金元集团。

金元第一时间拒绝了省政府的建议。2004年10月22日,时任贵州省委书记钱运录、省长石秀诗找向德洪谈话,持续一周,前后谈了四次,终于谈定重组方案。方案基本条款几乎是对应媒体质疑而设:国资委参股2%,成为第一大股东;向德洪等金元重要干部全部脱离贵州省电力公司,避免“关联交易”指控。

2005年4月,贵州金元集团正式组建挂牌,注册资本调整为20亿元人民币,列入贵州国资委27家直管企业的行列。

有了“国”字招牌,金元集团减轻了乌云罩顶的压力。改组挂牌仪式上,集团副总经理袁昌隆对同僚宣称:“去年《财经》杂志那篇文章有句话,‘58岁的向德洪雄心万丈’。今天,我给调整一下:‘今年59岁的向德洪依然雄心万丈’。”

作为某种平衡,省委派出省政府秘书长王远海任金元党委书记、副董事长,省委组织部副秘书长赵焰任集团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加上向德洪等六名高管,形成金元领导班子。

贵州省国资委一位官员向《财经》记者介绍,当时他们曾以为这将是一次国资重组的开始,然而时过三年,现在已变得无声无息,“我们只是代持这2%的股权,就是一个普通股东,不参与任何决策。”

此次向德洪事发后,《财经》记者前往贵州省工商局,试图查询金元最新股权结构,但被拒绝,只提供一张简单的机读信息,上面的股东人数均被隐去。

时至今日,金元的定性,不管向德洪愿意,终于到了不得不明确的时刻。今年3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电监会联合下发《关于规范电力系统职工投资发电企业的意见》。其中,明确规定省级以上电网企业的电力调度人员、财务人员、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如直接或间接持有电网覆盖范围内发电企业股权的,需在《意见》印发之日起一年内全部予以清退或转让。

南方电网工会某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贵州电力系统一万多员工退股名单登记已基本结束,具体如何退,退股价格如何,目前还没有下文确定。

记者了解到,就在向德洪被“”后的9月3日,金元职工退股清理工作全面展开。但鉴于持股人的性质多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退股工作进行起来颇为复杂。

据贵州省委办公厅2003年对金元持股一份调查报告显示,金元当时12亿股本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1.7亿股,由金元3000名员工持有,占总股本的14%;第二部分1800万股,由贵州盛华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持,占总股本的1.5%;第三部分所占股本的比例最大,为84.5%,由若干分散的外部投资者约20000余人持有,平均每人持4.17万股。

所谓“外部投资者”,绝大多数为以贵州电网公司为主体的原贵州省电力系统的职工。在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中,贵州省电力公司在剥离了发电资产以后,和广东、广西、云南、海南一起被并入南方电网公司,其后更名为贵州电网公司,下辖十个地(市)供电局和两个电力建设公司、一个送变电工程公司,以及调度、科研、医院、学校等若干多种经营企业。

改革意味着“厂网分离”,电厂和电网以及电网下属企业从原来的“一家人”变成了“两家人”。由是,原来参加集资的电力公司管理层人士和职工,包括其电网公司职工,都成了“外部投资者”。

此外,“外部投资者”中还包括了相当一部分特殊的投资者,即当地政府机构的官员。贵州省政府多位官员承认,金元的持股范围非常广泛,当地包括工商局在内的很多部门、机构的人都在金元持有股份,每年分红数字可观。

如今,最庞大的“外部投资者持股”这一块,成了此次退股的难点,仅实名登记一项,就需要花费极大的精力厘清查实。

谁的金元?

向德洪数年间力排众议,勉力维持金元职工持股结构。但电力职工持股电力企业的制度安排毕竟具有天生不合理性,尤其是2003年后,中央对于职工持股的弊端已经了然,对于电力行业的职工持股公司整顿也一再加压。

贵州政界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向德洪一向讷言敏行,给人深谋远虑的印象,对于金元最终的归属也肯定有自己的想法,而贵州政商两界对于向德洪后期的打算多有揣测。

据金元内部材料披露,2005年,在金元改组前夕召开的董事长办公会上,反对意见充斥会场,认为向德洪应该留在电力公司,因为人一走出国有部门,不知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在这次会议上,向德洪一直低头沉思,近乎一言不发,最终仍决定离开省电力公司,专心做大金元。

此时向德洪已59岁,离“到点”时间不足一年。知情人士透露,向德洪改组金元后,公司章程将董事长的任职年龄提高到70岁。“不过他还是承认利益冲突,做了公开选择,走出这一步并不容易。”国资委一位官员事后曾有此评价。

然而,从电力局退下后,向德洪和金元是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制度资源。上述贵州省知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今年7月贵州省政府一次工作会议上,向德洪称金元上半年已亏损3亿元,资金链条亟需修补。

该人士指出,由于相关政策的变化,近几年来,向德洪在推进金元发电项目运作时,一直采用项目公司的方式,由国有电力集团控股,以便通过发改委审批或取得银行贷款。比如鸭溪电厂工程,项目总投资49亿元,国电集团公司出资51%,金元集团旗下的贵州西电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出资49%;盘南电厂前期工程概算总投资49.4亿元,项目资本金按20%计算为9.88亿元,广东省粤电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出资55%、金元集团出资45%,项目直接带动银行贷款39.52亿元。

野马寨电厂(总投资21.4亿元)和发耳电厂(总投资108.76亿元)本是金元保留项目,被有关部门查出属“黑项目”(未经环保审批,未经发改委核准)后,向德洪将两电厂51%控股权出让给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顺利获得相关批文。

形势异变之下,向德洪2005年提出金元“二次创业”,实现以“子公司专业化支撑集团公司多元化”。一方面,继续顺着发电主业展开的上下游延伸,推进铝电、磷电、煤电一体化发展战略;另一方面,跳离发电主业,在房地产、酒店等领域展开尝试。

据了解,金元2007年销售收入109亿元,其中多元产业收益26亿元,上缴税金14.5亿元。向德洪在8月初一次内部会议上称,为有效弥补核心业务下滑局面,两年来金元寻求多元发展,培育了新的支柱产业,预计2008年底多元产业收入可超过40亿元。

另据贵州省国资委知情人士透露,今年以来,向德洪频频与华能、大唐、华电、国电等中央电力集团洽谈合作事宜,尤其是华润集团,双方已签署了股权处置框架协议。8月28日,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一行在贵阳拜访贵州省长林树森,还提到相关要求。向德洪的动作,引起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专门为此召开数次工作会议。

向德洪无论曾如何规划,在他被“”之后均已告终结。对于未来的金元,退股已无疑义,悬念是退股之后的企业最终归属。围绕着金元,及类金元职工持股企业退股后的资产归属,一场新的博弈即将开始。■

香港《文汇报》贵州办记者张涵坤对此文亦有贡献

上一篇:寻找“上帝粒子” 下一篇:汇源果汁“出嫁”